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中的人物考察一直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熱點,常考人物地位以及教育思想。常以單選、多選、判斷等客觀題形式考查。對于這些人物,了解其生平以及觀點的曆史背景有利于深刻了解其觀點并準确識記。今天,小編帶大家總結一下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知識梳理之背景介紹
1.人物地位:慈愛的兒童之父
1774年冬天,不顧家境貧困,裴斯泰洛齊在新村正式成立了“貧民學校”,收容了18個流浪兒和小乞丐。在勞動之餘,教他們說話、讀書、心算與寫字等。裴斯泰洛齊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以身作則,指導他們的行為,陶冶他們的情操。是以,不到幾個月,這些孩子身體健康,性格活潑。這給了裴斯泰洛齊極大的安慰,更增強了他的信心。但是,僅靠兒童的勞動,無法自給自足,因而裴斯泰洛齊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生活再次發生危機,最後,他僅以一塊黑面包和一杯水來充饑。可他愈挫愈勇,辦學意志毫不動搖,以驚人的毅力支撐了下來。
裴斯泰洛齊認為,兒童勞動是發展體力、智力和道德能力的手段。實驗的意義就在于通過多方面的勞動訓練,來提高兒童的智力。他的實驗固然具有曆史的局限性,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到教育同生産勞動相結合的雛形,可以看到他那閃光的思想火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是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的第一位實踐家。
2.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小說通過女主人公葛笃德的言行以及她對兒童教育的活動、縣長亞爾納對教育的關心和支援、坡那鎮學校校長格呂菲對教育的改革與探索等的描寫,表達了裴斯泰洛齊的教育傾向和理想,也為他赢得了國際聲譽,法蘭西共和國立法會議曾是以書于1792年授予裴斯泰洛齊“法蘭西共和國公民”稱号。
二、知識梳理之核心考點
1.教育的首要功能應是促進人的發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發展;
2.要素教學法(教知識要從其最簡單、最熟悉的要素開始)
3.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5.形式教育之父。
6.師範教育之父。
7.最早使用日記描述法的人。
三、試題演練
1、在教育史上,( )第一個提出了“教育心理學化”。
a.福祿培爾 b.裴斯泰洛奇 c.盧梭 d.杜威
1.【答案】b。解析: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人是裴斯泰洛齊,故答案為b。
2、在教育史上首次進行了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的初步實踐的教育家是( )。
a.盧梭 b.裴斯泰洛奇 c.誇美紐斯 d.杜威
2.【答案】b。解析:在教育史上首次進行了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的初步實踐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齊,故答案為b。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
3.【答案】《林哈德與葛笃德》。
解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與葛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