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笔辉巴渠从巴山文学院获悉,巴山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达州市渠县作家李明春长篇小说《川乡传》已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笔辉巴渠了解,长篇小说《川乡传》是由中央宣传部和中国作家协会面向全国精选,共同扶持的一部重点出版物。该书是一部反映中国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主人公欧阳生的人生境遇,以及曾氏家族的命运辗转、川地山村賨人谷的变迁,折射中国改革四十年的乡村巨变。

作家李明春是川东渠县的一名基层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非常熟悉,构思十年之久的这部长篇小说凝聚了他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观察和思考。长篇小说《川乡传》以下乡知青欧阳生在乡村基层四十多年的命运为轴心,从包产到户开始,一直到脱贫攻坚验收,从一个人的命运折射一个村,一个乡乃至整个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中国乡村的艰难蜕变,无数人的辛劳付出,乡村广大农民的命运变迁,党领导下的广大基层干部艰苦卓绝的奋斗。作者以艺术的方式,讲述基层扶贫干部的生动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故事,弘扬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擦亮了全面小康的底色。
李明春先生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与文学积累,尤其是对农村社会的人与事非常熟悉,是一位真正把两脚扎在乡土里的写作者。笔辉巴渠在和李明春先生交谈中,李明春先生谈到:“包产到户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书写这段历程的小说,这些年特别多,其中不乏名家名作。我是一个后来者,如同集体合影,前排后排都站满了,我只能在最后面踮起脚,望人项背不行,要尽量露出脸来,须得努力寻找空隙。这一找就是十年。其间数次动笔,数次放下。最多一次已有好几万字。总觉挣脱不了记忆的束缚,天下馍馍一个样,没有新意,只得停笔。甚至想到放弃。还是那段记忆不许,刻骨铭心,欲罢不能。二十多年农村生活凝成的情结,不是说弃就能弃。那段日子,正当农村改革兴起,我以下乡知青的身份,从生产队监收员干起,生产队长,大队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公社管委会主任,乡党委书记,区委书记,农村基层干部的位子几乎让我挨个尝试一遍。而今这些职务绝大多数已消失,自己说起都拗口,年轻人听来更感稀奇。太多纠结,生拉活拽又回到记忆里,诱使我细细端详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据李明春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笔者,他这一端详,记忆渐渐有了别样感觉,思绪脉络逐渐清晰起来,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什么和怎么写。“同样是改革动因的叩问,我总觉不能少了历史纵深感,一定要有人口与土地千年撕扯的痕迹,要有根源性思考。农民不能只是一个符号,要着笔于他们的利益、诉求、处境、个性……使之成为不同群体中个性鲜活的个体形象。包产到户看似共同呼声,却是由不同声部组成的合唱,若把黝黑作为农民的脸色特征,也应墨分五彩。”李明春先生在结束采访时说到,他对那段日子的状写,在穷的底色上,还得有人生的斑斓。似水流年,生活从来没有停止,生活里该有的笔下一定要有,人情事理,喜怒哀乐一样不能少。
李明春先生是四川渠县人,系中国作协会员、渠县作家协会主席。他2011年开始小说创作,出版长篇小说《风雨紫竹沟》《半罐局长》《山盟》,小说集《生死纠缠》《大哥二哥》《老屋》《吾在乎集》,作品在国内20多家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发表,有作品译成多种外文出版,获第九届四川文学奖,第十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
“咬定青山不放松,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长篇小说《川乡传》作为中宣部面向全国精选推出的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和中国作家协会2020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可以说是反映全面小康进程的标杆之作,状写改革四十年乡村巨变的史诗力作,继李劼人、沙汀、周克芹之后最重要的文学收获。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评价道:“《川乡传》是一部以新时期以来农村改革为题材的有思考、有温度、接地气、有特色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川乡传》讲述的是下乡知青欧阳生带领当地百姓从合作化大生产到包产到户、兴建乡镇企业、下海经商、回归土地建设家乡等,展现一系列社会变革。这部长篇小说很有地域特点,对于历史与个人命运也力图进行个性化的书写。”
著名评论家李朝全点赞“作品接地气,带热气,有人间烟火气。”他看出李明春对于川东渠县习俗和风土人情谙熟于心,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这是作品的一大优长。”
昨天,巴山文学院院长龙克发了一条《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好消息》的朋友圈,下面全文摘录。
11月2日中午,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刚刚结束,我们就在锦江宾馆第一时间手捧着一部沉甸甸的精品力作——长篇小说《川乡传》!
这是一部由中央宣传部和中国作家协会面向全国精选,共同扶持的一部重点作品项目!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倾情推出!
它是深刻、深情、生动、形象、哲思、精准地讲述中国农村改革前因后果、波澜壮阔的一部史诗巨著,也是巴山作家寄予中国乡村振兴、展望美好未来的一支动听交响曲!达州特质、四川底蕴、中国气派都有了,既是一盘香喷喷的“土特”佳肴,也是一桌明晃晃的“国宴”上品!不信,你就尝一尝,品一品,那乡愁乡情,甜心醉心,作品中演绎的“巴风賨韵”,会让你“三月不知肉味”矣!
不得不告诉大家,这就是巴山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渠县作家协会主席李明春先生,用心血、汗水、智慧、情感结晶而奉献的一部扛鼎之作!“高原”之作!
担当、作为、初心、“国之大者”都有了!明春先生宝刀不老,又蓄势待发!
鼓励、推动、改稿,“满目青山夕照明”,巴山文学院尽力尽心了,还“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1.11.3午,读《川乡传》
于c746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