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代帝王仲康丨是時代的英雄,還是曆史的過客?關乎成敗的戰争倒黴的仲康半實半虛的兵權指桑罵槐的殺伐弱主所需要的格局與謀略失敗的英雄,曆史的過客

作者:履和文化吧
夏代帝王仲康丨是時代的英雄,還是曆史的過客?關乎成敗的戰争倒黴的仲康半實半虛的兵權指桑罵槐的殺伐弱主所需要的格局與謀略失敗的英雄,曆史的過客

太康之後,仲康做了傀儡

後羿截殺了夏朝帝王太康,自己貿然登基自然難以服衆,他不得不尋求一個傀儡。這個傀儡就是仲康。

也許像宋徽宗一樣,仲康壓根就沒想過當皇帝。而且在古代皇子們太熱衷帝王之術未必是好事,除非你真的當了太子。是以,仲康繼位之後能力有限也在情理之中。

按理說,太康已死,仲康繼任夏王,完全名正言順,合乎禮儀。仲康做傀儡,能順利繼承夏朝大一統。此舉雖說不上高明,卻着實中規中矩,國不可一日無主。那就隻好先委屈幾日。

夏代帝王仲康丨是時代的英雄,還是曆史的過客?關乎成敗的戰争倒黴的仲康半實半虛的兵權指桑罵槐的殺伐弱主所需要的格局與謀略失敗的英雄,曆史的過客

兵權這玩意有時也虛

仲康登基,後羿是權臣。委屈的日子不好過,仲康有點不耐煩了,畢竟祖上那種霸氣曾經深深地感召過他。為了對付後羿,仲康首先任用胤國國君掌管六軍,收了後羿的兵權。

如果是和平年代,仲康也許能夠做一個合格的君王,但是他所面臨的是兇猛、頑劣的後羿。夏朝國君掌握不了多少軍隊,完全看你對各諸侯的控制力,看諸侯國的人心向背。因為那個時代就沒有專業的軍人,都是遇事的時候臨時從各諸侯國征召農民,組成臨時軍隊,不打仗的時候仍然種地。是以,盡管後羿不再掌握兵權,其勢力依然強大。

夏代帝王仲康丨是時代的英雄,還是曆史的過客?關乎成敗的戰争倒黴的仲康半實半虛的兵權指桑罵槐的殺伐弱主所需要的格局與謀略失敗的英雄,曆史的過客

殺羲和——仲康的角度也天經地義

仲康的下一步鬥争從哪裡入手呢?他把目光轉向了羲、和。羲、和世代為皇家掌管天文曆法,驅逐太康,他們是後羿的重要幫手。能讨平羲和,也就斷了後羿的左膀右臂。

這一年,上天給了仲康一個再合适不過的理由。《尚書·胤征》雲:“羲和廢厥職,酒荒于厥邑。”那一年發生日食,而羲和竟然沒有預測,沒有上奏。他們平日裡隻知道喝酒作樂。

後世儒家對于這次征伐多持肯定意見。這場戰争,說明仲康堅持正義,說明仲康對付後羿有謀略,并堅持認為通過剪除羽翼可以進而消滅後羿,奪回實權。

然而,現實很殘酷。後羿失去了羲和的支援,自然會在很多計劃上受阻,後羿并不甘心。經過一段時間煎熬之後,後羿還是忍不住把仲康殺了。

夏代帝王仲康丨是時代的英雄,還是曆史的過客?關乎成敗的戰争倒黴的仲康半實半虛的兵權指桑罵槐的殺伐弱主所需要的格局與謀略失敗的英雄,曆史的過客

仲康的這點謀略曾經被曆史認可

主弱臣強,曆史上多有案例。

仲康的敲山震虎方案,雖然斷其羽翼,實際上也打草驚蛇,提前暴露了目标。

秦始皇之于呂不韋,漢獻帝之于董卓,康熙之于鳌拜,等等,無不是擒賊擒王。

漢獻帝之于曹操,選擇了隐忍,共榮共生。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緩圖之,也未必不是上策。

夏代帝王仲康丨是時代的英雄,還是曆史的過客?關乎成敗的戰争倒黴的仲康半實半虛的兵權指桑罵槐的殺伐弱主所需要的格局與謀略失敗的英雄,曆史的過客

仲康最終沒有鬥過後羿

人們往往有英雄情結,将個人的“義”建立在衆人之上,建立在團隊之上。比如項羽烏江自刎,雖為後人歌頌,卻實在是莽夫所為。

仲康之舉,或失于周密,或後續攻勢不足,或偏安于後羿臨時不再生事。總之,盡管“胤征”獲勝,從整個鬥争來看,仲康還是失敗的。受害的不止仲康一人,仲康追随者以及平民百姓都會受到殃及。作為當家人,不可不慎。

設想一下,假如您是仲康的心腹,仲康給您千萬年薪,您支援讨伐羲和嗎?您會給仲康先生支什麼招呢?願聽您的高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