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菜鳥網絡進階專家章天鋒:用大資料把夜晚還給分揀員

wot2015"網際網路+"時代大資料技術峰會于2015年11月28日于深圳前海華僑城jw萬豪酒店盛大揭幕,42位業内重量級嘉賓彙聚,重磅解析大資料技術的點睛應用。秉承專注技術、服務技術人員的理念。

本次峰會涵蓋九大技術主題,分别是:網際網路金融、o2o電商架構、醫療應用、商業創新、移動大資料、技術創業、社交網絡、資料安全、廣告資料技術。dba+社群作為本次大會合作方,将通過圖文直播為大家全程跟蹤報道這場技術盛宴。

在慘烈的11.11厮殺中,誰能在使用者體驗上出奇制勝,誰就擁有了主戰場。是以,電商間的比拼已不僅局限于價格,物流、售後都決定着這場戰役最終的成敗。

【wot2015"網際網路+"時代大資料技術峰會】現場,菜鳥網絡進階專家章天鋒為大家分享探究如何通過對大資料技術的運用,做好快遞領域和末端最後一公裡。

>>>>

怎樣在14分鐘完成雙11首單配送

很多消費者隻有在收獲環節才會與物流人員産生直接接觸。據報道,在菜鳥網絡的助力下,今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第一單僅用14分鐘就實作了成功配送。章天鋒說,大概有170萬的快遞員在整個平台上幫助阿裡巴巴産生的包裹消費者送包裹。在包裹增長60%的情況下還能送這麼快,是整個技術團和合作合伴共同做努力的結果。為了應對11.11的壓力,菜鳥幫助物流公司分撥中心進行智能化更新,應用物流分單系統讓整個包裹的快速流轉。

在中國做物流離不開位址,在菜鳥網絡的技術團隊中專門設有位址庫團隊。菜鳥認為,隻有位址資料這個基礎實作穩定,才能可能建立智能的物流體系做更多事情。通過位址名單的建構,商家的發貨速度比原來紙制名單快了四到六倍,促使整體發貨速度提高30%。

把夜晚還給分揀員

菜鳥在國内物流公司中首先建構了和分撥中心沒有分單系統。原來雙11的時候50萬個包裹需要1500個人,我們反觀upx,50萬個包裹大概隻需要500個人。這裡面仍有很多優化空間。章天鋒告訴記者,包裹從進去到出來需要40個節點。很多分揀員都是晚上通宵幹活的。以前沒有系統時,分揀員隻能天天對着位址去背,一個分揀員基本上要背三個月才能正式上崗。而通過對大資料技術的運用,可以将位址資料分詞絕對化。菜鳥有将近20億的位址,把20億的位址進行标準化的集中資料,同時有1000萬的分詞,并通過關建詞标記的方式,将字段存儲成相應的緯度,根據具估位址解析成不同尾段比對包裹,最後告訴快遞員、分揀員到哪網點。

章天鋒告訴記者,菜鳥最初隻有資料,對物流公司網點的坐标一無所知,隻能通過資料的方式,第一個方案是通過曆史資料比對,把所有的曆史資料的包裹、網點、分撥中心全部算出來,之後理清了位址可以很快的收上來。一開始方案選擇的位址完全比對,發現這種方案的覆寫率隻有50%,是以菜鳥及時做出調整,将不規則的位址補充上,算法用分詞結構化存儲:将20億位址進行結構化處理,每個位址拆成了大概五到六個标準的位址。今天的菜鳥有100億的曆史庫,除非這個訂單曆史從來沒有交易過,否則任何位址都能夠通過算法獲得。

未來的分撥中心不需要人

談及大資料技術與物流體系結合的發展趨勢,章天鋒透露菜鳥正在更深一層的嘗試和探索。包括在分撥中心的嘗試、動态路由的嘗試,還将引進引器人分揀配送包裹,我們希望讓快遞員生活得更加快樂一點。快遞人員送得輕松,使用者收得滿意。真正解決最後一公裡的配送問題,“未來包裹的配送就像今天的汽車制造。就像你知道的汽車有n隻手在那兒造,以後包裹肯定也會是這樣。”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dbaplus",原文釋出時間:2015-12-01</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