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京城胡同一撇

随着北京城發展變化,胡同也逐漸走向衰敗與沒落。二環外已經沒啥胡同的蹤迹了,即便保留下來的胡同也都是停滿了汽車、開了許多小賣鋪和飯館,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幽靜。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禮士胡同劉墉府前的上馬石

胡同裡除了少數“宅門”還在那裡堅挺着,大部分房屋都已經很殘破,有些四合院門外雖還立有拴馬樁、上馬石,記錄着曾經的榮華,然而經過多年的風雨侵蝕和疏于修繕和管理,早已失去原有的風采。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奎俊府前的上馬石

上馬石源自秦漢時期,相傳西漢的王莽個子矮小,上下馬很不友善,于是命人在府前設立了上馬石,便于蹬鞍上馬、下馬。以後便逐漸成為風尚,特别是到了清代最為流行,成為大戶人家門前的一道風景。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史家胡同上馬石

大戶人家的宅門前常擺放兩塊巨石,一塊為上馬石,一塊為下馬石,下馬石因語言禁忌,是以就統稱為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群力胡同上馬石

上馬石為L形,有兩步台階。第一步台階高約30厘米,第二步台階高約60厘米,石重1000公斤左右,石質為青石或漢白玉,一般是素面的,講究的人家會在上面雕一些圖案。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志鈞府前上馬石

王府門前的上馬石通常為青石或花崗石,也有白色大理石,而且王府門前的規格較大,在。

上馬石的作用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帽兒胡同上馬石

馬、驢、騾是舊時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加之清代滿蒙等民族有騎馬狩獵的傳統,清朝廷規定:滿洲官員出門,無論文武,均需乘馬,以不忘先祖遺風。清官員出行有"前引"、"後從"的定制,即主人外出時,奴才和仆從也要騎馬,前呼後擁地跟随,即使後來主人們乘車、乘轎,仆人也要騎馬左右跟随。是以,舊時北京的府第和大四合院、大會館的門前都設有上下馬石。住宅門前有沒有上下馬石,也是宅第等級一個區分标準。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每當主人外出時,仆人便牽馬至上馬石前,主人登上兩步台階,就可以輕易地腳踩馬蹬出行了,這樣上馬既穩重又便利。特别是當主人年事已高上馬不便時,上馬石更發揮了它的作用。門前的兩塊上馬石,一塊是供主人出行時登高上馬用的,另一塊是供主人歸來時下馬用的,仆人每次都會将馬牽到專用的石頭前。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大興胡同上馬石

除了清代王府有上馬石,明代達官貴人的住宅前也有上馬石。現在北京的一些胡同裡還儲存着為數不多的明代上馬石。如東城區大興胡同7号的院門前還遺存着一對明代上馬石,因年代久遠,現地面僅露出一多半,其餘部分還埋在地下。這對上馬石造型完好,至今沒有太多損壞,可謂胡同中的活化石了。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前鼓樓苑胡同上馬石

在南鑼鼓巷的前鼓樓苑胡同路北7号老宅院大門前,保留着一對完好的,雕刻圖案精美,是一對難得的佳品。

随着京城的改擴建,北京有名字的胡同已不足800條,尚存的明清時期的上馬石更是寥寥無幾。文中的上馬石圖檔就是本人從探訪過的胡同中整理出來的,供大家一覽……上馬石遺存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遺落在胡同裡的上馬石

有人說,老北京的胡同表面上是陳舊的,而骨子裡卻是燦爛的,它是北京人的家,北京的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