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宋詞裡的《木蘭花》就是《玉樓春》,這樣說對嗎?
答案為:是,也不是。
老街一開始填詞的時候,也有點犯狐疑,有的《木蘭花》看上去和《玉樓春》一樣,有的卻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
另外,在《欽定詞譜》中,有木蘭花令、減字木蘭花、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4種詞牌,偏偏見不到有 個叫做《木蘭花》的詞牌,可是為什麼有不少詞作名為《木蘭花》呢?
我們可以從《花間集》、《尊前集》和《欽定詞譜》中找到答案。

《花間集》由五代十國時期後蜀人趙崇祚編選,這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詞選集。
這本詞選中,既有木蘭花也有玉樓春,我們來看看差別。
1、花間集中的《木蘭花》
有的《木蘭花》,一看就不是玉樓春,例如《花間集》中韋莊的《木蘭花》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 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濕斑紅淚滴。 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這首詞,很像押仄聲韻的鹧鸪天,鹧鸪天像第三句被斷成兩句的七律,韋莊這首《木蘭花》的第三、四句,也像被斷開的七言詩。
毛熙震的《木蘭花令》:
掩朱扉,鈎翠箔,滿院莺聲春寂寞。勻粉淚,恨檀郎,一去不歸花又落。 對斜晖,臨小閣,前事豈堪重想著。金帶冷,畫屏幽,寶帳慵熏蘭麝薄。
這兩種《木蘭花》,在欽定詞譜中都被叫做《木蘭花令》。 《木蘭花令》有三體(另一體是下一段文字中魏承班的《木蘭花》),都是長短句。
2、《花間集》中的玉樓春
《玉樓春》這個詞牌名字,來自于顧夐這首詞的起句:
月照玉樓春漏促,飒飒風搖庭砌竹。夢驚鴛被覺來時,何處管弦聲斷續。 惆怅少年遊冶去,枕上兩蛾攢細綠。曉莺簾外語花枝,背帳猶殘紅蠟燭。
《花間集》中牛峤的《玉樓春》又有不同,上下阕是換韻的:
春入橫塘搖淺浪,花落小園空惆怅。此情誰信為狂夫,恨翠愁紅流枕上。 小玉窗前嗔燕【語】,紅淚滴穿金線縷。雁歸不見報郎歸,織成錦字封過與。
可以看出,在《花間集》中,《玉樓春》這個詞牌是仄韻的七言八句古體詩,而《木蘭花》是長短句組成的雜言詩。
3、同一個人的兩種詞牌作品
花間集中,有一位魏承班,他既有玉樓春,也有木蘭花,例如《玉樓春》:
寂寂畫堂梁上燕,高卷翠簾橫數扇。一庭春色腦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愁倚錦屏低雪面,淚滴繡羅金縷線。好天涼月盡傷心,為是玉郎長不見。
魏承班的《木蘭花》 :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閉寶匣,掩金鋪,倚屏拖袖愁如醉。 遲遲好景煙花媚,曲渚鴛鴦眠錦翅。凝然愁望靜相思,一雙笑靥嚬香蕊。
可見,在北宋以前,木蘭花與玉樓春這是兩種詞牌。
這是兩個不同的詞牌,而這本選集中的《木蘭花》在清朝的《欽定詞譜》中,被命名為《木蘭花令》。
在《全唐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李煜的《木蘭花》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魚貫列。鳳箫聲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幹情未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蹋馬蹄清夜月。
我們在《欽定詞譜》中《玉樓春》的範例中也能看到李煜這首詞。還專門有題注,介紹這首詞還有别名為:玉樓春、春曉曲、惜春容。
清朝的才子納蘭性德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木蘭花·拟古決絕詞》: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骊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首詞其實也是《玉樓春》。
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玉樓春和木蘭花成了一個形式了呢?
在《欽定詞譜》中,介紹《木蘭花令》的詞牌時,有這樣一段話:
《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木蘭花》則韋詞、毛詞、魏詞共三體,從無與《玉樓春》同者。自《尊前集》誤刻以後,宋詞相沿,率多混填。
尊前集是唐五代詞人的選集,編者為北宋人,所錄範圍比《花間集》廣泛。
《尊前集》中的《木蘭花》都是《玉樓春》。
《木蘭花》 庾傳素
木蘭紅豔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愛。移來孔雀檻邊栽,折向鳳皇钗上戴。是何芍藥争風彩,自共牡丹長作對。若教為女嫁東風,除卻黃莺難比對。
《木蘭花 》 歐陽炯
兒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來書不寄。閑庭獨立鳥關關,争忍抛奴深院裡。悶向綠紗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今年卻憶去年春,同在木蘭花下醉。
《木蘭花》許岷
小庭日晚花零落,倚戶無聊妝臉薄。寶筝金鴨任生塵,繡畫工夫全放卻。有時觑著同心結,萬恨千愁無處說。當初不合盡饒伊,赢得如今長恨别。
另: 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親裁剪。畫成小簡寄情人,臨行更把輕輕撚。其中撚破相思字,卻恐郎疑蹤不似。若還猜妾倩人書,誤了平生多少事。
《尊前集》中也有《玉樓春》,如歐陽炯這首:
日照玉樓花似錦,樓上醉和春色寝。綠楊風送小莺聲,殘夢不成離玉枕。堪愛晚來韶景甚,寶柱秦筝方再品。青蛾紅臉笑來迎,又向海棠花下飲。
清人的《欽定詞譜中》說,因為《尊前集》刻錯了, 宋朝人誤以為《木蘭花》與《玉樓春》是一個詞牌, 是以宋朝人的《木蘭花》和《玉樓春》都是七言八句仄韻詩的形式了:
宋人《木蘭花》詞,皆《玉樓春》體。
《花間集》魏承班詞,有《木蘭花》一調,《玉樓春》兩調。《木蘭花》,其七言八句者,則名《玉樓春》,可知宋詞之誤矣。《欽定詞譜》
清人認為,從魏承班在花間集中的《木蘭花》和《玉樓春》可以看出,這是兩個詞牌。
但是《尊前集》中的《木蘭花》和《玉樓春》成了同一種詞牌,是以都來的宋朝人将錯就錯了。于是後來的木蘭花和玉樓春就成了同一個詞牌的兩個名字了。
北宋大詞人周邦彥《片玉詞》中有《木蘭花·高平暮秋餞别》:
郊原雨過金英秀。風掃霜威寒入袖。感君一曲斷腸歌,勸我十分和淚酒。 古道塵清榆柳瘦。系馬郵亭人散後。今宵燈盡酒醒時,可惜朱顔成皓首。
又有《木蘭花令》一首:
歌時宛轉饒風措。莺語清圓啼玉樹。斷腸歸去月三更,薄酒醒來愁萬緒。 孤燈翳翳昏如霧。枕上依稀聞笑語。惡嫌春夢不分明,忘了與伊相見處。
其實沒啥差別,周邦彥的《木蘭花》就是《木蘭花令》,也就是《玉樓春》,都是七言八句的古體詩,1、2、4、5、6、8句押仄韻,3、7句平收。
北宋的晏幾道也很喜歡寫《木蘭花》,其詞選《小山詞》中好像有八首《木蘭花》:
風簾向曉寒成陣。來報東風消息近。試從梅蒂紫邊尋,更繞柳枝柔處問。 來遲不是春無信。開晚卻疑花有恨。又應添得幾分愁,二十五弦彈未盡。
又: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後相思長在眼。蘭衾猶有舊時香,每到夢回珠淚滿。 多應不信人腸斷。幾夜夜寒誰共暖。欲将恩愛結來生,隻恐來生緣又短。
宋詞中的《玉樓春》也非常多,晏幾道在《小山詞》中,就有十幾首《玉樓春》,例如:
鞍好為莺花住。占取東城南陌路。盡教春思亂如雲,莫管世情輕似絮。古來多被虛名誤。甯負虛名身莫負。勸君頻入醉鄉來,此是無愁無恨處。
輕風拂柳冰初綻。細雨消塵雲未散。紅窗青鏡待妝梅,綠陌高樓催送雁。華羅歌扇金蕉盞。記得尋芳心緒慣。鳳城寒盡又飛花,歲歲春光常有限。
宋朝最有名的《玉樓春》,應該是宋祁的這首《玉樓春·春景》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我們常見的《木蘭花》和《玉樓春》是一個詞牌(有人的《木蘭花令》也和前兩者是同一個詞牌)。
這個詞牌是一首齊言的七言八句仄韻古體詩,隻不過需要注意詞譜對于格律(平仄、押韻)的要求。
而真正的《木蘭花》其實在《欽定詞譜》中,叫做《木蘭花令》。《木蘭花令》三種詞體都是長短句。
至于《減字木蘭花》、《偷聲木蘭花》,則是以《木蘭花》為基礎的變體。
另外,很多詞牌具有好幾個不同的名字,例如《減字木蘭花》又叫做《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又叫做《惜春容》、《西湖曲》、《玉樓春令》、《歸朝歡令》等。
另有詞牌《木蘭花慢》屬于長調詞牌,與前面說的幾種詞牌,就沒有什麼緊密的關系了。
@老街味道
李白的理想沖突嗎?到底是出仕?還是歸隐?
觀宋填詞122 萬裡漢家使雙節照清秋 範成大視死如歸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