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範锴:總為村裡做些“小事兒”的第一書記轉換角色 為自己制定“三步走”計劃建強基層組織 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反向思考 山高路遠也能有緻富好門路

範锴:總為村裡做些“小事兒”的第一書記轉換角色 為自己制定“三步走”計劃建強基層組織 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反向思考 山高路遠也能有緻富好門路

​《嶽陽樓記》中有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但長久“居廟堂之高”,容易脫離群衆、脫離實際。北京市困難群衆救助服務指導中心主任科員範锴深知,自己雖算不得“居廟堂之高”,但身為一名黨員幹部,便應當謹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刻不能脫離基層、脫離群衆。懷着這樣的想法,2019年4月,他通過選派來到北京市門頭溝區清水鎮塔河村任第一書記。

剛剛來到塔河村,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範锴有些不适應。雖然多年在為困難群衆服務的一線工作,但對農村工作,他完全是個“新手”。此時此刻的範锴,不得不一切從頭開始。抓工作,要有雄心壯志,更要有科學态度。為了盡快轉換角色,範锴給自己定了“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是認真學習、增進溝通。一方面,範锴要求自己重點學習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有關農業農村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等相關内容。另一方面,他撲下身子、放下架子,通過主動向身邊同志學習,掌握了不少做好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

第二步是深入調研、熟悉村情。“多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問一問,才能深入群衆、掌握第一手資料。”範锴說,他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田間地頭或是農戶家中。近來收成怎麼樣,家裡收入如何,還有什麼困難需要村裡幫忙解決……在閑話家常中,範锴了解到了群衆最真實的想法和最真切的渴望。

第三步是勤于鍛煉、積累經驗。為盡快熟悉農村基層工作,範锴主動申請配合村裡做好環境整治、防汛防火、綜合治理等工作,積累農村基層工作經驗。

通過“三步走”,範锴順利地實作了自身角色的轉換,也對塔河村的問題加深了認識——作為市級低收入村,塔河村内年輕人少、老年人多,且集體經濟薄弱,大家除了養老金、退耕還林和公益崗位補貼,幾乎沒有其它收入。要想帶領全村脫貧,就必須有的放矢,下大氣力搞好經濟。

範锴:總為村裡做些“小事兒”的第一書記轉換角色 為自己制定“三步走”計劃建強基層組織 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反向思考 山高路遠也能有緻富好門路

範锴(左一)入戶發放宣傳材料。

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緻富的重要經驗。是以,範锴決心從建強黨支部入手,凝聚發展合力。

首先,範锴堅持引導村“兩委”幹部在開展工作時堅持高标準定位,落實好“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三務公開”等制度,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進而發揮好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在此基礎上,範锴和村“兩委”幹部不斷健全黨組織上司下的鄉村治理機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工作,使村民自治功能得以強化。另外,在村内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深化黨内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與此同時,範锴也在思考:如何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助力精準脫貧的生動實踐?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或許是最好的辦法。範锴試着在村裡牽頭組織黨員戶挂牌活動。在黨員學習時,教育村内全體黨員圍繞“四講四有”認真開展對照檢查,并按照“一個黨員一面旗”的标準,不僅僅把先進性展現在家門口的牌子上,更要帶頭把“四講四有”展現在思想上、落實在行動上。“牌子上牆”,增強了所有黨員的先鋒模範意識。看着黨員們積極帶頭守好村規民約、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力量的樣子,村裡人有了學習和效仿的對象,人心也慢慢凝聚起來了。

範锴:總為村裡做些“小事兒”的第一書記轉換角色 為自己制定“三步走”計劃建強基層組織 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反向思考 山高路遠也能有緻富好門路

範锴積極組織開展塔河村民主日活動。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範锴時刻不敢忘記帶領塔河村所有村民脫貧的任務。他知道,塔河村之是以窮,原因之一便是偏遠。可現實條件就是如此,難道就不能緻富了?山高路遠是短闆,但習近平總書記也曾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以塔河村要想富,也應當在山水上做文章。轉變思路後,範锴決定深挖村裡各種自然和人文資源的價值。

了解到門頭溝區對紅色黨建有專門的扶持政策,而村裡正好有挺進軍司令部和冀熱察軍政委員會舊址等紅色資源,這不正是可以發展的經濟增長點嗎?範锴和村“兩委”從業人員共同向清水鎮文化中心申封包物修繕,并通過對接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籌劃修繕項目,為籌建黨建教育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範锴在總結過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持續發力做好五味子和棗園兩個低收入幫扶項目,并試圖借助美麗鄉村試點項目的發展契機及鄰近百花山景區的地域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如今,範锴正積極聯系相關企業,希望能通過強強聯合,為塔河村打造以紅色旅遊、精品民俗旅遊接待、特色果品種植、生态休閑觀光為主導的特色産業叢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範锴再清楚不過。為了村民們可以持續增收,範锴計劃邀請農科院果木學專家來村裡進行果樹、中草藥種植的專業教育訓練,幫助村民切實掌握一項創收本領。此外,他也會發揮自身業務優勢,積極向村民宣傳社會救助政策。

來到塔河村一年多,範锴做了不少事。但無論做了什麼,範锴嘴上總說:“這些隻是我給村裡做的一些小事兒。”“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以于細”,正因為下大氣力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好,他才能帶領塔河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穩步前行。

編輯:尹利 呂鸢

範锴:總為村裡做些“小事兒”的第一書記轉換角色 為自己制定“三步走”計劃建強基層組織 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反向思考 山高路遠也能有緻富好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