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鮑威爾去世了,這被美國政客稱為"洗衣粉"的煙鬥,但這兩天一直被大量粉飾,稱洗衣粉事件,鮑威爾其實是相當無辜的,也是被騙的"受害者"。

這是對還是不對?是的,事實并非如此。

目前尚不清楚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的人到底是怎樣的,但在那一年的事件之前,他确實在美國政治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至少當美國人真的相信他是一個好人的時候。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鮑威爾于1937年出生于紐約,父母是牙買加移民,母親是碼頭搬運工,還有縫紉勞工。

鮑威爾于1958年加入美國陸軍,被派往德國西柏林,後來在越南輪流在戰場上,在那裡他以勇敢而聞名,并在戰鬥中受傷。從1968年到1969年,他第二次前往越南調查梅萊大屠殺。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這項調查赢得了鮑威爾公衆的信任。他的報告指責美國軍方犯下了造成數百名手無寸鐵的平民喪生的暴行,這對當時的美國來說并不容易。因為在一些軍人眼中,美軍對這一事件不負有責任。

回到華盛頓後,他迅速晉升為最高層,成為裡根的國家安全顧問,然後在1989年至1993年擔任喬治·W·布什總統。H·W·布什和克林頓政府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美國最高軍官)。

對于許多美國人來說,鮑威爾是1991年海灣戰争期間美國的形象。他的受歡迎程度一度使他成為第一位非裔美國總統候選人,許多美國人仍然認為,如果鮑威爾在那一年參選,他将"輕松成為總統",但他最終退出了競選。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2000年,鮑威爾再次退出總統競選,轉而支援喬治·W·布什總統。W·布什當選,并在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的上司下擔任國務卿。

它還重新整理了非裔美國人的曆史。"我希望我的任命能激勵年輕的非洲裔美國人,"他在國務卿就職典禮上說。

鮑威爾被美國人廣泛視為政府中的"鴿派",在美國正式決定在伊拉克開戰之前,鮑威爾被視為聯邦政府反對戰争的代表。

然而,一切都想出了一個大翻轉,試管裡裝滿了白色粉末。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2003年2月5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核發展委員會(United States Security Council Nuclear Development Council)外交部長會議上,時任國務卿鮑威爾就伊拉克擁有生物和化學武器問題發表了長篇講話,提出了"來自伊拉克境内的證據",包括圖檔和錄音,并指責薩達姆·侯賽因政府阻撓聯合國對伊拉克的調查。

在漲潮的高峰期,鮑威爾掏出一瓶白色粉末,說炭疽病可以關閉美國參議院,隔離數百名從業人員并殺死兩名郵差是危險的,而薩達姆不僅有8,500升炭疽(來自伊拉克境内的證據),而且可以迅速産生五倍于此數量的新病毒。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衆所周知,美國對"規則"的研究深度,在真正的油水可以打撈和"棄"之前,肯定會把規則的有利成分全部挖掘出來供自己使用,尤其是善于玩文字遊戲,找到自己的義名。是以,大多數國家在讨論美國規則時往往會落後。

在聯合國舞台上,美國有着輝煌的記錄。在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中,肯尼迪政府首先操縱美洲委員會投票通過一項關于對古巴禁運的決議,然後允許聯合國駐聯合國代表阿德萊·史蒂文森在安理會會議上發言,駁斥蘇聯大使佐林的沉默,并當場展示美國U-2偵察機拍攝的照片, 證明古巴存在中程飛彈,使蘇聯在聯合國感到非常沮喪。此舉立即扭轉了國際輿論,使美國處于道德制高點。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但美國政府試圖在2003年複制這一勝利,這讓汽車颠倒了過來。

鮑威爾激情澎湃的演講和揮舞着火藥并沒有增加說服力,甚至适得其反,畢竟我們都明白,就是以這個小瓶子為例,如果鮑威爾确實把炭疽病帶進了聯合國總部,那麼恐怕他就是恐怖分子......

更不用說整個國際社會,甚至美國的盟友,都沒有被鮑威爾說服,特别是法國,法國外交部長讓-伊馮娜·德維爾潘是一位詩人,他直接前往聯合國激怒美國:

"我們的道義和政治義務是,首先将我們的全部精力用于和平解除伊拉克武裝,并遵守法律規則。法國相信,隻要我們保持團結,我們就将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取得成功。這是集體責任的選擇。"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在這次外交嘗試中,道具是一瓶白色粉末,證據由伊拉克境内的目擊者提供。

外交嘗試沒有成功,美國不得不繞過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自己的侵略戰争。

然後事實證明,不僅白色粉末不是真正的炭疽病,這些證據也都是假的!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奇怪的是,出演該劇的鮑威爾後來聲稱他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這使得他的形象有點滑稽,在"愚蠢"和"壞"之間,他必須選擇一個。

2005年辭去國務卿職務的鮑威爾說,"洗衣粉"演講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污點,他被誤導了!

鮑威爾并不是唯一對這一事件負責的人,因為制造"美國洗衣粉"有一個過程。

首先,鮑威爾被告知,他的演講是由康多莉紮·賴斯(Condoleezza Rice)上司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準備的,但實際上是由副總統迪克·切尼(Dick Cheney)的助手撰寫的。衆所周知,切尼是伊拉克戰争的重要推動者,他所上司的行動必将指向對薩達姆政府有害的方向。

鮑威爾以為自己被騙了。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誰寫了這篇演講稿,鮑威爾通過百戰看得更多,自己的品味卻來了?

布什政府在這裡有多份保險單,盡管鮑威爾仔細篩選了證據,但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尼特(Tenet)向他提供了資訊來源,但他一直在總統的要求下對他撒謊。

鮑威爾隻有四天的時間來準備他的講話,但當他走進安理會會議廳時,他說他很有信心。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因為他認為證據已經"得到證明"。他要求中央情報局篩選文本,并删除"缺乏雙重和三重資訊來源的東西"。

鮑威爾的朋友和知己勞倫斯·威爾克森(Lawrence Wilkerson)後來透露,當鮑威爾被派往聯合國為美國入侵辯護時,他堅持自己審查證據。在紐約發表演講之前,鮑威爾和威爾克森與喬治·特尼特(George Tenet)和他的副手約翰·麥克勞克林(John McLaughlin)擠在一起,審查薩達姆擁有武器的證據被大規模銷毀的情況。這四個人在特尼特的辦公室裡呆了幾天,吃喝玩樂,不出門。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對于他演講中的每個實質性項目,我們都有三到四個來源。鮑威爾本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證明沒有證據不是假的,但并不意味着更多的證據是事實,證據的來源不可靠,再多也隻能導緻錯誤的結論。

随後的資料證明,所謂的"三四個"獨立情報來源在許多情況下往往來自同一來源:伊拉克反對派,即艾哈邁德·查拉比上司的伊拉克國民議會。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例如,鮑威爾在那次講話中說:"這些(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不是斷言。我們有基于可靠資訊的事實和結論。"

為了說明這一點,鮑威爾播放了伊拉克軍官之間關于聯合國武器視察的對話錄音,并說明了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裝置,以強調威脅的緊迫性。

但事後看來,錄音經過修飾和定制,使其聽起來更像是有罪的證據,插圖是由Charab的手下提供的,他們的證詞是荒謬的,因為流亡者知道喬治·W·布什想聽他們說薩達姆有罪,是以他們說了一些喬治·W·布什想聽的話......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最重要的是,中央情報局的線人拉菲德·艾哈邁德·阿爾萬·賈納比(Rafid Ahmed Alwan Janabi)提供了所謂的"來自伊拉克境内的證據",他簡直就是一個騙子。事實上,隸屬于美國國防部的情報官員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沒有告訴鮑威爾。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例如,鮑威爾在聯合國的一次講話中宣稱,"對車輪和軌道上的生物武器工廠的第一手描述......不是對植物的第一手描述。來文送出人是一名證人,他監督了其中一個設施"。但事實證明,賈納比沒有參與伊拉克軍事領域的任何工作,這個資訊完全是他的噱頭。

第一個與伊拉克流亡者取得聯系的西方情報機構是德國情報部門,經過簡短的交談,發現這個滿嘴空話的人根本不可靠,當美國聯系賈納比時,德國情報機構警告美國人這一點。但這并沒有阻止美國各級情報和政府機構将騙子納入總統的國情咨文演講,國會簡報和鮑威爾對聯合國的講話。

根據Janabi的說法,"BND(德國情報部門)在2000年與我的前老闆交談時知道我在撒謊,他告訴他們伊拉克沒有移動生物武器工廠。接下來的18個月,中央情報局忘記了我,他們讓我獨自一人,因為他們知道我在撒謊,儘管我從未承認過。相信我,當時我以為整件事對我來說已經結束了。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喬治·特尼特(George Tenet)是第一批被德國人提醒的美國進階官員之一,但他卻将賈納比視為最重要的證人,鮑威爾确信他想表現出對特尼特的信任。

人們看智能不是真的,是沒有"用"的。

鮑威爾被利用了,選擇把他放在美國精心安排的最前沿:你看,"鴿派"和"反戰"都憤怒,難道薩達姆不應該打仗嗎?......

布什、切尼和當時的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利用鮑威爾和他的良好信譽,制造了脆弱的、最終是錯誤的戰争案例。正如鮑威爾告訴他的一位助手,切尼曾經告訴鮑威爾,"你是美國最受歡迎的人,正在做一些受歡迎的事情,"羅伯特·德雷珀(Robert Draper)說,他是《發動戰争:布什政府如何将美國帶到伊拉克》(Start a War: How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Put America to Iraq)一書的作者。"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鮑威爾後來在伊拉克襲擊了當時的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和保羅·D·布什大使。布雷默是欺騙他的罪魁禍首。

巧合的是,拉姆斯菲爾德今年去世了。我想知道你們倆是否可以在另一個世界撕毀它......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像大多數鷹派一樣,拉姆斯菲爾德富有,年輕,習慣于指揮從高到高的一切。他在30歲時成為國會議員,并擔任兩家财富500強公司的首席執行官。1975年,他成為福特政府國防部長,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國防部長,也是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上司下最年長的國防部長。

這位紳士總是給人一種過分圓錐的印象,他主張使用武力威懾敵人,以確定美國生活在一個更安全的世界裡,并在戰争中幸存下來。

但是把鍋放在他身上是不公平的。鮑威爾敢于責罵他,卻沒有責怪喬治·W·布什,畢竟喬治·W·布什和切尼提拔鮑威爾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喬治·W·布什任命他為國務卿。誰比蚱蜢更不負責任,蚱蜢作為進階官員也為喬治·W·布什政府的利益服務?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作為美國内閣首席秘書,國務卿根據美國政府的慣例,有權就外交事務問題訓示中央情報局局長,并分别聽取情況介紹。

讓國務卿完全處于三次狀态,讓中央情報局局長對國務卿撒謊,讓國防部在收到盟友警告後假裝什麼也沒發生,隐瞞關鍵資訊,用完全不可靠的證詞愚弄安理會......可以說,這種程度的欺詐是美國最高權力意志的展現。

在當時的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内部,有一種戰争氣氛。由于美國社會普遍厭惡1990年代薩達姆·侯賽因在伊拉克的政權,美國國會于1998年通過了所謂的"伊拉克解放法",使推翻薩達姆成為國家政策聲明。2000年,喬治·W·布什的競選綱領呼籲全面執行《伊拉克解放法》,徹底消滅薩達姆·侯賽因政權。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據說入侵伊拉克的計劃是在布什團隊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制定的。

在911襲擊事件發生後,對美國遭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襲擊的恐懼達到了頂峰。這種對薩達姆政權的恐懼和反感被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他們一方面将薩達姆描繪成有殺手,并诋毀薩達姆與恐怖組織的關系,這些組織成為伊拉克戰争的最大助推器。

此外,在喬治·W·布什發動阿富汗戰争後,随着美軍的軍事攻勢,原本2000年大選失利的喬治·W·布什的普選票立即飙升,入侵的政治紅利也讓喬治·W·布什黯然失色。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布什的父子與軍事綜合體和德克薩斯州石油工業有着深厚的聯系,伊拉克巨大的石油生産能力和戰争帶來的軍備擴張代表着數千億美元的利潤。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都與布什政府内部的軍事和石油大亨有着廣泛的聯系,拉姆斯菲爾德本人在1980年代擔任著名軍事智囊團蘭德公司的董事長。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布什政府隻是由一群戰争販子組成的,他們希望通過發動戰争赢得選票,他們希望為軍隊,石油公司和他們自己帶來經濟利益,并且對國際法漠不關心,以至于戰争的合法性"印在M1A2坦克的背面", 所謂"實力就是道德"。

鮑威爾在當選總統時顯然選擇支援布什家族,與其說是"惡搞",不如說是他傾向于相信布什政府的"證據"。

鮑威爾一生在美國軍隊服役,服從,恐怕早已刻在他的腦海裡。盡管他很優秀,但不可能不充分發現所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存在是不可靠的。但當美國最高統帥指令他"去紐約發表保衛戰争的演講"時,他不僅樂于去,而且對自己手中的證據充滿信心......

于是,在世人面前,一瓶"洗衣粉"變成了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換言之,這瓶"洗衣粉"最終殺死了數十萬伊拉克人,它實在配得上"大殺手"的稱号。

一瓶洗衣粉錯生活,鮑威爾到底錯了?

更可悲的是,美國這種咄咄逼人的外交模式沒有改變,軍方和石油巨頭的政治幹預程度也沒有減弱,這場洗衣粉鬧劇絕不是最後上演的。

在一個以販賣人口戰争為目的的體系中,究竟存在什麼"好人"?

資源:

《衛報》:科林·鮑威爾在聯合國的演講:破壞美國信譽的決定性時刻

《紐約客》:鮑威爾的命運時刻

聯合國網站:德維爾潘先生在聯合國安理會伊拉克問題上的講話

中國日報:武士VS外交官 - 斯菲爾德和鮑威爾之間的戰争

法魯:外交官鮑威爾對伊拉克戰争揮之不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