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鞍山岫岩清涼山的“葬馬石”,原來還有這樣的傳說

鞍山岫岩清涼山的“葬馬石”,原來還有這樣的傳說

清涼山的"葬馬石"是怎麼來的呢? 在當地流傳着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相傳唐王李世民征東時,以薛禮為元帥。薛禮和敵方大将蓋蘇文在清涼山下激戰,蓋蘇文不敵薛禮,落荒而逃。薛禮快馬加鞭追至清涼山下,見蓋蘇文要逃進深山,急忙搭弓射箭,誰知此時戰馬失了前蹄,薛禮一箭射空,讓蓋蘇文逃掉了,箭射在了清涼山白雲谷的懸崖上,雖然沒有将懸崖射透,但是卻在懸崖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方形窟窿,這就是所謂的"箭眼"。

這個箭眼今天我們站在山下仍然清晰可見。多少年來一直陪伴着薛禮南征北戰的戰馬見自己有負主人,心中十分愧疚,乘主人不備,一頭撞向山中的一塊巨石,自己葬身于巨石之中。後來人們就把這塊石頭稱作"葬馬石"。

鞍山岫岩清涼山的“葬馬石”,原來還有這樣的傳說

另一種說法是,明末清初時,"老罕王",也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争奪遼東,與明軍大戰于清涼山下,努爾哈赤心愛的戰馬中箭死去,老罕王十分悲傷,便将其厚葬在水草豐厚的小河邊,并在葬馬處置此石為碑,故稱為"葬馬石"。

傳說雖不可信,但它多多少少帶有曆史的影子。這些傳說也從側面證明了山高林密、地勢險要的清涼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鞍山岫岩清涼山的“葬馬石”,原來還有這樣的傳說

20世紀80年代末,當地的一位石匠見河邊這塊巨石石質極佳,便想将其劈開用來砌牆造屋。誰知石開之時,發出一聲巨響,飛出一道紅光,石匠當場吓暈,大病一場。後來村民們發現被劈開的巨石兩個剖面上各有一匹"奔馬"。"奔馬"頭部高揚,馬尾翹起,四蹄騰空。于是人們便說這就是當年薛禮的"葬馬石",也有人說是"老罕王"的葬馬處。 現在這塊被劈成兩半的巨石,一半仍矗立在小河邊,另一半則倒卧在河中。看過"葬馬石"的人,無不為這匹忠于主人的烈馬而惋惜和慨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