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神獸出籠。考完試放假,除了擔心孩子成績,孩子看管同樣不容忽視。
在消化内鏡日常診療中,消化道異物是常見的急症。中老年人常見的為魚骨、雞骨等食物“卡喉”,而兒童異物則千奇百怪,總有一款重新整理你的認知。這些異物大多經及時發現後,能經内鏡及時取出,一般不會造成不良後果,但接下來的這個病例,卻讓人有些“後怕”。
患兒誤吞硬币已經長達一年
5歲的小餘(化名)持續性上腹痛伴惡心、嘔吐1年多,近2天加重後來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經x線檢查發現,小餘右側中腹部見“硬币”樣消化道緻密影長約30mm,考慮消化道異物。
患者腹平片
經詢問家屬,一年前,患兒玩硬币時不小心吞下去。曾經有醫生建議内鏡下治療,但是當時患者沒有不舒服,粗心的家屬并沒有太在意,并未進一步治療。近期患兒出現腹痛、嘔吐,家屬曾帶患兒輾轉多家醫院就診。根據腹部平片考慮異物在腸道,建議腹腔鏡或者開腹治療。
“開腹或者腹腔鏡,患兒将承受巨大手術痛苦以及手術後帶來的一系列并發症危險。”接待該患兒的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秦先鋒說。
經查閱了該患兒的檢查資料,在秦先鋒的建議下,患兒入住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進行進一步診療。
硬币如何取?多學科聯合“探囊取物”
入院後,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啟動了多學科會診,在充分、仔細地閱讀了患兒近期的多張腹部平片,脾胃病科别彩群主任、放射科的郭嶽林主任、兒科付印強主任從各自專業的角度認真讨論。
各科專家一緻認為:患兒年齡小,消化道管腔偏狹窄,如果是進入了腸道,一年多時間,硬币很有可能随糞便排出;既然一年多的時間硬币位置變化不大,很大可能硬币無法通過幽門(胃連結下段常管的出口)或者十二指腸水準段。如果能夠内鏡下将硬币取出,這樣的話患兒就可以免除手術的痛苦。
付印強以及主管醫師匡慶貴向患兒家屬講解了治療方案以及内鏡下嘗試的必要性,家屬同意。
在麻醉下,患兒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此時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在胃鏡所及之處發現硬币,這樣患兒就不用遭受開腹手術的痛苦了。内鏡進入胃内,未發現有異物,操作者秦先鋒将内鏡進入十二指腸,這是最後的希望了,如果十二指腸再看不到硬币,患兒就要開腹手術了。
萬幸的是,當在進入十二指腸降部時,突然鏡頭前面出現了一個被腐蝕的烏漆嘛黑的硬币。患兒成功地躲過了一劫,避免開腹手術。脾胃病科團隊用帶網籃的圈套器,将硬币套牢,慢慢地取出;十二指腸降部黏膜有少許糜爛,但問題不大!當家屬看到取出的硬币時,感動萬分幸運,不停道地謝。
發現和取出的硬币
誤吞異物飲水喝醋?及時就醫才是正道
該患兒的診治,充分展現了多學科診療的優勢。秦先鋒也提醒廣大市民,要讓孩子遠離細小玩具,更不要在嘴巴裡含玩具。如果發現孩子誤吞食了異物,首先不要家長不要慌,更不要用什麼喝醋、吃韭菜等土方法。這樣的話有可能會适得其反,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誤吞異物千萬種,及時就醫第一條,尤其是像紐扣電池、尖銳的等危險性比較高的物品,更要第一時間送醫治療。此外,就醫前禁食禁飲。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王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