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有廣度丨有深度丨有态度丨有溫度

【編者按】為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帶團建重點工作,推進鎮街青工委建設,實作“市抓鄉鎮”扁平化管理,解決好黨委重視、充實力量、明确思路、解決問題、建立機制等問題,團市委開設專欄,推出“一鎮街一特色”系列展示,邀請鎮街青工委主任談思路,曬工作,互相比看,取長補短,以青工委建設為牽動,優化基層團的政策環境,實作黨建引領團建、團建促進黨建的良好局面。

第五期

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為進一步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人才匮乏、後勁不足等問題,激發廣大青年建功鄉村振興的熱情,史口鎮黨委牢牢堅持“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思路,在青工委成立後積極探索建立“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以“x”多管道全方位服務每“1”位鄉村“好青年”,不斷為鄉村振興蓄力賦能。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01 積極引才,做大青年人才增量

堅持“找出來”和“引進來”兩手并重,讓在外人才“還鄉”,讓本土人才“發光”。一方面依托“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選樹區級好青年12名,鎮級好青年161名;規範選樹程式,從鎮街一級加大宣傳表彰力度,營造史口鎮青年争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依托全區“青鳥計劃·彙智東營”工作平台建立“史口青鳥朋友圈”,以微信群形式将218名在外青年學子聚集起來,及時宣傳就業創業政策資訊,暢通人才引進管道;召開青鳥學子座談會,成功舉辦青年學子史口行活動,為選樹鄉村“好青年”儲備後備力量;積極引導返鄉學子參與疫情防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相關工作。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02 創新育才,做優青年人才存量

從育才環境、育才師資、育才載體三方面入手,加大優秀青年培育力度,提升青年群體素質。在育才環境上,依托史口區位優勢承建東營區鄉村好青年聯盟實體化陣地,成立史口鎮鄉村好青年聯盟,為鄉村“好青年”提供交流學習場所;同時,積極推進基層黨校、鄉村振興實訓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等黨群陣地資源共用共享,拓寬青年人才培育場所。在育才師資上,實施“x+1”聯系幫帶模式,用好第一書記、青年創客、專家團隊、村黨支部書記等群體資源,以才育才,推動青年人才全方面培育、多方向發展。在育才載體上,除定期開展青年論壇、好青年交流會、青春講座等活動外,依托黨員微黨課、書記論壇、新型農民教育訓練等加強對鄉村“好青年”的幫帶教育訓練,提升人才培育實效。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03 雙鍊賦能,釋放青年人才活力

聚焦“政治鍊”,充實村級後備幹部力量。針對班子帶頭人年齡較大、班子老齡化嚴重的村,通過組織推薦、群衆推薦、個人自薦等方式挖掘了一批在各行各業表現突出的優秀青年,經過嚴格的組織審查、群衆評價等環節,12名優秀青年入選村級後備幹部,其中35歲以下的10人,按照區委組織部要求,全部納入史口鎮鄉村“好青年”進行培養。聚焦“産業鍊”,為鄉村産業振興賦能助力。對鄉村“好青年”隊伍進行認真研判,将好青年群體分界别進行服務,針對在村發展産業的“好青年”,推廣東營區“鄉村好青年貸”,為創業青年解決資金難題;充分發揮鄉村振興好青年聯盟凝聚力,搭建資源共享平台,聯合“第一書記”力量,依托“東青幫”服務品牌開展網絡直播帶貨等活動,助力青年在産業帶頭中發揮作用。

下一步,史口鎮青工委将牢牢把握“黨建帶團建”總基調,在持續拓展好青年儲備範圍的基礎上,深化“x+1”鄉村“好青年”培養幫帶模式,用活包村上司、下派幫扶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等聯系培養人資源,用好區級鄉村好青年聯盟、基層黨校、鄉村振興實訓基地等陣地資源,開展聯合沙龍、青年論壇、青春講座等,搭建志願服務、中心工作示範等平台,推動黨團資源共享共建,促進鄉村“好青年”互聯互通,激勵好青年為鄉村振興蓄力賦能。

【青春擂台•青工委專欄】東營區史口鎮黨委書記、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鄉村好青年培養新模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