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為馬季的兒子,馬東為啥沒從事相聲,郭德綱的評價很到位

财富八卦,八卦财富,财富人物,我們今天關注“最會賺錢的胖子”馬東。

這個夏天因為馬東,準确地說,是因為他做的一檔樂隊節目,讓一些玩音樂“養不活”自己的人開始身價暴漲。

當然,也因為這檔節目讓馬東摘掉了“奇葩說”的帽子,取代了羅振宇,成為“知識分子”裡面“最會賺錢的胖子”。

相聲界的“星二代”

作為馬季的兒子,馬東為啥沒從事相聲,郭德綱的評價很到位

那麼,現在一提到馬東,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娛樂搞笑,但很多人不知道,馬東其實還是一個“星二代”。1968年出生的他,是相聲大師馬季的獨子。

相聲大師馬季,大家肯定都熟悉,馮鞏、姜昆、黃宏等都是他的徒弟。從小頂着父親光環的馬東,經常被老師、同學“強迫”說相聲,但因為父親的反對,他最終并未走上相聲這條路。

16歲時就被家人送到澳洲留學,學習計算機,大學畢業後留在那兒做了一個it男。偶然的一次,他看到台灣“名嘴”胡瓜主持的脫口秀節目,一下子就被迷住了,決定回國,轉行。

雖然他的這個決定遭到父親強烈的反對,但他還是在1996年,辭去十年“碼農”的工作,回到北京,考上北京電影學院電視專業。

之後在機緣巧合下,加入了湖南電視台《有話好說》欄目組,擔任主持人,此時的馬東已經30歲了。也就是從這時起,他開始體會到“人生的底色是悲涼”。

被傷害的“新聞理想兒”

作為馬季的兒子,馬東為啥沒從事相聲,郭德綱的評價很到位

馬東主持的《有話好說》欄目,在當時和《實話實說》《锵锵三人行》,并列為中國談話節目的“三駕馬車”,内容主要關注農村、農民工、棄兒等社會問題,但因多次觸到政治高壓線,被徹底停播。

在最後的通知會議上,馬東哭了,因為他不僅是這個節目的主持人,更是這個節目的選題策劃人,他曾多次為了選題跟導演吵架,也多次為了保留真實的觀點跑到機房剪片子,但最後沒想到因為自己的“激進”給節目組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事後他回憶說,從那兒以後就成熟了。

成熟後的馬東,來到央視,先後擔當《挑戰主持人》和《文化訪談錄》的主持人,适應自己不算喜歡的綜藝節目,也做自己喜歡的文化節目。之後,從主持人到制片人再到春晚總導演,他在央視做得順風順水,以至于他後來的出走,變成最不能被大家了解的事。

但他對外界回應,他隻是想尋求改變,實作角色自由。是以,離開央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扔掉所有的黑西裝。

現在隻是個商人

作為馬季的兒子,馬東為啥沒從事相聲,郭德綱的評價很到位

2012 年底,馬東加盟愛奇藝,擔任首席内容官,并在之後制作了現象級節目《奇葩說》。 《奇葩說》上線首日點選量破百萬,第一季冠名總投入5000萬,創下當時網際網路綜藝節目的最高冠名收入。

也是在這檔節目中,馬東徹底颠覆了曾經“黑西裝”的形象,穿着蘇格蘭裙和白絲襪亮相,之後還割了眼袋,被外界貼上“娛樂化”的标簽,也被一些人嘲諷為“犬儒主義”。

但他并不在意,他說我現在隻是一個商人。早在2015年9月,他就帶着《奇葩說》團隊,創辦了網際網路内容制作公司,米未傳媒。

a輪融資後,米未傳媒估值20億,而在融資之前,米未就已經開始投資其他項目了。當下最熱門的概念,網紅、直播、知識付費等等,米未都沒有錯過,甚至連大公司才有的發展體系模型,它都已成型。

前段時間,郭德綱談到馬東,說“他是我們中的資本家,也算是我們中活得明白的。”你可以看到,他聰明地在節目裡玩花式口播廣告,同時讨好廣告主和觀衆。

從這個次元上看,馬東已經順利完成了從媒體人到創業者的轉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