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何評價一個作家水準的高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哪怕文學成就不高的作家,在自己粉絲眼中那也是最好的。

王朔
王朔炮轟過中國大部分作家,他評價賈平凹的《廢都》:“《廢都》完全是扒廁所的東西,他真是頹廢到無聊的程度,就别冒充‘大家’了。”
王朔說作家馬原:馬原确實不行了,給我英雄氣短的感覺。他不敢堅持自己的路,然後想向現實妥協,又無處妥協,這是一個尴尬境地。但是有一個作家就連王朔這樣挑剔的人都經常誇贊,作家圈内評價也一緻的高,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都供奉其為偶像,可見他的影響力多麼強大!
陳丹青
他被粉絲們認為是凡人作家之中最清高最有雅範的,莫言說他是個“想得明白也活得明白的人”,陳丹青說他是“天下第一聊天高手”,王朔說他是北京這地方這幾十年養成的人精,他就是作家阿城。
02 偶像
20世紀八十年代的文壇,風雲突變,作家阿城發表了《棋王》,短短3萬字的中篇,立刻震動中國文壇,一時間凡是讀書的青年人,口裡念的都是阿城的名字。
這些讀書人裡也包括剛考上解放軍藝術學院的新生莫言,看到小說的莫言是興奮的,莫言被阿城的文筆所折服,便樹立了向偶像學習的目标,開始大量讀作品,學習寫作。
莫言
莫言邊看着《棋王》,邊嘴裡念叨,“我是怎麼也寫不出這樣的文字的”包括即使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也經常在不同的場合贊揚他的偶像阿城。
《棋王》發表後,小說發表後,王蒙撰文高度贊賞了這篇小說,指出這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對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潛力的一種禮贊”。
03 棋王
《棋王》故事主人公叫王一生,外号“棋呆子”,一個象棋天才,為棋癡狂。“吃”和“棋”是他一生中不多的追求,然而這兩樣追求卻不過分,“吃”隻求吃飽,“棋”隻為解憂。
棋王 王一生
《棋王》的叙述中,大有道家之遺風。阿城覺得,在一個幾乎無路可走的特殊時代,人卻還能因技藝而進入審美的愉悅和精神的愉悅層面,則精神庶幾不得荒蕪,自由救贖的地方。這是道家與禅林中的古風,悠然于亂世之中。
知青棋王王一生,下鄉插隊後,仍癡迷于下棋,這是他的精神世界獲得自由的唯一方法,他沒有棋盤,可以和人下盲棋,可以和收破爛的老頭連下三天,雖然隻赢了一盤卻也是高興的,也可以一個人同時單挑九個棋手。這頗有點兒金庸筆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入了落拓高人法眼,得天獨厚,練成稀世絕學,獨霸武林的傳奇。
王一生 下盲棋
“王一生的姿勢沒有變,仍舊是雙手扶膝,眼平視着,像是望着極遠極遠的遠處,又像是盯着極近極近的近處,瘦瘦的肩挑着寬大的衣服,土沒拍幹淨,東一塊兒,西一塊兒,喉結許久才動一下......我指了指水碗,他接過去,正要喝,一個局号報了棋步。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紋絲不動。他看着碗邊,回報了棋步,就把碗緩緩湊到嘴邊兒。這時下一個局号又報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邊兒,半響,回報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聲兒,聲音大得可怕,眼裡有了淚花......我又把碗遞過去,他豎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裡去了。”
這是阿城筆下《棋王》對決九大高手的一個場面。
阿城的文章中也蘊含着傳統精神,棋呆子最後達到了道家“無”的境界。對決九大高手時,棋呆子眼睛平視前方,周圍幾千人仿佛都已隐去,他如禅定般,老僧入定,進入了一種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04 阿城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汪兆骞說,80 年代是一個作家群星璀璨的時代。在這之前,莫言是圖書管理者、餘華是牙醫、蘇童是大學生、王朔是醫藥公司業務員、阿城是下鄉返城知青。
阿城
阿城,名叫鐘阿城,1949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親是上世紀50年代著名電影美學理論家鐘惦棐,對于阿城的介紹,網上是這樣說的:
"十二三歲時就已遍覽曹雪芹、羅貫中、施耐庵、托爾斯泰、巴爾紮克、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著作,1979年回北京後,幫助其父鐘惦棐撰寫《電影美學》,期間與父親研讨馬克思的《資本論》、黑格爾《美學》、《易經》、儒學、道家、禅宗等……"
文壇流傳一句話:"讀華國文學繞不開阿城"。
多年之後有人請阿城談創作《棋王》的經過。他說道,其實那隻是一篇随意的作品。自己根本沒有耗費過多的精力。有次他和幾個編輯,聚在一塊吃涮羊肉。吃完羊肉,抹了抹嘴,又點燃一根煙,為了給大家助興,他講了一個下棋的故事。
故事講完,大家拍手叫絕,說這要是寫成故事,鐵定好看。阿城隻是花費了三到四天就完成了創作。自己也沒有想到會引起轟動。而據後來鐘阿城的妻子回憶《棋王》的創作阿城甚至還沒有花費到四天的時間。
此後阿城又陸續發表了文章《樹王》《孩子王》,"三王"小說成為了80年代的文壇經典,這幾篇小說在台灣發表後,還引發了“大陸熱”。《棋王》名震全國後,也被徐克翻拍成電影獲得了無數的嘉獎,1991年,同名電影《棋王》上映,大獲成功。影片被入選為香港國際電影節閉幕電影,梁家輝憑借該影片,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梁家輝說,這是他最滿意的一部影片。然而對于媒體的采訪,阿城卻不以為然,說:作家和暢銷作家是兩碼事。
《棋王》是一個普通人的故事,要把普通人的故事,寫得有趣,很不容易。但阿城做到了,這是他出彩的地方。
阿城活得世俗,卻又活得通透。他注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他說:"人有生之年,不妨多東張西望,不妨有膽量閑一閑。"也正因如此,他的文字,總有獨樹一幟的魅力。由于心态無比自由,文章的作态也相應揮灑無羁,随機生發,不入流而能水流無際,文人最是這樣好,令筆墨處處蕩開。
阿城 棋王 ¥29.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