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教學工具的構想

作者:阿桃960

我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想到了一些實用高效的資訊技術教學工具(也許已經有人實作了隻是我不知道),接下來我分别介紹一下。

第一個是線上表格制作工具,也就是教師端可以釋出一個表格,由學生填寫并送出,教師查閱并打分,這個功能可以有效節省紙張,屬于環境友好型教學方式。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打字和軟體使用等相關技術性操作,而且表格内容清晰,不像一段文字讓人抓不住重點,減輕了教師批改的負擔,也避免了學生把某些方面知識遺漏。

第二個是視訊和學習資料的打分和評價功能,因為教師上傳的學習資源比較多,哪個對自己最有用,幫助最大,學生可以留一個分數或者評價,其他學生或者下一屆的同學可以作為參考,教師也可以根據打分進行及時的更新學習資源,這從某種層面上也解決了學生對教師的回報不及時這個問題。

第三個是學生資源共享工具,一般是教師端才有這個資源共享功能,但是當學生制作或者找出更好的更貼合教學内容的資源時,學生也可以進行資源的上傳與共享,當然這個功能學生端需要有教師端的許可才能正常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暫時沒有想到更多的工具,以後想到了繼續添加。

我對自己論文相關文獻綜述後發現,我國國中《資訊技術》課程數字教材教學設計的資源庫、活動庫、工具箱以及社群設計相關研究分别處于較為成熟的階段,但是面向數字教材的國中《資訊技術》缺少把這些要素在跨學科子產品學習活動整合起來的相關研究,缺乏一個完善的網站或者說軟體能夠完全适用于資訊技術的課程活動之中,要改變國中《資訊技術》課程教材隻重視技能與操作的現狀,首先就要明确教學設計,以便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能夠靈活使用數字教材,能夠更加高效且發揮出其最大作用。

為了明确資訊技術教學設計,首先要仔細研究資訊技術課程标準,弄清楚國中階段學生的培養目标,并把内容落實到教學過程之中,當然優秀的學習工具裝置也同樣重要,欲想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沒有這樣優秀的工具裝置存在時,我們便要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設計開發它。設計開發要腳踏實地,要聽取一線教師的意見,也要注意學生的使用感受。是以我的研究設計便是先根據前輩們對資源、活動、工具社群的已有研究,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進行預設計,接着把教學設計展示給國中資訊技術教師,聽取他的建議并進行調整,然後在班級教學中進行試用,擷取學生的回報意見,繼續加以完善,最終得到一個較為完美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