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火燒“杠頭子”,一個就能吃到嘴巴酸,當地人卻說越嚼越香甜一:山東杠頭火燒的曆史二:山東杠頭火燒的發展三:山東杠頭火燒的營養價值。四:總結

“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山東,這裡有17座獨具特色的城市宛若17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深情的土地上,濟南的泉、棗莊的水、青島的海、煙台的仙、威海的島、泰安的山,無論是哪一個都無不叫人拍案叫絕。

山東在古時候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臨淄、亢父、定陶是全國的三大紡織中心,各種大量的紡織品源源不斷的輸往西域。且早在幾千年前之時,山東的手工業和農業就已臻至巅峰了,在秦漢之時,山東也是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

在這座有着異域風情的城市裡,有着聞名于世界的風景和獨屬于它的美食。杠頭火燒是山東的一道風景線。但奇怪的是這杠頭火燒明明很硬,不易下口,卻偏偏有着許多的人喜歡這道美食。

山東火燒“杠頭子”,一個就能吃到嘴巴酸,當地人卻說越嚼越香甜一:山東杠頭火燒的曆史二:山東杠頭火燒的發展三:山東杠頭火燒的營養價值。四:總結

在我國的曆史發展中,面點由于地域文化,環境等因素,被不同地方的人制作成各種美食。在春秋戰國時期,制作面粉的原材料,大麥,小麥,稻等各種谷類植物就已經出現了。因為戰争的原因,冶煉的青銅器也被生産出來,用在了軍隊上,一些冶煉失敗的青銅器在很巧妙的時機被用來盛放食物,也是在這個時候,面食悄無聲息的出現了。

自春秋時期之後,面粉在漢朝時期迎來了一次高峰期。随着當時國家的進步,石磨也被廣泛應用在了各種谷類的身上。當時的崔缇《四民月令》中明确的記載了有燕餅煮餅的出現。不過這個時期的用來制作面食的面粉大多隻是粗加工的。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面粉,米粉的加工已用重籮篩出極細的面粉,發酵的手藝也愈加成熟,也出現了與面食相關的各種器具,如蒸籠等等。在《餅賦》一書中也有記載,這個時期出現了饅頭,狗舌這些由精細面粉制作出來的面食。

山東的杠頭火燒據說是因為當年的收成不好,産出的糧食不夠吃,再加上許多的食材不能夠長期的儲存,一位婦女在一次很偶然的情況下,這才把杠頭火燒制作出來的,因為這杠頭火燒能過儲存很長的時間,而且口感也不錯,所需要的材料也簡單,隻需要面粉和一些水就能夠制作完成,是以才就使得這道美食被傳承了下來。

山東火燒“杠頭子”,一個就能吃到嘴巴酸,當地人卻說越嚼越香甜一:山東杠頭火燒的曆史二:山東杠頭火燒的發展三:山東杠頭火燒的營養價值。四:總結

如果要說山東杠頭火燒的發展曆史,就不得不提一下面粉的曆史發展了。魏晉南北朝之時,中國用面粉制作出來的面食大多簡陋,使用的材料單一,口感也是偏硬化。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隋唐時期,随着當時與外國文化的交流,中國引入了許多外國的材料和一些手藝。比如在這個時期出現了餃子,混沌這些美食,面粉也有長葉片,正方形、厚片,圓形片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隋唐時期之後,面粉的第二大轉折點出現在宋元時期。各種手藝和器具在這個時期已經發展成熟,發酵方法也越加熟練。以面食為代表的粗食有饅頭、雞蛋煎餅等等。而以甜點為代表的美食有駱駝蹄、梅花餅、壽桃等。

到了清朝時期,面食更是發展到了高峰期。滿族人常年生活在比較寒冷的地區,他們尤其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由面食制作的出來的甜點剛好能夠滿足他們,于是甜點在這個時期出現的絡繹不絕。芸豆卷,芙蓉糕是各種甜品中的代表之一。當然明清時期的首都是在北京,是以北京人大多喜歡吃甜點。對于陝西人和山東人來說,面、餅、饅頭才是他們的最愛。

杠頭火燒恰巧遇見了山東人,這才使得這道美食被傳名與中國。杠頭火燒這個名字的由來也和山東人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杠頭的意思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總之呢,這道面食就這樣稀裡糊塗的被定下了杠頭火燒的名字。

山東火燒“杠頭子”,一個就能吃到嘴巴酸,當地人卻說越嚼越香甜一:山東杠頭火燒的曆史二:山東杠頭火燒的發展三:山東杠頭火燒的營養價值。四:總結

杠頭火燒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養胃。杠頭火燒是由面粉制作的,而面粉又是由小麥磨出來的粉狀物,是以這杠頭火燒比較好消化,而且也經過高溫殺毒,是以比較養胃。

其次是增強免疫力。杠頭火燒的主要成分面粉裡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的免疫機構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是抗體的主要成分,是以杠頭火燒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再其次就是可以起到保護頭發的作用,杠頭火燒裡面含有一些銅元素,而銅元素可以起到保護發質的作用,如果是頭發易掉落的人可以适當的吃一些杠頭火燒。

最後,就是抑制食欲的作用了。很多人沒有吃過杠頭火燒,但應該都吃過饅頭,對于胃小的人來說,些許一兩個饅頭可能就飽了,杠頭火燒和饅頭也是差不多,如果食量不是很大的話,可能一兩個杠頭火燒就飽了。

山東火燒“杠頭子”,一個就能吃到嘴巴酸,當地人卻說越嚼越香甜一:山東杠頭火燒的曆史二:山東杠頭火燒的發展三:山東杠頭火燒的營養價值。四:總結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魏晉時期的陶淵明想要過隐居田園的生活,寫下了《歸園田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個人都渴望甯靜,都想要過陶淵明那樣的生活,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越來越“快”,都想要獲得成果,而不去注重過程,這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快節奏的生活,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高樓大廈,隻不過,饅頭和理想,總是要選擇一個。

山東的城市在夜晚時像一條波平如靜的河流,蜿蜒在濃密的樹影裡,隻有那些因風雨沙沙作響的樹葉,似在回憶着白天的熱鬧和繁忙。如果在忙碌完一天的工作時,不妨在這座城市中走一走,感受一下這種城市的的夜晚,也讓自己疲憊了一整天的心靈得到一些休息。

參考文獻:

1.《面點工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