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還有4位木蘭?

作者:郭俊然 律師 V 河南博士

相信大家都讀過《木蘭詩》這首詩吧。它流行于北朝的民歌,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做官,隻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等回到家鄉,她同伍的戰士才知道花木蘭是女兒身。

這首詩的開篇描述的就是一個女兒家的日常,"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最後從戰場回來之後,會"當窗理雲鬓 對鏡貼花黃"。從這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花木蘭不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女漢子,她在戰場之外,是一個恬靜溫婉的女子。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還有4位木蘭?

我們喜歡說很多女人美則美矣,毫無靈魂。因為她們身上那種軟塌塌的"好看",沒有力量,而花木蘭的美,則是骨子裡的力量美。但她又不像穆桂英那種能把男人綁回家來強娶了的女漢子。是以,剛柔并濟的花木蘭,被稱為是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但實際上,花木蘭具體的姓氏、籍貫等,在南北朝時的史書裡并無明确的記載。而令人奇怪的是,據我國史料記載,花木蘭又确有其人,但都不姓花,而且,曆史上曾有4位不同的"木蘭"。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還有4位木蘭?

第一位:朱姓木蘭

清人瀛園舊主所著《木蘭奇女傳》載:唐朝初期,有一個少女名叫朱木蘭,是湖廣黃州府西陵縣雙龍鎮人。木蘭娴弓馬,谙韬略,14歲時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轉戰沙場13載,屢建奇功,凱旋故裡。

唐太宗李世明封她為武昭将軍、武昭公主,并賜姓李。這段史實在《舊唐說》裡也有記載。後人為了紀念她,在湖北省黃陵縣木蘭山建有木蘭祠、木蘭墓和将軍廟。有人分析,瀛園舊主筆下的這個木蘭其實與《木蘭辭》裡的是同一個人。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還有4位木蘭?

第二位:魏姓木蘭

清人劉溎年所著《三十二蘭室詩鈔》載:木蘭,姓魏,名木栾,俗稱木蘭,生于西漢初年,是毫地(今河南)人,她的父親叫魏應。在漢武帝年間,我國受到了匈奴的侵擾,為了抵抗外侵,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她作戰英勇,不幸戰死沙場,被朝廷追谥孝烈。

第三位:韓姓木蘭

明人劉惟德所著《韓木蘭傳》載:少女木蘭,姓韓,原名娥,生于元末,是四川阆中人。木蘭幼年就失去雙親,與叔父韓立相依為命。12歲那年,農民起義烽火連天,木蘭遂女扮男裝,改名韓天保,代叔父出征,投奔紅巾軍王起岩部。木蘭在13年的軍旅生涯中,殺敵無數,戰功卓著。後人在其家鄉修建了木蘭廟以紀念。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還有4位木蘭?

第四位:任姓木蘭

據《新唐書》載:少女木蘭,姓任,她生性剛烈,一腔愛國熱血。在國家危急之時,她散盡家财,招募了數千義勇,組成了一支保家衛國的志願軍。為了便于行動,木蘭女扮男裝,躍馬橫刀,率領自己的數千義勇,馳騁戰場,一舉打敗了強大的叛軍,為國建功。著名邊塞詩人岑參曾寫詩贊她:"甲士千群若障雲,一身出能定三年。"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還有4位木蘭?

據考證,《木蘭詩》中所言之戰事,應該是發生于北魏與柔然之間的戰争。柔然是當時北方遊牧族大國,曾與北魏及東魏、北齊發生過多次戰争。是以說,《木蘭詩》中描述的花木蘭,應該是北魏或東魏時替父從軍的巾帼英雄,隻可惜的是,她的具體事迹未見于當時的史書。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還有4位木蘭?

想來,花木蘭應該是作者對于這種"巾帼不讓須眉"的木蘭精神的一種寄托吧,不管是哪位木蘭,她們所傳遞給後人的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勤勞善良,堅毅勇敢,淳厚質樸,不睦高官厚祿,熱愛和平生活的高貴品質,以及她不求名利,不貪榮華富貴,不碌高官的崇高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