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伍齡樂動。今天有位老哥說的一番話,我感覺概括得挺好,說的挺有道理,老年人如果做到這五點,人生就更精彩完美了。他講的這5條,現在我就講給大家聽。他說,人生晚年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态。到60歲能工作 ,70歲能跑步 ,80歲能走路,90歲不糊塗,100歲不牽累兒女。咱們先說說60歲能工作。這位老哥今年是68歲了,已經早就退休了,但是現在還在上班工作,在哪上班幹什麼工作他倒是沒講 。如果能保持身體的良好狀态,退休後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有事幹,同每天無所事事相比,我感覺是比較好的選擇。好多退休的老人,不願意在家閑待,選擇了退休後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天按時上下班,沒有退休後的落差,感覺生活挺充實。第二條說,70歲能跑步,這也應當是老年人不錯的狀态了,有的老年人由于身體自然衰老,腰疼腿疼腦血栓等病不迎自來,步履蹒跚,下樓都成為奢望。要保持70歲能跑步的身體狀态,我感覺,從年輕時就要注意身體鍛煉,注意保健。有的年輕人習慣于熬夜,到後半夜睡覺成為常态,胡吃海喝,暴食暴飲。到了老年作下的病就會找上來了。作為我們70多歲的老年人,更要讓自己的生活有節律。三是80歲能走路。剛才說了,有的老年人到70歲左右就走路都困難了,是以人到80能走路,也是一個追求健康的目标。當然,也有身體狀态特别好的,我就見過90歲的老漢,挑着一擔糞往地裡送,讓人羨慕不已。四是90歲不糊塗。人到90歲高齡,容易出現老年性腦萎縮,其實是一種神經系統的退行性變化,就像人的皺紋一樣,随着年齡的增長,腦實質的容積是會變小的,是以老年人要預防和延緩腦萎縮,平時要盡量多用腦。據中醫講,老年人堅持經常手指交錯按摩搓手,對老年腦萎縮有預防延緩作用。這也不費什麼事兒, 不要什麼費用,咱們老年人不妨堅持做一下。五是100歲不牽累兒女。成為百歲老人,是人生的企盼,也是比較難以實作的目标,即使到了100歲,身體的狀況也很難自理了。出生時在床上,到這個時候恐怕又要回到床上啦。常年卧床,一切要靠家人護理。大家都知道,人到老年骨質疏松越來越嚴重,老年人最後一次骨折一般都是股骨頭骨折,到這個年齡已經不可能再做手術,隻能卧床了。現在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兒女們夫妻兩人要照顧四個老人,家裡再有卧床的父母,他們每天還要上班工作,那真是苦不堪言。在網上就看到,一個70歲的老漢,護理兩個百歲癱瘓的老人,那個情景可想而知。是以到了這個年齡的老人,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腿腳走路已經很艱難了,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摔倒, 一旦摔倒股骨頭骨折的機率很高。有的老人晚年卧床十多年,給兒女們的護理造成沉重負擔。中國現在越來越走進老年社會了,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少牽累不牽累兒女們,這時就要想得開,到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融入老年人的群體生活。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當下面臨的實際問題,政府也會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為老年人的康養提供更好的服務。總之,到了老年,少給兒女添麻煩,就是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最大的貢獻了。您對老年人的生活有什麼看法,請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