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作者:澎湃新聞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悲傷》正在湖南衛視播出。一聽這名字,觀衆幾乎可以立刻腦補出一出青春疼痛文學的大戲,但在導演劉俊傑手中,他卻将妥妥的青春偶像劇題材,做成了一個關于親情、關于成長的溫柔故事。

劉俊傑十幾歲進入影視圈,二十多歲就做了導演,經曆了台灣偶像劇最黃金的年代,《薰衣草》《王子變青蛙》等經典作品皆出自他手。北上大陸拍戲,也做出了《杉杉來了》《何以笙箫默》等熱播劇集。到了今年的《老男孩》,可以明顯看到,他的風格開始從偶像劇的浪漫愛情轉向更為生活化的溫情表達。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到了《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劉俊傑試圖用舒緩日常的手法,來講一個疼痛的青春故事。日常感,是他在拍攝中很追求的東西。在劉俊傑看來,一開始被這部作品打動,是劇中涼生、姜生兄妹兒時的成長經曆,為此,在選景上,他頗費苦心。二人老家魏家坪,是一個坐落在海拔一千多米山上的村落,拍攝中除了村裡本有的物件景緻,沒有用到道具布景。在他看來,記錄兩個孩子真實的生活狀态,是二人成長段落中的必需。美感也是必須的,但“你要從真實生活中提煉那個美感,而不是從人為的美術置景裡面去找生活的煙火味”。連劇中出現的一片花田,也是某日在工作途中,被劉俊傑偶然發現的懸崖邊上一片天然草地,“突然有一天,發現那裡花都開了,好漂亮,我當時就覺得就是這裡了。本來都打算回上海找片薰衣草花田了,但那肯定很假。”

在選演員上,劉俊傑也很相信自己的感覺。第一次見到飾演姜生的孫怡,兩人抛下劇本,聊起養狗心得,孫怡的直率,讓劉俊傑覺得“比較像姜生”。跟演涼生的馬天宇,則是一見面就聊到孤獨,“我比較喜歡跟人聊天時,是去了解這個人和他的心态。比較多的心态,不要那麼多的姿态。我希望他們就是這個角色,不要去用力演,那就容易灑狗血了。”

“我跟演員經常在交流,我們不是在講這個台詞怎麼說,這場戲怎麼演,我是在分享心裡的東西。我都不怕碰到新演員,他隻要願意跟我聊,打開心扉的話,我就知道怎麼去塑造他。”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馬天宇飾演涼生,孫怡飾演姜生

相信感覺,讓劉俊傑在創作中,很注重情感和情緒的自然流淌,避免了太多灑狗血,卻也少了許多戲劇沖突。連整體色調上,都有一種清冷感。但在電視台的剪輯版裡,叙事節奏和影調都做了調整,在劉俊傑看來,也是沒辦法的事。“台裡的商業考量嘛。”但他依然強調他的本意是做一部像一本書、一杯水那樣的作品,可以靜下來慢慢看。

這樣的創作思路,是劉俊傑近幾年的新變化。2012年剛到大陸拍戲時,劉俊傑自認為“格格不入”,拍完戲馬上就回台北,有新戲就再來,就這樣往返幾次,拍到《杉杉來了》的時候,“我覺得不行,我發現我應該住在這”,于是在上海租了房子,養了狗,認識了很多鄰居。“ 一年之後,我覺得我和這個地方中間的那道線,沒有了。”

拍一部戲,要選一個城市,要熟悉它,愛上它,才能解構它,去拍出它生活裡的東西。“我知道哪裡的小菜和面很好吃,我知道哪裡可以買到什麼,那我拍戲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劉俊傑笑說:“以前剛來最喜歡拍外灘,好漂亮,好美。現在打死我都不去,我就想拍那些生活的小巷弄。”很巧的是,在大陸拍戲這些年,劉俊傑“隻有一部不是在上海拍的”。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鐘漢良在劇中飾演程天佑

聊到上海,劉俊傑說起第一次來上海是二十幾年前,他對上海的急速變化深感驚歎:“那時候浦東是空的,隻有南浦大橋。他們說你再過五年來,對面會蓋滿了房子,我說會嗎?直到2012年我過來,浦東已經發展得很厲害了,我現在就住在浦東。”

城市的急速變化,對劉俊傑的創作有一些啟發。“時代一直在變,我也要不斷地去改變,要有一些新的東西。電影兩小時,它可以定一個風格,但電視劇那麼長,如果一直是一個風格,觀衆可能會疲勞。我現在覺得就每場戲,該怎麼拍,就怎麼拍。沒有風格就是最好的風格。”

對于自己的作品,劉俊傑往往有種感覺:如果現在讓我再拍一次,可能不一樣了。“每次參加釋出會,都好想說可不可以讓我重拍一次,總覺得可以更好嘛。”他說,“但是喊卡之後,就無法重來。是以要珍惜那個創作的當下吧,因為真的不能重來的。”

采訪中,年過六十的劉俊傑熱情而“話痨”,會興緻勃勃地跟人分享:“你知道嗎,南浦大橋從上面看,像一隻蝴蝶诶!”在他看來,好的戲劇都在生活裡,導演做的事就是完全打開自己,向他人分享,“分享生活中那些打動你的東西”。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導演劉俊傑

【對話】

不會演的演“戲”,會演的要演“人”

澎湃新聞:一開始接到《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這部作品的時候,打動你的是什麼?

劉俊傑:最打動我的是小時候那段,兩個小孩,一個四歲,一個六歲,相依為命一起長大那種情感,那種赤子的狀态,有觸動到我對于家園的情懷。在我最原始的構想裡,這個部分篇幅很大,七集到十集。後來從商業上考量,确實不能這樣,每天播兩集,你不能讓觀衆連續五天看的都是小孩吧。是以就前面放兩集,後面的内容都放到閃回裡,總量還是保證了的。

澎湃新聞:這一段是觸動到你的成長經曆了嗎?

劉俊傑:其實可能是因為,我一輩子都在拍戲,所謂的強情節、偶像劇啊,我都拍過。我現在就想拍個拍“人”的劇。很多人也說,演員這種職業,就是不會演的演戲,會演戲的是要演人。這個故事是“人”打動了我,人的情感,人在成長裡的狀态。本來它的故事也是很強情節的,但我把這種很濃的東西淡化了,重點還是在人身上。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澎湃新聞:目前看來,這部劇生活感比較強,不是大家預測的那種純青春偶像劇?你對這部作品的定位是?

劉俊傑: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定義它,我隻想拍個好看的劇,就像你讓我現在去拍個古裝劇,我可能也是這樣拍,我就想拍人,我不想說因為是古裝劇,就一定要有一個什麼腔調、姿态啊。

我希望這部作品能夠打動大家,這部劇不是說拍給某個年齡層的,當然也不是說大家都會喜歡。我覺得,比較能靜下來的觀衆,可能會看進去。現在觀衆的看劇習慣很碎片化,喜歡強情節。可是我就覺得,要不要緩一下?就像你喝了很多酒,很多咖啡,要不要喝點水,幹幹淨淨、簡簡單單的水。我覺得,創作者有義務向觀衆提供這樣的東西,不能都是強情節,都是迎合碎片化時代,這也是提供另外一種視角。當然,我也可以把這部戲拍成一個所謂強情節的那種。但我最後,還是想把它做成我心裡的那個樣子,可能有點任性,花了很多錢,做了一瓶礦泉水(笑)。我希望觀衆喝下去,那個顔色、那個味道是在你心裡的,不是我去告訴你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禽獸,不是這樣的,他們就是人,各種各樣的人。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我要還原生活的煙火味,不要拍偶像劇

澎湃新聞:魏家坪等姜生童年的場景,還原度極高。在取景方面據說挺曲折的,能不能講一講?

劉俊傑:當時已經看了一個星期的景,什麼都看了,其中也有不錯的,但還是和我心裡的(預期)差了點什麼。最後有人說,山上還有個地方沒看,就是有點遠,上去要一個多小時。我說去看看。海拔一千多米,坐車從盤山公路繞上去,上去了沒有wi-fi。然後發現,那個村子完全是我要的感覺。後來拍攝的時候,我們拍的每樣東西,都是真實生活裡的,沒有用任何道具,完全沒有修飾。其實我也可以把它拍得美美的,但我不要,我就想把那種樸實生活的狀态記錄下來。我覺得,我不是在拍戲,我是要還原他們兒時的生活,最真實的狀态。當然也要有美感,但你要從真實生活中提煉那個美感,而不是從人為的美術置景裡面,去找生活的煙火味,把它弄髒弄舊,那就很假。這是我這兩三年來的一個變化吧,之前做《老男孩》的時候也是,我想還原生活質感,我不是要拍偶像劇诶。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劉俊傑和演員們

澎湃新聞:很多青春文學改編的影視劇,都是在風格、色調、節奏各方面比較偏青春、陽光、喜劇的,但《涼生》整體上還蠻不同的?

劉俊傑:對的,其實很多(這類戲)影調都是偏亮的,現在這部戲在台裡播也都是亮的。我的劇很多都在湖南衛視播嘛,電視台那邊在後期調色時,會比較傾向于明亮的影調,會把光加亮,這是它們一貫特色嘛。這部戲我本來的那個光線,層次是很分明的,我拍的風格,很接近自然光。我的這個戲的影調光色,如果用季節形容,應該是秋末冬初,可是到台裡,可能是春天的尾巴,夏天馬上要來了。但這個也沒有對錯啦,就各有各的風格嘛。

做導演就做到這裡了,我就交出我的版本,(電視台的)商業考量是可以了解的。但作為導演,不要一開始就把商業的東西考量太多,那就太不純粹了。就像你泡一杯紅茶,什麼都不加,保留它原本的樣子,但你交給人家之後,人家覺得要加一些什麼裝飾,擺一個什麼盤,那也沒什麼不對。我拍每部戲都想讓它不一樣。每個故事應該有屬于它自己的,去講述它的方法。都是一樣的方式去拍作品,沒有意義。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專訪|《涼生》導演劉俊傑:還原生活的煙火味

澎湃新聞:這部劇它整個表達,和你的個人感受其實是結合起來的?

劉俊傑:對。是,我覺得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你的作品應該反映你,如果這個戲跟你沒什麼關系,你就沒有投入,隻是工作。我覺得我的生命和工作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以他們問我工作累不累?我說不會,因為它就是我的生命,它就已經融合在一起了,因為我這一輩子都在拍戲。是以說其實戲劇,應該是每個導演自己的東西都在裡面,你的喜怒哀樂,你的喜好,它都會呈現出來。

我是個很願意跟人家分享的人。那你可能會擔心很容易受傷,人家利用這點傷害你或者是什麼,可是我覺得你要無所畏懼,你要去創作就應該把你的心掏出來。

澎湃新聞:對你來說,你的生活就是創作本身了?

劉俊傑:我從18歲就幹這一行了,我今年62歲,我一輩子都在做這一件事情,我沒有做過别的。是以我說它已經是我的生命,我已經分不開它了。我覺還是蠻有保持像小孩子一樣那種熱情。你要創作一定要熱情,沒有這個熱情跟态度,你可能就什麼都不是的。幹這個行業,你隻要沒有熱情你就完了。

你要創作,你要先把生活儀式化,不要讓它幹擾你,每天一大堆電話,然後每天去吃飯喝酒,那不行。我的生活很規律,我隻喝水,我吃東西不加調味料,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狀态很好,你才能去工作,每天躺那邊你怎麼工作。而且你在現場,你需要很熱情、很有能量,你的能量也會帶動其他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