桂中南民運革命中心遺址在廣西武宣縣通挽鎮?這一界定有什麼曆史意義?10月24日,相關市、縣作家協會會員到場進行了專程探訪。

采風會員合影
據《來賓黨史》(1926——1978)記載:“1926年春,在武宣縣南河片通挽地區發起成立通挽區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這是武宣也是來賓農運史上最早成立的農民協會組織。”
記載武宣縣南河片通挽地區是武宣也是來賓農運史上最早成立的農民協會組織的志書《來賓黨史》
查閱相關資料得知,同年冬,通挽、東鄉分别成立農民自衛軍。武宣成為桂中成立農協會、開展農運最早的縣。《中國共産黨曆史講話》(1962年版)列出全國各地工農武裝起義地點的廣西11個縣中,武宣縣位居其一。
通挽鎮革命烈士紀念塔(陳德仁攝)
在江龍村委汶村、北堂坳、安村、大昌村、通挽鎮,會員們看到衆多的中秋起義、抗日阻擊戰、石牆阻擊戰囊括大革命、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三大曆史時期的紀念塔和紀念碑。一個鎮革命遺址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廣西少有,它從側面印證通挽革命團體的興盛和鬥争的殘酷。
連接配接桂平、平南、武宣的白花山發生了廣西著名的三縣農軍武裝暴動。(陳德仁攝)
遠眺連接配接桂平、武宣、貴港的白花山、北堂隘,令人眼前浮現起廣西著名的武、平、桂三縣農軍暴動的場景。1927年5月3日,“廣西武、平、桂三縣農民協會軍事委員會”發起起義的号令,武宣通挽、東鄉農軍300多人槍參加紫荊山暴動。圍攻南木、姜裡團局,進攻桂平縣大土豪劉謹堂的老巢三江大坪村。打響了廣西人民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武裝反抗國民黨桂系軍閥屠殺政策的第一槍。
韋敬禮故居
走到伏柳村韋敬禮故居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來賓市黨史專家庫專家韋啟龍介紹,1943年3月15日,省工委代理副書記黃彰在柳伏村韋敬禮家主持召開桂中南、桂西南黨員骨幹和各地黨組織負責人會議。南甯、柳州、貴縣、武宣縣等黨組織負責人制定新的工作方針任務,提出黨員退出城市,鞏固農村陣地的工作方針。
圍繞武宣周邊市縣,武宣縣以通挽為根據地,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活動。1944年底,通挽成立“貴、武、來邊抗日聯防會”,抗日聯防隊先後在來賓石牙鄉、武宣安村、北堂坳等地伏擊日寇,打死日軍20多人。
貴來武抗日聯防委員會總部舊址(陳德仁攝)
特别是1949年2月6日,中共桂中南地工委派組織部長、貴縣、武宣、來賓特支書記林夏到通挽鄉汶村韋昌鐵家開辦第一期“桂中南地工委幹部訓練班”,參訓的有桂中南地區諸縣學員20多人。
“桂中南地工委幹部訓練班”遺址通挽鎮汶村
一二一縱隊成立遺址通挽伏柳村
桂中地工委成立舊址及機關常駐地通挽立志村航拍(陳德仁攝)
老幹部韋啟龍還披露知者不多的諸多細節:“1949年5月11日,省農委委員黃傳林到武宣縣通挽鄉立志村召開武工隊骨幹會議,宣布成立桂中地工委和桂中總隊。上司貴縣、武宣、象縣、桂平、平南、來賓、修仁、雒容和榴江等9個縣。黨的建設、群衆工作、武裝鬥争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黨史專家庫專家韋啟龍在立志村介紹情況(陳雷宗攝)
現場采風的會員還從境内一直活動着三支建制部隊來考究通挽是桂中南民運革命中心的佐證。1947年至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達開縱隊司令員兼政委廖聯原在貴縣達開鄉舉行“中秋起義”。武宣縣工委書記韋敬禮率桐嶺雅拔、祿禅、祿鴻、大覃、古丈等村的兩個武裝中隊前往貴縣中裡鄉配合作戰。1947年10月初,武宣縣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一縱隊。韋敬禮任司令員兼政委,下轄6個支隊1000多人槍。1948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區縱隊第八支隊新編二十四團團長韋昌鐵,政委兼政治處主任韋敬禮活動于廣西桂中南、桂東南、左江南岸等地。
采風會員在通挽(陳雷宗攝)
一路采風、一路收獲、一路感動、一路前進。來賓市作家協會會員、武宣縣作家協會副主席黃日康即興創作詩兩首:
題革命村莊立志村:
立馬蓮花山簏邊,志存高遠鳳凰牽。
成功隻要恒心在,才氣縱橫蕩九天。
觀韋敬禮之家:
敬禮顯神威,潛身各處飛。
廣栽紅種子,勇着綠軍衣。
縱隊周天打,奇兵戰地歸。
犧牲無所謂,青史耀星輝。
在《書香漫溢》《壯美八桂》《南方詩林》《萬花樓》等詩群發表100多首詩詞的石才黨寫道:
參觀革命老區通挽鎮立志村感懷:
兩峰後起聳雲天,一道清溪繞面前。
自古村民多壯志,如今歲月盡新篇。
風吹稻浪招人喜,日照山岚使樹妍。
且看老榕繁茂狀,植根沃土已千年。
觀看革命前輩韋敬禮故居感賦:
碧樹圍環一草廬,山川莽莽壯鄉居。
當年曾展英雄志,至此仍留青史書。
敬禮追求真理在,舍身奮鬥赤魂餘。
峥嵘歲月夕陽裡,笑看長天雲卷舒。
采風會員在通挽鎮政府合影(陳雷宗攝)
作者簡介
陳德仁 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廣西作家協會會員、來賓市作家協會理事、黨史專家庫專家、思想政治理論輔導員。《桂中日報》首席特約記者、武宣縣作家協會主席。多年來發表小說、散文、報告(民間)文學、調研報告160萬字5000多篇。主編總纂《武宣縣革命老區發展史》《中國共産黨武宣縣曆史》(一、二、三卷)《韋天強紅色世家革命史》《武宣縣百歲老人》《不朽豐碑——二塘鎮文化曆史實錄》等書籍11部。
陳雷宗 武宣縣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