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作者:國學守望者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河北新聞網

裴豔玲--原名裴信,女,1947年8月生,河北省肅甯縣人。一級演員。自幼随父練功并師承李崇帥。1960年入省河北梆子劇院,拜李少春、侯永奎、郭景春為師。主演《寶蓮燈》《哪吒》《鐘馗》已拍成電影藝術片。現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北省平劇院裴豔玲劇團團長等職。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兩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

在中國的戲曲舞台上,裴豔玲是一位才藝超群的藝術家。她曾以《林沖夜奔》、《南北和》、《鐘馗》、《武松》等戲兩次赢得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全國戲曲觀摩演出中榮獲“主演特别獎”,主演電影《人·鬼·情》兩次獲得國際大獎。主演的《寶蓮燈》、《哪吒》已拍成戲曲片。

父親裴園系平劇著名武生,繼母袁喜珍為著名河北梆子旦角演員。受家庭熏陶,出身梨園世家的裴豔玲從小就癡迷中國戲曲。随父學藝,後拜師李崇帥、崔盛斌、郭景春,問藝侯永奎、李少春,先學平劇、昆曲,後唱河北梆子。她12歲加入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躍進劇團,因超群的演技兩次受到毛澤東等國家上司人的接見。

裴豔玲從國小的行當是武生,鐘愛的是“女演男”,但文革時有“男不演女,女不演男”的戒律。那個時期,她的藝術才華受到限制,她隻能在《草原英雄小姐妹》、《紅色娘子軍》、《杜鵑山》等戲中扮演一些女性角色。十幾年中,裴豔玲邊練功,邊讀書,韬光養晦。忍受痛苦,享受孤獨,成了她藝術生涯的一筆财富。1983年初,河北省劇團體制改革啟動,衆望所歸,裴豔玲承包了河北梆子劇院一團。由她主演的《寶蓮燈》、《哪吒鬧海》、《鬧天宮》、《南北和》等戲,精湛的演技令各地觀衆傾倒。1985年,裴豔玲自籌資金排演《鐘馗》。當年10月進京演出一個月,在北京掀起了一股“河北梆子熱”。

裴豔玲嗓音高亢嘹亮,行腔似雲流水,武功出衆,表演出神,戲路寬廣,文武皆備著稱,其“唱、做、念、打”俱佳、京、梆昆亂不擋的技藝風靡海内外。由于她能把每個藝術形象都塑造的光彩照人,極具個性魅力,是以有“活鐘馗”、“活林沖”、“活武松”之稱。”她曾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優秀表演藝術家”。曾經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天生我才,五歲登台

付家佐雖是個農村,但卻有濃濃的戲劇氣氛。村中習武的、練雜技的,學跟頭演武戲的,比比皆是。除裴豔玲的父母外,她的遠親近鄰,伯伯、叔叔們,很多都能粉墨登台。四歲的小裴信整天追随着大人,看他們練功、排戲、吊嗓子。不久,人們就發現:這孩子特靈。大段的唱腔、台詞,她能倒背如流,身段、場面、鑼鼓經……也說得頭頭是道。對武戲更是情有獨鐘,跑虎跳,砸踺子,串小翻,擰旋子,幾乎是無師自通。自從随父母一起外出演戲,更是白天黑夜,滾在舞台上,泡在劇場裡。不久,一件奇事發生了。1952年秋,裴元、袁喜珍随劇團在鹽山縣紅山村演出。那天的戲碼是《金水橋》,臨開演時演秦英的演員突然患急病,不能上場了,換戲已來不及。大家正在焦急想辦法時,小裴信鑽進大人圈裡,仰頭說:“我能演秦英!”

衆人驚訝:“你能演秦英?”

小裴信堅定地說:“能!”

衆人面面相觑,相信的幾乎沒有。但有人想起了這孩子平時“特靈”,不妨先試試:喊來琴師先拉一段。裴豔玲張嘴就唱,合音入調,字正腔熟。前台已開戲,該小裴上場了:叫闆、亮相,觀衆就是一聲碰頭“好”!哪見過這麼小的秦英啊?後排觀衆隻有站起來,才能看清台上這個小不點兒。隻見這個小演員,舉手投足,有規有矩;念白行腔,有闆有眼。袁喜珍放心了。心中的高興展現在舞台上,傳達給了女兒。女兒的表演更加興奮激揚,從容自如,戲越演越順,整場戲掌聲不斷,觀衆沸騰了!從此,秦英這個角色非小豔玲莫屬。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學演《夜奔》戲

毛主席向裴豔玲詳細地介紹了京昆,北昆兩個路子演《夜奔》的不同之處,最後說:“侯永奎先生演《夜奔》,從頭到尾一個人,載歌載舞,唱、做、念、舞,處處精彩,難度很大,要求也高……向侯先生學吧!學好以後,我再看你的《夜奔》。”

毛澤東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鑒賞力幫助了裴豔玲,為她指明了:從一個一般演出劇目登上更高藝術品位的正确途徑。劇院上司立即落實,派裴豔玲進京向侯永奎學《夜奔》。侯永奎聽說是毛主席推薦來的,自然盡心教戲,裴豔玲聰明好學,原來又有京昆的基礎,名師高徒,十幾天就學會了,但後來此劇很少公演,直到1979年11月,第四屆全國文代會召開,著名平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與裴豔玲互相激将二人同台演出:關肅霜演《盜仙草》,裴豔玲演《夜奔》,結果引起轟動,裴豔玲以精湛的演技和高品位的劇目,進一步得到全國文藝界的認同和贊賞。

在舞台上要創造一個精品是何等不容易,至少要有兩個條件:一、深厚的優秀傳統,二、不斷地革新與創造。裴豔玲的《夜奔》是以能獲得那麼高的評價和榮譽,就因為她師承京、昆兩家,以昆為主,同時繼承了李派、侯派、蓋派的表演藝術精華,再加上自己的天賦、功力和以後的發揮創造,才鑄就了今日的輝煌,而推薦裴豔玲完成龍門最後一跳的,是共和國的開國領袖毛澤東。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敬業如神,惜時如金

練功,排戲,演出。是裴豔玲生命的全部。“舞台不可欺,觀衆不可欺!”是她人生的睢一信條。裴豔玲是個名人,人們看到的是:舞台上的光彩奪目,社交場合的儀态娴雅,其它就有些神秘了,因為在台下她不善交際。裴豔玲在日常生活中是個什麼樣子?一個字:忙!忙到什麼程度?忙到顧不上應有的生活和日常的禮儀,因而常常被人誤解,她自己還不知道。

1990年9月,裴豔玲率團參加亞運會藝術演出結束時正趕上亞運會開幕式,主辦機關邀清她去主會場觀看盛況,這是當時全國很多人渴望得到而得不到的機會!但裴豔玲辭謝了,因為劇團已安排去廊坊等地演出。當她離開北京時,大街上已戒嚴,裴豔玲手提箱子步行到地鐵站,再轉赴火車站,此時,盛大開幕式的鼓聲、音樂聲已響起來,她感歎:多想留下來看看這舉世矚目的盛會呀……但她的天職是演戲,廊坊的農民正等着看她演出呢!

裴豔玲社會職務多……對此,裴豔玲說:一些社會活動應該參加,但我是個演員,我的任務就是為群衆多排戲,排好戲,多演戲,什麼時候我也不敢忽視這一點,并以此報答人民、黨和政府對我的重視和期望。1994年7月,她在河北省首屆名演員讀書班上對大家說:一個演員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舞台上、排練場上和學習文化上,如果把時間浪費在拉關系、走上司門子上,那她(他)就不會有大的出息……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這樣做,有時可能引起誤解,也可能做得過了一些。如有一次,一位剛上任的新廳長在劇團走廊裡遇見裴豔玲,想和她談談,裴竟說:有什麼事就在這裡談吧,排練場我還有事呢!當時弄得這位上司有點尴尬。

練功,排戲,演出,是裴豔玲生命的全部。臘月後半月,習慣上是劇團的休假期,大家忙了一年,跋山涉水為觀衆演出,這時候該休息幾天了:與家人團聚,辦辦年貨,同時調養身體,準備迎接春節後最繁忙的演出季節。但裴豔玲所在劇團的駐地,他們正在彩排新編的《武松血濺鴛鴦樓》。排演場上,一個個生龍活虎,熱浪滾滾,因裴豔玲已化好妝準備上場。劇團副團長說:“這是第三次彩排,為的是保證品質。《武松》是我們第四次去香港演出的一個新劇目,裴豔玲說了,一個劇團連續四次去香港演出,這不容易,千萬不能砸牌子,一定要把我們最好的水準拿出來!大家也都愛惜劇團的聲譽,一緻同意犧牲幾天休假多排幾遍戲。”

彩排結束了,裴豔玲顧不上卸妝休息,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從她滿帶油彩的臉上流下來,她的老師郭景存為她拿來大衣站在一旁,盼着她能休息一會兒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真情總有回報,精彩自在人心

日常生活中的裴豔玲和舞台上的風采截然不同,她中等身材,一頭短發,上穿白色羽絨服,下着灰色牛仔褲,足登旅遊鞋,清秀的面龐流露出一付娴靜、淡雅的文氣,說話委婉、沉穩,再也看不出舞台上那股剛烈的英雄氣概了。

春節剛過,一盤炸魚,兩盤素菜。三碗米飯,母女三人卻吃得津津有味,恐怕沒人想到:一個國内外聞名的藝術家的春節飯菜竟是這樣簡單! 因為即使是普通人家,春節期間也要有四菜一湯呀,裴豔玲笑着說:“對我來說,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這是父母來了,對我的照顧。過去下了班,常常沒時間做飯,就去街上買來面包或友善而吃,我舍不得在吃上花太多的時間。這幾年我在香港交了些朋友。她們很有錢,但也很忙,她們可以一年花幾萬港币,數次來大陸看我演戲,但在家吃飯也常常是面包就香腸,炒米飯已是很不錯的一餐了,這一點我向她們學——惜時如金

有一年,劇團到滄州鹽山縣演出,半路上汽車出了故障,隻好換車,冷風刺骨,他們在茫茫郊野等了四、五個小時,等趕到鹽山,已是晚上八點半鐘了,大家還水米沒沾牙,按正常可以回戲(本場不演了),但熱情的觀衆從下午六點一直在等着……裴豔玲知道了這個情況,對劇團同志說:“這麼多觀衆從四而八方趕來看我們的戲,又等了好幾個小時,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說完,她顧不上連夜趕路的疲勞和饑餓,和大家一起脫去冬裝,立即化妝。晚上十點,演出開始了,台下的觀衆像炸了鍋一樣。全場沸騰了,歡呼聲、掌聲連成一片,裴豔玲被深深打動。她說:這是我,我們劇團應該做的事,可觀衆的回報,卻是這樣濃烈的深情!在整個演出過程中,劇場外寒風凜烈,劇場内熱氣騰騰,散戲時已是第二天淩晨一點,兩千多觀衆仍戀戀不舍地不忍離去,裴豔玲被感動得熱淚長流。

才藝超群的藝術家——裴豔玲

這年正月,他們離開石家莊溫暖的家,到衡水一農村演出。當時天降大雪,演員們住的背景滴水成冰。那天的戲碼是《鐘馗》,為了從高處翻下,裴豔玲隻能穿一條彩褲,連秋褲都不能穿,那滋味可想而知,但裴豔玲有一個原則:無論是在中南海,在歐洲金碧輝煌的演劇大廳,還是在我國北方的老少邊窮地區,對演出對象要“一視同仁,童叟無欺”。她說:農民看一次戲多不容易呀,這樣的觀衆更可貴。更可敬,也最可愛,是以,越是條件簡陋、艱苦的地方。越要提醒自己:保證演出品質,絕不能有一絲一豪的應付之念。

真情總有回報,精彩自在人心。住在窮鄉僻壤的農民父老,工作在深山野嶺的礦工弟兄,總能在裴豔玲這裡看到國家級的演出水準,她獲得了千千萬萬普通觀衆的心。那天演出結束後,一位農民來到背景,對劇團人說:“我母親八十三歲了,一定要看裴豔玲的戲,今天我用小推車把老娘從三十裡外的村子拉來,看了你們的戲,她還非要見見裴豔玲本人不可,不知中不中?”裴豔玲聽說此事,顧不上抹淨臉上的油彩,立刻奔到老太太面前,老人拉着裴豔玲的手,一面撫摸一面說:“閨女,你演得真好,真好!我這一輩子能看到你的戲,又見了你本人,我死也知足了……”此情此景,裴豔玲激動地淚流滿面:“謝謝老人家,謝謝老人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