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P摩根健康大會上關于網際網路醫療的5個觀點

動脈網此前介紹了jp摩根健康大會的概況。最近在會議的一次小組讨論中,網際網路醫療公司的ceo們提出了一些關于醫療産業的觀點。以下是medicity的stephanie baum 帶來的關于網際網路醫療的5個有趣的觀點。

如果你掌握了資本,那麼你就掌握了資料;而如果你掌握了資料,那麼你就掌握了産品

這聽起來像套話,但卻并不會影響這句話所包含的内容的真實性。醫療服務供應商與網際網路醫療公司的關系大緻就是這樣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利用他們的技術來幫助服務供應商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但投資者卻能夠影響商業模式的塑造。随着行業向結果導向醫療的轉變,通過網際網路醫療工具生成的資料将會進一步成為醫療服務的關鍵。

我們需要抛棄現有的醫療産業(或者部分)來讓它變得更好嗎?

在醫療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内正在進行的一項讨論是,把現有的醫療産業推倒重建和在醫療産業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之間哪一個更好?oscar是一家去年成立的醫療保險初創公司。這家公司正在力圖通過遠端醫療等方式改變現有的醫療服務方式。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前天使投資人joshua kushner說,考慮到競争對手的規模和範圍,并不能夠确定是否能夠成功。但目前的醫療保險行業的确正在經曆着大變革,這場博弈的結果将會十分值得期待。相應的,kyruus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graham gardner指出,盡管醫療業由于奧巴馬醫改(aca)和網際網路醫療的影響正在經曆着變革,但醫生才是醫療服務的提供者這一事實短期内并不會改變,是以企業家們必須把醫生也納入到讨論中來。他強調,他的公司正在通過網絡的方法來幫助醫生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已經有足夠的醫療大資料,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預測性分析

proteus digital health的ceo andrew thompson提出的一個很好的觀點。現在有一項針對醫院、保險公司以及相關醫療組織的改革,即通過使用分析工具來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然而,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料,你怎樣來做這樣深度的資料分析呢?sharecare的聯合創始人jeff arnold說他們正在幫助使用者使用自己的資訊來建立相應的患者資訊檔案,他們為使用者提供了檔案模型,這個模型考慮了企業與企業、企業與使用者之間的需求。

資料+知識=參與

這似乎是另一句套話,而事實上目前醫療産業正在通過多種辦法來證明這句話的真實性。jeff arnold指出,如果你能夠向消費者展示出戒煙可以節省多少,不僅僅是金錢,還包括健康,這樣才能真正對病人的行為有所影響。

這一點也同樣适用于另一位參與讨論的成員andrew thompson的公司proteus digital health。該公司的醫療數字回報系統包含了一個可吸入式傳感器,可以将藥物對患者的影響等資料傳輸到藍牙裝置中。根據該公司的網站介紹,該傳感器由可食用的材料構成,可以讓患者随藥物一起服下。通過更好地了解身體對藥物的反應以及相關的原因,理論上将會加強患者的參與度,也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制定藥物和劑量選擇,增加依從性。

在創業早期,盈利會是一個陷阱

當然,對于大多數行業來說這都是一條普遍規律,但對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初創公司來說,這句話尤其适用。thompson指出,如果網際網路醫療初創公司每天絞盡腦汁的思考如何盈利,那麼隻會反受其害。他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應該是如何吸引使用者,并産生資料來證明他們的技術不僅有用,并且比目前的技術更有效。隻有做到了這些,再談盈利才會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01-22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