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大資料專題文章計劃: 《大資料解讀2014年中國裁判文書公開》為本次系列文章的主題,本文通過業界成熟大資料技術,希望對公開裁判文書分析、統計,進而對裁判文書公開情況量化評估。本系列文章具有嘗試研究性質,文章的資料全部來自網際網路全網公開資料,所得結論僅用于研究讨論目的,本文的評價依據均來自資料,不代表本文作者及作者所在機構立場。 本文為之(一),主要内容是對2014年全國及關注熱點地區的裁判文書總體公開效果進行量化分析;專題之(二)通過大資料分析2014年全國民事案件的公開情況;專題之(三)通過大資料分析2014年全國刑事案件公開情況;專題之(四)通過大資料分析2014年全國行政及國家賠償案件公開情況;專題之(五)通過大資料分析2014年最高院訴訟案件的公開情況。為確定每篇文章經典、資料完整性和真實性,每一到兩周推出一篇法律大資料專題文章,敬請讀者期待!
在筆者熱衷讨論法律大資料的朋友群中,“大資料”與最高院“裁判文書網”是密切相關的兩個關鍵字。利用百度指數對檢索關鍵詞的分析(圖表一),我們注意到,網際網路使用者對大資料的關注更早,并且關注使用者人數明顯多于裁判文書網關注使用者。使用者對裁判文書網的關注水準,2014年3月春節結束之後的關注度保持穩定上升平穩。兩相比較可見,使用者對大資料的關注波動情況要高于對裁判文書網關注的波動,對裁判文書網的關注相對平穩增長,筆者猜測使用者對大資料的關注度受市場因素影響,而使用者對裁判文書網的關注則受國家司法政策因素影響較多。
圖表一:“大資料”與“裁判文書網”的關注對比
裁判文書在網際網路公開是2014年司法公開改革的重要風向标。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下稱《規定》)的實施,标志着由最高院在全國的範圍内統一組織裁判文書網上公開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該《規定》第四條明确了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隐私”、“涉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調解結案”、“其他不宜網際網路公布”的五種裁判文書外,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應當在網際網路公布。而早在2010年的10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第二條規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可以在網際網路公布”,相比2014年《規定》賦予了訴訟當事人更申請不公開的權利―“當事人明确請求不在網際網路公布并有正當理由,且不涉及公共利益的”。
不同時期的兩份最高院關于裁判文書網際網路公開規定相對比,我們清晰看出2014年以前裁判文書公開賦予了法官、當事人寬泛的上網公開選擇權利,而2014年的上網《規定》則更加展現了沒有例外情形下,一律要求在網際網路公開的司法改革理念。如今,2014年最高院上網《規定》已經頒布一年有餘,具體實施情況如何?本文将通過大資料分析方法,對比2013年和2014年在網際網路公開的全部裁判文書,在次元上橫向跨地域、縱向跨時間對全國及熱點地區的司法公開情況進行大資料實證研究,完全依據資料對最高院2014年上網《規定》的實施效果量化評估。為了更貼近實際情況避免主觀判斷,我們選取量化分析的省域均為對裁判文書公開關注熱點省域,即選取來自百度指數對“裁判文書網”關注度最高的十大省域(含直轄市)。
圖表二:關注裁判文書網的熱點城市分布
網際網路使用者對于“裁判文書網”的關注熱點地區,在中國地圖上主要分布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以及國家區域中心城市,通過資料可視化圖表二、三的展示,此結論沒有太多意外比較符合直覺判斷:經濟活動發達地區的司法公開關注度往往更高。從關注“裁判文書網”的城市群體中來看,長江流域省會城市的使用者普遍關注裁判文書網,而來自北京的使用者則是關注裁判文書網程度最高的使用者群體。從區域間的社會分工協作來看,司法權力行使的中心與大資料行業領軍企業、人才在北京重合,我們有理由相信随着司法公開的推進,法律大資料将成為法律服務市場的朝陽産業,颠覆性的法律大資料創意将很可能出現在北京。
圖表三:關注裁判文書網的熱點省域(含直轄市)分布
2014年1月至今最為關注“裁判文書網”的熱點省域(含直轄市),是我們大資料評價裁判文書公開情況的目标樣本區域,考慮到本文分析的大部分省域是司法改革的重點推進區域,通過大資料分析這些省域的公開情況,可在全樣本統計意義上可對最高院2014年裁判文書上網《規定》的實際效果進行量化評估。但需提請注意的是,這些省域網際網路使用者對裁判文書網的關注度較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裁判文書公開情況最好(但是值得觀察的問題),本文通過大資料測評裁判文書公開情況的目的在于回答:“網際網路使用者對于“裁判文書網”關注度是否與公開實際情況成正比?”在此我們首先假定:“對‘裁判文書網’關注度最高的十個省域,應該是公開情況好于全國平均水準的省域”,接下來我們将通過大資料分析驗證此假定是否成立。
大資料分析一:全國2013、2014年裁判文書公開情況
區域
2013年審結網際網路公開裁判文書數量
2014年審結網際網路公開裁判文書數量
全國
1707733
5110880
圖表四
通過大資料分析一,我們發現2014年審結網際網路公開的裁判文書顯著增長,接近2013年網際網路公開數量的3倍,通過對網際網路全部公開裁判文書分析,本文的資料分析除了最高院在裁判文書網公開的資料,還包括散落在各省高院、各地中院、專門法院、各縣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釋出平台資料。通過全網資料比較,2014年全網公布的裁判文書量,在最高院上網《規定》作用下,相比2013年網際網路公布量出現了指數性增長,并在2015年保持公開裁判文書快速增長,此外近期網際網路公開的刑事起訴書數量顯著增長也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從裁判文書公開數量的意義來看,法院系統對于裁判文書的上網公開比以往改善了三倍以上,公開資料量呈現指數增長趨勢已初現端倪。很多法律人意識到法律大資料的時代已經到了,在大資料分析、司法公開改革雙重合的社會思潮下,法律人開始重視海量資料的應用,将資料分析能力作為自身核心能力建設。對法律人而言,如能選擇适當的法律大資料分析系統,運用大資料開展法律實證問題研究、商業預測,勢必将對法律實務及理論界産生深遠影響。
大資料分析二:全國2013、2014年裁判文書網際網路公開情況
2013年全國審結網際網路公開的裁判文書總量
2013年審結或執結的總數量(資料來自最高院2014年兩會工作報告)
2013年全國裁判文書公開比例
12956716(包括審結或執結)
13.18%
2014年全國審結網際網路公開的裁判文書總量
2014年審結或執結的總數量(資料來自最高院2015年兩會工作報告)
2014年全國審結裁判文書公開比例
13806882(包括審結或執結)
37.02%
圖表五
通過大資料分析二,我們發現2014年全國審結裁判文書公開比例為37.02%,遠高于2013年的13.18%,我們從資料上可以看出最高院2014年的上網《規定》帶來的數量變化。但是我們還應當主要到圖表五中紅色的部分,2014年大概約有近三分之二的裁判文書沒有在網際網路公開。對于近三分之二未公開的裁判文書,是不是未公開的案件都屬于“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隐私”、“涉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調解結案”、“其他不宜網際網路公布”五種類型?筆者很期待最高院能夠做出相關解釋,這些未公開案件數量各地法院是否有義務向社會做出解釋?對于兜底條款“其他不宜網際網路公布”最高院是否能夠做出限縮解釋?在大資料技術成熟的今天,最高院如果不對這些問題進行解釋,裁判文書公開的可操作性以及司法公信力将大打折扣。
大資料分析三:抽樣省域(含直轄市)2013年裁判文書公開情況
省域
2013年審結或執結的總數量(資料來源于各省法院兩會工作報告,包括審結或執結)
2013年公開情況
浙江
241742
107.6萬件
22.47%
山東
109669
98.17萬件
11.17%
江蘇
103660
1063965件
9.74%
北京
20376
404022件
5.04%
廣東
91615
100.39萬件
9.13%
上海
127283
47.54萬件
26.77%
福建
26158
537761件
4.86%
安徽
43159
463870件
9.30%
河北
80377
534050件
15.05%
天津
6540
206436件
3.17%
圖表六
通過大資料分析三,2013年全國各地區裁判文書的網際網路公開比例是13.18%,裁判文書公開的十個熱點省域中,隻有上海、浙江、河北三個省域的裁判文書公開度高于全國公開度,剩下七個熱點省域的公開情況低于全國公開的平均水準。接下來我們看看2014年這些省域裁判文書公開度情況。
大資料分析四:抽樣省域(含直轄市)2014年裁判文書公開情況
2014年審結或執結的總數量(資料來源于各省法院兩會工作報告,包括審結或執結)
2014年公開情況
380303
111.9萬件
33.99%
413306
103.3萬件
40.01%
496570
1165234件
42.62%
92621
448246件
20.66%
336113
109.61萬件
30.66%
157355
54.5萬件
28.87%
291559
537949件
54.20%
276014
541210件
51.00%
266089
491975件
54.09%
74247
217955件
34.07%
圖表七
通過大資料分析四,2014年全國各地區裁判文書的網際網路公開比例是37.02%,裁判文書公開的十個樣本省域中已有福建、河北、安徽、江蘇、山東五個地區的裁判文書上網情況好于全國公開的平均水準,與2013年的公開情況相比,上海、浙江2014年網際網路公開裁判文書情況低于全國公開水準,有些令人詫異。福建從2013年的不到5%的網際網路公開率到2014年54.20%的網際網路公開率,可見福建省法院在推進裁判文書網際網路公開方面成績顯著,大幅超全國平均水準。此外,關注裁判文書網核心熱點地區北京在此份榜單中墊底,公開裁判文書度隻有20.66%,令筆者非常意外。由此,筆者聯想到了近日在網際網路上轉發較多的一篇文章《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關于辭去公職的有關要求》,暫且不論這份文檔的真實性,這篇文章在北京法律人的微信朋友圈中頻頻轉發,可以北京市法院系統人才流失的趨勢才下如此猛藥,或許能夠從人少事多的角度解釋了北京法院在網際網路公開裁判文書較少的原因,可喜的是即便北京法院存在人手不足的可能性,但大資料告訴我們北京法院在2014年公開的裁判文書比例已經接近2013年的4倍,筆者相信這對于北京法院系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改革成績了。
大資料分析五:抽樣城市(含直轄市)2013、2014年裁判文書公開情況
城市
增加比例
354.56%
23.63%
杭州
53817
73724
36.99%
1035.28%
濟南
9476
31104
228.24%
廣州
16980
57352
237.76%
蘇州
8901
61753
593.78%
深圳
21833
54574
149.96%
南京
25422
43273
70.22%
重慶
23916
141726
492.60%
圖表八
根據大資料分析五,關注裁判文書網的熱點城市中,2014年網際網路公開裁判文書比2013年網際網路公開裁判文書增加比例最多的城市是天津、第二是蘇州、第三是重慶。2014年網際網路公開裁判文書數量前三的城市分别為:上海、重慶、北京。天津2014年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增比超過1000%,可見天津法院在2014年相比2013年已經非常重視生效裁判文書公開上網工作,令人印象難忘。
最後,回到我們文中假設的一個問題:“對‘裁判文書網’關注度最高的十個省域,應該是公開情況好于全國平均水準的省域”。從2014年的資料分析來看,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因為十個熱點省域有五個省域網際網路公開度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準,且這些省域還是社會經濟較發達區域。從司法改革是一個動态過程來看,這個假設是成立的,因為2013年隻有3個省域的公開度達到了全國平均水準,而2014年熱點城市中增加到5個達到全國平均标準,且增長勢頭迅猛,2015年的裁判文書公開度增速依然強勁。如果通過大資料分析對最高院2014年1月1日實施的上網《規定》進行量化評估的化,全國各級法院就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取得的工作效果比2013年提高了3至4倍。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04-13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