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劉俊傑 許健

劉俊傑是天津承前啟後的相聲藝術家,他是常氏相聲傳人,蘇文茂先生的弟子,80年代調入天津市曲藝團,趕上了天津市曲藝團最後的輝煌期。他擅長創作,有文化底蘊,曾兩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長期擔任北方曲校頌說部主任,為天津和全國培養了大批相聲人才。當下炙手可熱的搖滾大鼓音樂人李亮節,也是劉俊傑的弟子。劉俊傑曾和蘇文茂、謝天順、趙炎、唐傑忠、王宏等人搭檔,這些大腕都願意給他捧哏,可見劉俊傑水準不俗。

劉俊傑1950年生于天津南郊小站。母親喜歡平劇,哥哥劉俊成會操琴擊鼓,劉俊傑愛唱快闆。1965年,蘇文茂到南郊區小站影院演出,背景來個小孩,長得挺好看,有人告訴蘇文茂,說這小孩住在影院對過,喜歡唱快闆。劉俊傑為蘇文茂唱了一段,蘇先生說:“唱得不錯,回頭你來市裡,我給你介紹李潤傑。”

16歲時劉俊傑參軍到空政文工團,四年後複原回到天津南郊,在電機廠食堂工作。1970年,蘇文茂下放到南郊北閘口公社北閘口大隊,劉俊傑又見到了蘇文茂。蘇先生幫劉俊傑寫了相聲《打井記》,每天騎自行車到小站,指導劉俊傑排練。這段作品在天津業餘文藝彙演中拿了獎。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年輕是的劉俊傑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年輕時的劉俊傑

南郊區成立文工團,劉俊傑開始與蘇文茂搭檔說相聲,劉俊傑逗哏,蘇文茂捧哏,爺兒倆演出了《保衛西沙》《挖寶》《好司務長》等作品。就在這段時間,蘇文茂收劉俊傑為徒。

1980年,劉俊傑調入天津市曲藝團,剛來時沒有搭檔,楊少華跟馬志明搭檔,沒事時劉俊傑、楊少華也在一起溜活。不過二人并沒有真正合作表演。馬志明跟楊少華分開後,跟謝天順搭檔。後來馬志明和謝天順裂穴,劉俊傑跟謝天順搭檔過一段時間,留下好幾段作品。

1995年,劉俊傑登上央視春晚舞台,他創作并與趙炎合說相聲《找毛病》,諷刺社會上一些人養成了愛挑毛病的毛病,拿起筷子吃肉,放下飯碗罵娘。這種現象,對現今網絡時代的一些網友,仍有警示意義,光給别人挑毛病,不會進步,正确的方式是去吸收别人的長處。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劉俊傑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劉俊傑 楊少華 等

2001年,劉俊傑再次登上春晚舞台,創作并與唐傑忠合說了相聲《戲迷》。劉俊傑還有一段相聲《學唱沙家浜》,也是和唐傑忠等人合作表演的。節目中一會兒平劇、一會兒越劇、一會兒呂劇,一會插科打诨。劉俊傑擅唱,也長于學各種方言,但他不賣弄,而是巧妙地把這些東西化入現代語言環境中,抖響包袱兒。

前些年,天津交通台經常播出“笑話簍子講笑話”,就是劉俊傑創作表演的,他在生活中時時注意收集幽默資訊,朋友聚會也常以冷笑話逗人。天津人一提起“笑話簍子”,想到的就是劉俊傑。

蘇文茂是常氏相聲代表人物常寶堃的弟子,無論做藝還是做人,他對自己要求比較多,對别人要求比較少。他對劉俊傑最大的影響,就是讓徒弟明白了怎麼做人,怎麼做事。蘇文茂在圈内人緣兒好,劉俊傑也下決心像師父一樣。師徒相處四、五十年,蘇文茂晚年病榻前出現得最多的就是劉俊傑。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劉俊傑 楊少華

蘇文茂的藝術風格“文而不溫”,笑料脫俗耐人尋味。劉俊傑也習得了蘇文茂的表演精髓,倫理哏不說、諷刺殘障人士的不說、粗俗話不說,要想有能留得住、傳得下去的作品,一定要恪守底線、幫人解惑、教人向前。

劉俊傑擅長創作。為了能寫出好段子,他閱讀名著,大量收集野史雜聞,認為段子裡除去笑料,還要有知識,讓人笑後有所收獲。他創作了一段《話說天津衛》,先用大段天津方言做“墊話”,後用曆史知識過渡,最後是一氣呵成的貫口。其中既有民俗民風,又有知識趣味,不生搬硬套,也不賣弄做作,在相聲裡融入了文化味。蘇文茂表演的單口相聲《接吻》《圓夢》,都是劉俊傑的作品。

相聲鼻祖窮不怕朱少文就是個秀才,張壽臣、戴少甫被稱為“文化相聲”,蘇文茂是文哏大師,這些都是劉俊傑最為推崇的榜樣。他認為說相聲不難,可以無師自通,在園子裡聽也能學會幾段,就可以上台去說,但說到一定程度,必須得有人指點,當大家水準都差不多的時候,比的就是底蘊、文化。是以相聲演員的文化層次非常重要。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劉俊傑 謝天順

談到傳統相聲裡的曆史文化,劉俊傑曾說,比如《汾河灣》這個節目,先要了解這段故事是産生于哪個朝代,再分析故事中兩個人物的關系,然後分别看平劇、河北梆子、評劇的《汾河灣》都是怎麼演,再學習研究不同的演員,比如蘇文茂、馬志明、魏文亮的《汾河灣》都是怎麼演的。這裡面包含的内容并不少,絕不是會說,就行的。

1999年,劉俊傑到北方曲藝學校任教,擔任頌說部主任。北方曲校和中國戲曲學院合作辦大專班期間,劉俊傑曾參與搞過一套教程,這份教程仍延續了過去口傳心授的方式,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

劉俊傑的弟子包括馮陽、許健等十幾名知名相聲演員。當年李伯祥、魏文亮、劉俊傑等老藝術家在中國大戲院辦了一場反串節目《笑的晚會》,相聲演員唱評戲、平劇演員說相聲,許健和李亮節一起唱了搖滾大鼓《天津娃娃》。演出後,許健告訴李亮節:“師父很喜歡你的作品。”李亮節由此結識了劉俊傑先生,他非常崇拜劉先生,拜劉先生為師。雖然到現在還沒“擺知”,但劉俊傑給李亮節講了很多藝術創作的技法,都是書上查不到、在别的地方聽不到的,潛移默化中李亮節學到很多東西,覺得創作越來越順手,劉俊傑的藝術,也有了更寬的傳承。(文:何玉新)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劉俊傑的獨幕喜劇

“文哏相聲”傳人,曾兩次上春晚,楊少華、謝天順都願意給他捧哏

劉俊傑 張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