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筆輝巴渠從巴山文學院獲悉,巴山文學院首屆中青年作家進階研修班學員、達州市渠縣作家李明春長篇小說《川鄉傳》已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據筆輝巴渠了解,長篇小說《川鄉傳》是由中央宣傳部和中國作家協會面向全國精選,共同扶持的一部重點出版物。該書是一部反映中國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的長篇小說。作品通過主人公歐陽生的人生境遇,以及曾氏家族的命運輾轉、川地山村賨人谷的變遷,折射中國改革四十年的鄉村巨變。

作家李明春是川東渠縣的一名基層幹部,長期在農村工作、生活,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村社會非常熟悉,構思十年之久的這部長篇小說凝聚了他對農村和農民問題的觀察和思考。長篇小說《川鄉傳》以下鄉知青歐陽生在鄉村基層四十多年的命運為軸心,從包産到戶開始,一直到脫貧攻堅驗收,從一個人的命運折射一個村,一個鄉乃至整個中國農村的發展曆程,中國鄉村的艱難蛻變,無數人的辛勞付出,鄉村廣大農民的命運變遷,黨上司下的廣大基層幹部艱苦卓絕的奮鬥。作者以藝術的方式,講述基層扶貧幹部的生動事迹和貧困地區人民群衆艱苦奮鬥的故事,弘揚了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擦亮了全面小康的底色。
李明春先生有深厚的生活積累與文學積累,尤其是對農村社會的人與事非常熟悉,是一位真正把兩腳紮在鄉土裡的寫作者。筆輝巴渠在和李明春先生交談中,李明春先生談到:“包産到戶至今已有四十餘年,書寫這段曆程的小說,這些年特别多,其中不乏名家名作。我是一個後來者,如同集體合影,前排後排都站滿了,我隻能在最後面踮起腳,望人項背不行,要盡量露出臉來,須得努力尋找空隙。這一找就是十年。其間數次動筆,數次放下。最多一次已有好幾萬字。總覺掙脫不了記憶的束縛,天下馍馍一個樣,沒有新意,隻得停筆。甚至想到放棄。還是那段記憶不許,刻骨銘心,欲罷不能。二十多年農村生活凝成的情結,不是說棄就能棄。那段日子,正當農村改革興起,我以下鄉知青的身份,從生産隊監收員幹起,生産隊長,大隊支部書記,公社革委會副主任,公社管委會主任,鄉黨委書記,區委書記,農村基層幹部的位子幾乎讓我挨個嘗試一遍。而今這些職務絕大多數已消失,自己說起都拗口,年輕人聽來更感稀奇。太多糾結,生拉活拽又回到記憶裡,誘使我細細端詳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據李明春先生在接受采訪時告訴筆者,他這一端詳,記憶漸漸有了别樣感覺,思緒脈絡逐漸清晰起來,似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寫什麼和怎麼寫。“同樣是改革動因的叩問,我總覺不能少了曆史縱深感,一定要有人口與土地千年撕扯的痕迹,要有根源性思考。農民不能隻是一個符号,要着筆于他們的利益、訴求、處境、個性……使之成為不同群體中個性鮮活的個體形象。包産到戶看似共同呼聲,卻是由不同聲部組成的合唱,若把黝黑作為農民的臉色特征,也應墨分五彩。”李明春先生在結束采訪時說到,他對那段日子的狀寫,在窮的底色上,還得有人生的斑斓。似水流年,生活從來沒有停止,生活裡該有的筆下一定要有,人情事理,喜怒哀樂一樣不能少。
李明春先生是四川渠縣人,系中國作協會員、渠縣作家協會主席。他2011年開始小說創作,出版長篇小說《風雨紫竹溝》《半罐局長》《山盟》,小說集《生死糾纏》《大哥二哥》《老屋》《吾在乎集》,作品在國内20多家省級以上文學期刊發表,有作品譯成多種外文出版,獲第九屆四川文學獎,第十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
“咬定青山不放松,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長篇小說《川鄉傳》作為中宣部面向全國精選推出的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和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可以說是反映全面小康程序的标杆之作,狀寫改革四十年鄉村巨變的史詩力作,繼李劼人、沙汀、周克芹之後最重要的文學收獲。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評價道:“《川鄉傳》是一部以新時期以來農村改革為題材的有思考、有溫度、接地氣、有特色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認為:“《川鄉傳》講述的是下鄉知青歐陽生帶領當地百姓從合作化大生産到包産到戶、興建鄉鎮企業、下海經商、回歸土地建設家鄉等,展現一系列社會變革。這部長篇小說很有地域特點,對于曆史與個人命運也力圖進行個性化的書寫。”
著名評論家李朝全點贊“作品接地氣,帶熱氣,有人間煙火氣。”他看出李明春對于川東渠縣習俗和風土人情谙熟于心,信手拈來,涉筆成趣,“這是作品的一大優長。”
昨天,巴山文學院院長龍克發了一條《這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好消息》的朋友圈,下面全文摘錄。
11月2日中午,四川省作家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剛剛結束,我們就在錦江飯店第一時間手捧着一部沉甸甸的精品力作——長篇小說《川鄉傳》!
這是一部由中央宣傳部和中國作家協會面向全國精選,共同扶持的一部重點作品項目!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傾情推出!
它是深刻、深情、生動、形象、哲思、精準地講述中國農村改革前因後果、波瀾壯闊的一部史詩巨著,也是巴山作家寄予中國鄉村振興、展望美好未來的一支動聽交響曲!達州特質、四川底蘊、中國氣派都有了,既是一盤香噴噴的“土特”佳肴,也是一桌明晃晃的“國宴”上品!不信,你就嘗一嘗,品一品,那鄉愁鄉情,甜心醉心,作品中演繹的“巴風賨韻”,會讓你“三月不知肉味”矣!
不得不告訴大家,這就是巴山文學院中青年作家進階研修班優秀學員、渠縣作家協會主席李明春先生,用心血、汗水、智慧、情感結晶而奉獻的一部扛鼎之作!“高原”之作!
擔當、作為、初心、“國之大者”都有了!明春先生寶刀不老,又蓄勢待發!
鼓勵、推動、改稿,“滿目青山夕照明”,巴山文學院盡力盡心了,還“為伊消得人憔悴”!
2021.11.3午,讀《川鄉傳》
于c746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