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道生:72歲老黨員發揮餘熱 服務社群居民

王道生:72歲老黨員發揮餘熱 服務社群居民

老王的“百寶箱”裡有十幾種工具。

福州晚報記者 馬麗清 文/攝

“老王,咱們這幾棟樓路燈不亮了,麻煩你幫忙反映一下”“老王,電動車怎麼上牌,托你幫忙問問”……

“好好好,沒問題,我幫你!”近日,記者見到老王時,他正騎着車,架着文明宣傳“小喇叭”穿梭在大街小巷,播報防火防盜知識。路上不時有居民循聲而來,找老王幫忙。

老王名叫王道生,今年72歲,是晉安區象園街道南湖社群的協管員和黨員志願者。退休十幾年來,王道生一直發揮餘熱,服務社群居民。在南湖社群,“有事找老王”成了居民們的口頭禅。

44棟樓每天巡兩次

專治小區“頑疾”

南湖社群轄區内多是老舊小區。“牛皮癬”亂張貼、大件垃圾亂堆放、設施裝置老化等,是老舊小區的“頑疾”,而老王專治這些“頑疾”。

每天早晨6點多,老王就忙活開了。他拿起掃把、畚鬥,将社群辦公區域打掃幹淨後,7點多,騎上自行車,架上文明宣傳“小喇叭”開始巡樓。

5個小區44棟居民樓巡一圈下來,要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巡樓路上老王也不閑着,哪裡有大件垃圾亂堆放,哪裡亂張貼小廣告,哪裡路上有坑窪……這些老王都要一一記錄下來。9點多,回到社群拿上工具,老王開始沿途整治發現的“小毛病”。

在社群一角,有一個老王的“百寶箱”,裡面有十幾種工具,有的還是老王自己改良的。“像這個長竹竿,專門用來收拾樹上、屋檐上的垃圾;砍刀、鋸子是用來拆解廢舊家具,以便清運。”老王說,拆解廢舊家具最費勁,有時候一忙活就是大半天。

解決完這些“小毛病”,往往要到下午了。到了下午5點多,老王又架上文明宣傳“小喇叭”開始巡樓。

早上7點多、下午5點多,每天巡邏、播報兩次,老王的這張工作時間表十幾年不變,有的居民甚至把老王的定時播報當成鬧鐘了。

社群大事小事

他都要搭把手

當了一輩子勞工,老王年輕時就閑不住,退休後,他更閑不住了,社群裡的大事小事,他都要搭把手。

路燈壞了,“叫老王”;溝蓋闆塌了,“叫老王”;樹木太密,“叫老王”;各類材料如何辦理,“問老王”……老王成了居民心中的“萬事通”。對于這些問題,能處理的,老王從不拒絕;處理不了的,老王也會一一記下來,回頭找社群反映。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社群一名老人突感身體不适。不知道入院手續該如何辦理,老人便找到了老王幫忙。當時老王正準備洗澡,得知情況後,他急匆匆穿上衣服,幫忙聯系上老人的女兒,将他送往醫院。

“隻要有需要,喊他一聲,他絕不推脫。”南湖社群黨委書記劉碧琴說,台風天,老王同樣沖在最前線。記得一次台風天,老王和社群幹部深夜巡查發現,小巷内有一棵樹木倒伏。老王和大家冒雨清理,從深夜2點一直忙活到5點。今年疫情期間,入戶宣傳、摸排……老王更是忙個不停。

成立志願服務工作室

帶領志願者參與公益事業

社群工作瑣碎且繁雜,老王卻樂此不疲。“大家常勸我,歲數大了,别這麼辛苦。可我就想趁着現在自己還能幹,再幫大家做點事。”王道生說。

老王是一名有着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2018年初,南湖社群成立了王道生黨員志願服務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有51名黨員志願者,大家在老王的帶領下,一起參與社群公益事業。

近年來,老王相繼獲得“福州最美志願者”“晉安最美環保人”等榮譽稱号。

老王還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妻子身體不好,老王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妻子。在父親的影響下,老王的女兒也十分懂事孝順。一家人共同營造了融洽和睦的氛圍。王道生一家還相繼獲評“福州市2015-2017年度文明家庭”以及省、市、區三級“最美家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