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陽賦:太後要殺豫章王,讓宋懷恩去治水,就是為了斷他的臂膀

《上陽賦》中最醉心于權力的女人,非子隆的母親太後娘娘莫屬了,為了讓子隆繼承皇位,她殺死了自己的夫君,沒想到诏書的繼承人本就是子隆,她如此費盡心機,原來都是多此一舉,反而将自己陷于不義。

上陽賦:太後要殺豫章王,讓宋懷恩去治水,就是為了斷他的臂膀

說實話,子隆是三個皇子裡最不适合做皇帝的一個,他生性軟弱沒有主見,要不是母親為他籌謀,皇位早已是子澹的了,因為老皇帝更喜歡貴妃,打算讓她的兒子子澹繼承皇位。

誰知兜兜轉轉中,皇位還是落到了子隆的手裡,這是王家人的幫扶,也是天命所歸。自從做了皇帝,子隆比以前有魄力多了,可是,論起做大事來,他還是有所欠缺,反而是太後更有心機。

上陽賦:太後要殺豫章王,讓宋懷恩去治水,就是為了斷他的臂膀

自古以來,帝王在平定天下後,都會對功臣良将心懷忌憚,欲除之而後快,不管臣子多麼忠心耿耿,都會面臨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局面,這就是做人的難處,做臣子的悲哀。

蕭綦是大成最骁勇善戰的将軍,打敗胡蘭後,他被封為豫章王,還迎娶了阿妩為妻。一直以來,他都是最忠心耿耿的臣子,每次有人造反,都是他站出來平息了幹戈,保衛了王權,可是子隆登上皇位後,太後卻容不下他了。

蕭綦雖然很英勇很愛民,可是那僅僅是出于他強大的責任心,他沒有絲毫謀反的心思,如果他有,恐怕事态會大大不同,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上陽賦:太後要殺豫章王,讓宋懷恩去治水,就是為了斷他的臂膀

可是對于皇權來說,蕭綦是危險的,他手握重權又德高望重,一旦有異心就會威脅到皇帝,太後害怕有這樣一天,是以想方設法欲将蕭綦除之而後快。

太後有此心思,的确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皇權不比其他,是萬萬容不得有失的,是以太後打算借治水有由頭,将蕭綦的左膀右臂宋懷恩調走,然後找機會将蕭綦一擊緻命。

上陽賦:太後要殺豫章王,讓宋懷恩去治水,就是為了斷他的臂膀

子隆對于太後要殺蕭綦的想法,起初是不了解的,他太心軟了,沒有做皇帝的危機意識,當太後說要殺蕭綦時,子隆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阿妩怎麼辦,他機警不足感性有餘,這說明他這個人很重感情,感性超過了理性,不适合做皇帝。

上陽賦:太後要殺豫章王,讓宋懷恩去治水,就是為了斷他的臂膀

太後突然要将宋懷恩調走,蕭綦對此動機也是心知肚明的,隻不過他無法說不,是以隻能遵命。但是,蕭綦不會任人宰割,既然已經洞悉了太後的動機,那他一定會留有後手,為自己解圍。

其實以蕭綦的勢力,他可以與皇權一搏,可是他沒有這麼做,他隻想好好做個臣子,沒想到謹守本分卻成了别人的眼中釘,處在他這個位置,真的是進退兩難。

上陽賦:太後要殺豫章王,讓宋懷恩去治水,就是為了斷他的臂膀

是以,蕭綦最後做了皇帝,完全是被逼出來的,也是天命所歸,誰讓馬氏江山如此動蕩,馬家的子孫都難當大任呢。

離權力高峰最近的人,除了要有想法手段,命中注定的天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王蔺不死不休的謀反始終沒有成功,太後費盡心機的奪權也隻是黃粱一夢,江山最後落到了一個寒族手上,這不是命運的安排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