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地基本上都已經複工了,迄今為止還待在家裡的還是少數,但是複工之後,有相當大一部分人要面臨找工作的難題,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企業遭受了打擊,甚至很多企業開始裁員應對風險,還有的企業資金鍊斷裂,直接倒閉了。

如果企業減少的話,相對的市場上勞動力就業可能就面臨着問題,往年,企業招聘的各類人才都有,但是今年,目前為止,企業招聘人才的“風向”變了,2種人被“追捧”,4類行業疲軟。
哪麼今年哪兩類人是企業更喜歡的呢?
第一類:行業内的中高端人才
企業對于教育訓練新人似乎覺得成本太大,是以直接能招到一個對此行業很熟悉的中高端人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不僅可以省下人才培養的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等,這些人才招聘到崗之後就可以直接上班,業務也都很熟練,簡直省事太多了。
第二類:農民工
上個月,很多企業都出現了“搶人”的現象,特别是一些南方的企業,他們不惜重金包飛機、高鐵、火車、大巴車等去全國各地接人,隻要有人願意去上班,就可以免費接送至廠區。
這些搶人的企業以南方一些廠子為主,屬于勞動密集型産業,他們需要的人,不需要多高的學識,隻要手腳靈活都能幹。他們搶的人,也主要是年齡在45歲以下的農民工,農民工符合他們的要求,且能吃苦耐勞,支付的工資也不算高。
當然,幾家歡喜幾家憂,有些企業在疫情中發了财,但是有的企業卻面臨“揭不開鍋”的場面,疫情之後,4類行業較為疲軟。
第一類,餐飲業
餐飲業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形勢可以說是不容樂觀,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很多人都宅在家,餐飲業也不允許開門,經過這段時間,很多餐飲業老闆訴苦說自己的房租、水電、人員工資都得支付,可收入卻一點沒有,幹不下去了。不管咋說,餐飲業可能要盡量壓縮成本,是以可能不會大量招聘。
第二類,服裝銷售業
線下的服裝銷售業受本次事件的影響也很大,長時間無法開門,即便是開門了,可能也是門庭冷清,少有顧客關注。一方面,很多顧客選擇在網上購物,另一方面,線下的服裝銷售店,隻要進去必定會接觸到人,很多人出于安全考慮,也是選擇能少去盡量少去。
第三類,建築行業
有很多建築行業迄今為止還沒複工,特别是房地産項目建設,因為不屬于市政基礎工程,是以開工時間隻能一推再推。而以前在建築行業打工的農民,要麼做好再等等的準備,要麼還是改行幹其他的工作吧。
第四類,房地産銷售
很多房地産售樓部最近才陸陸續續開門營業,停業時間已有一個多月,有人分析,房地産行業是對于流動資金要求很高的行業,一個月沒有進賬,很難保證房地産建設能正常營運下去,很多小的房地産開發公司都被逼得破産,而一些大公司也不得不紛紛“出招”。
前段時間某公司推出房價7.5折的優惠,于是很多人猜測,今年的房地産銷售業估計要面臨“寒冬”。但是是否會如猜測的那樣?我們隻能靜觀後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