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女性和胖子:可穿戴裝置如何打動大衆?

除了女性和胖子:可穿戴裝置如何打動大衆?

[摘要]運動資料追蹤尚未成為主流人群剛需,三分之一使用者會在六個月内放棄使用。研究結論:

1.健康和運動追蹤應用的活躍度高于手機應用整體平均值,女性使用者和非年輕人使用者比例驚人;

2.運動資料追蹤尚未成為主流使用者的剛需,三分之一使用者會在六個月内放棄使用;

3.盡管離大規模成功很遠,但健康和運動追蹤産品仍舊是可穿戴裝置中表現最搶眼的。一些可能的趨勢會幫助這類産品走得更遠。

序·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

  你的朋友圈裡有人愛曬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嗎?感謝那些健康和運動追蹤産品吧,他們為這個世界創造了一種新的攀比資料。

  無論是智能手環,還是運動追蹤應用,共通的功能無外乎運動資料監測,如行走步數、行走距離和消耗的卡路裡數,部分手環和應用還兼提供睡眠資料。但使用者需要的僅僅是資料嗎?

  基于資料如何做出有價值的服務,才是大家一直在尋求的答案。

一· 誰在使用健康運動類産品

2014上半年,健康運動類應用的日使用率出現顯著增長。移動應用資料監測公司flurry釋出的一份資料展現了這個領域的現狀:

1.健康運動類應用活躍度增長高于市場均值

除了女性和胖子:可穿戴裝置如何打動大衆?

  健康運動類應用活躍度增長了62%,移動應用市場整體的增長率僅有33%。2014年上半年的這個資料表現遠好于2013年,因為去年該領域的增長幅度是49%,而市場的整體增長是115%。

  增長的原因出于好幾個方面,各類智能手環的銷售帶動了配套移動應用的使用,大部分硬體産品的資料都有賴于在應用裡同步和展現;其次,運動監測類應用嘗試了更多的創新功能,尤其是和各大社交網絡的整合,讓使用者之間分享運動資料、展現成就獎章、互贊以及競争功能都加速了該類應用的曝光度。但flurry認為,高速增長背後的重要動力還是歸因于那些“健身狂人”。

2.健康運動類應用的活躍使用者多位女性且非年輕人

除了女性和胖子:可穿戴裝置如何打動大衆?

  女性才是健康運動類應用的真正活躍使用者。在flurry所定義的“健身狂人”裡,62%是女性,38%是男性。這個資料迥異于移動應用整體的性别覆寫率,後者的女性使用者占比48%,男性使用者占比52%。

除了女性和胖子:可穿戴裝置如何打動大衆?

  以年齡區間考量,健康運動類應用的使用者年齡也普遍高于市場平均值。25歲至34歲的使用者規模比市場平均值高41%,35歲到54歲的使用者規模又高出了47%,18歲到24歲的使用者規模反倒比市場均值小57%。

  通過這類資料可以得出,女性和中年使用者這類對身體健康程度關注度更高的使用者群體也是健康運動類應用的重要使用者。

3.運動愛好者是健康運動類應用的重度使用者

除了女性和胖子:可穿戴裝置如何打動大衆?

健康運動類應用的活躍使用者群有哪些特征,flurry也提供了一份很直覺的資料。從中可以看出,運動愛好者的占比規模要比普通應用的使用者高出80%,父母群體高出40%,跑步達人高出35%。反之,那些遊戲使用者和圖檔視訊愛好者反倒占比更小。

以上資料估計會讓做智能手環、運動監測類應用的開發者們既高興又擔憂。産品的使用率在增長說明這個領域的産品并非不受使用者關注,市場進入了一個猛增期。但與此同時,活躍使用者群的身份特征卻在說明,目前的健康運動類産品滿足的依舊是那些真正對健康強關注的細分使用者群體。這類已經具備運動習慣的使用者群本身就是産品最容易吸引的使用者,問題是,除此之外的大衆使用者,他們何時才會将這些産品也作為日常必需品。來自endeavour的資料稱,三分之一的使用者在攜帶運動追蹤裝置的六個月内會放棄使用這些産品。

二· 誰在帶領市場前進

雖然智能手環、運動追蹤應用類産品層出不窮,但從整個市場來看,真正主導行業的公司已經出現了代表。根據npd集團監測的大型網上零售店和電商網站銷售資料得出,2013年,運動監測裝置fitbit占整個市場銷量的68%,jawbone up的銷量占19%,已經停售的nike fuelband銷量占10%,主流的這三家基本占據了市場佔有率的97%。

npd認為,如果将計步器、運動手表和心率監測裝置都算在内,去年整個健康硬體裝置的市場規模約3.3億美元,但運動追蹤類産品卻占主流,規模約占72%。

手機上的運動監測應用裡,一些成功的産品代表包括nike+ running、run with map my run、runkepper和runtastic等。

市場領先者的産品特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佩戴舒适的硬體産品搭配一個易用的應用

想要讓使用者随身攜帶的基礎當然是佩戴舒适,fitbit産品的特點就是小巧且佩戴友善。健康運動追蹤類産品的功能其實并不存在明顯差異,使用者對外形的考量會成為很重要的選擇依據。這也是後來加入該市場的産品如misfit會憑借外形設計的出衆而逐漸為使用者所知的原因之一。

在評測硬體的同時,被很多人忽視的卻是産品所搭配的應用。大部分的運動追蹤類産品都需要依靠應用來同步資料,作為資料集合展現的平台,應用能否做得出彩往往會顯著影響使用者是否會堅持使用該産品。優秀的應用具備的功能包括資料同步呈現快速、讓使用者感受到變化、突出的成績要給予明顯的鼓勵、成績分享友善等。

2.給使用者堅持使用的理由

健康運動類産品并不僅僅是賣一個硬體産品,因為大家所明白的是,各家産品不可能僅僅做運動監測功能。想要在未來提供完整的健康服務,前提是不能讓已有的使用者快速流失。為了讓使用者不輕易離開自己的平台,就需要提供更多具有黏性的服務。通用的作法包括獎章激勵、增值服務激勵、養成類遊戲或者社群等。

3.重視社交産品整合

正如本文前面所總結的,2014年上半年健康運動類應用的活躍度大增,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社交産品的整合。無論是曬資料、熟人之間的激勵或者競争,原先本來對使用者影響并不明顯的資料在社交網絡上形成了一種新的互動價值。

三· 挑戰:如何做的更好?

無論是利用硬體還是軟體來記錄運動資料,這些都不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功能。這個觀點其實在健康和運動類産品團隊眼中都是成立的。一個很簡單的驗證方法就是,如果有一天使用者沒有攜帶某硬體産品,那麼他并不會傳回家去拿。但是當丢在家裡的東西變成手機,情況就會大大不同。

現在以運動追蹤為核心功能的産品團隊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使用者真正需要的功能。方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搜集更豐富的健康資料

  不僅僅是運動步數、心率、睡眠資料,還包括體重、飲食和各種體質資料。搜集的資料更完整,才能讓産品更清晰地識别出個體使用者的健康狀态,并提供服務。當然,這些資料并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全部完成,它需要整個行業在健康資料層面的同步共享。

2.必須挖掘出軟體層面的價值

  過于關注硬體本身反倒讓團隊忽視了軟體的價值。正如nike放棄fuelband硬體開發部門所反映的問題,目前一味追求硬體形态反倒讓産品忽視了在軟體層面做出更細緻的探索。很多特色化的服務從應用層面去完成或許容易為使用者提供直接的幫助。包括将資料轉化為建議,再讓建議變成連接配接線下服務的管道。如何讓應用本身就具備黏性,會成為産品突破的方面。

3.回歸産品好用的本質

  如果僅僅是把硬體當成采集資料的一種方式,這當然限制了硬體的價值。misfit公司創始人sonny vu所舉得例子,使用者所攜帶的硬體産品可以在識别并判斷的使用者身份基礎上提供服務,就像能啟動汽車、成為鑰匙和支付工具這種有用的功能時,硬體才會成為必需品。

結語· 離使用者近一點,離成功近一點

在可穿戴裝置的這輪熱潮中,健康和運動追蹤類産品已經優于其他種類的産品被更大規模的使用者所認可。但業内人士所明确意識到的是,這類産品其實隻是該趨勢下的一個敲門磚,它離真正使用者所需要的智能硬體還很遠。

對于參與其中的團隊而言,身在這一輪泡沫中需要保持更清醒的認識,尤其需要看清的是使用者在哪裡,以及如何離他們更近一點。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7-12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