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球網總編輯朱研:國際投資關注重心逐漸從CSR轉向ESG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 記者 徐娜】2020年已經過半,這一年毫無疑問将作為極具标志意義的年份被記載在曆史教科書中。新冠疫情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沖擊着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也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這一影響仍在延續和擴散。适應這種改變并尋找新的機遇已經成為每個企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7月22日下午,環球網攜手中國評級行業引領者中誠信、物業品牌專業服務機構聯華盛世,聯合舉辦本場論壇,意為倡導esg理念得到更大普及。論壇圍繞2020年國際投資領域的一個重要變化,即全球投資者對以esg為代表的責任投資,投注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而這種關注将對投資機構、證券交易平台、上市公司和各行業産業帶來持續影響的認識和應對方案做進一步探讨。

環球網總編輯朱研為論壇開幕緻開幕詞,她表示,作為定位為溝通中外的媒體,環球網最早關注到國際資本領域對企業社會責任(csr)的重視,也以财經和公益頻道為平台,持續關注和報道csr領域的系列政策和動态。而從去年開始,國際投資關注重心,逐漸從csr轉向esg。目前全球90%大型跨國企業,主動公開披露其esg方面的表現。

朱研指出,2020年年末,esg領域相繼發生兩個标志性事件。

第一是,去年12月17日,香港交易所釋出新版esg指引并相應調整相關上市規則。從2020年7月1日開始生效。這意味着,從本月起,赴港上市的公司和拟赴港上市的公司,必須遵照新版指引進行esg披露。第二是,國際兩大指數和資料供應商msci(明晟)和富時羅素相繼宣布,加強對于esg評級和指數的釋出和管理。國際資本關注重心已轉向esg領域,2020年将成為與國際接軌的中國市場的“esg元年“。

與國際投資界的高度重視相比,中國的esg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認知度不高,港交所已經将esg信披納入到上市公司的必須工作,而目前a股實行esg信批的上市公司不到三分之一,且資訊披露品質參差不齊;其次對于國際投資人來說,國内esg評價體系缺乏統一标準和統一架構,可供進行分析和研究的資料也不夠準确和透明。這制約了中國企業獲得國際資本的關注。

從監管層面來說,企業道德、環境等非财務領域的風險已經成為投資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風險,而通過esg投資的負面剔除法可以有效避免踩雷,可以有效規避掉一些閃崩和“黑天鵝”事件。今年瑞幸爆出嚴重的财務造假并引發系列負面影響,也提醒監管層,研究和用好esg,是打赢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提高上市公司信披品質的重要抓手。

朱研認為,現代投資的主要難題之一,是如何從做好事中獲得高回報。

資料顯示,esg基金所控資産目前達8500億美元,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pri)已有全球60多個國家的2500家大型機構加入,成員機構管理資産總規模超過80萬億美元。對于行業來講,越來越多資本重視esg,也讓行業當中,重視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關注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

以物業行業為例,今年新冠疫情将物業管理行業推向大衆視野,大家發現物業行業不僅僅是基本的三保一綠(保潔、保安、保修、綠化),而是擴充到産業鍊上下遊及社群服務的方方面面。今天,物業行業正在通過創新,加快與資本的對接、與科技的融合,加快向現代服務業轉型。據統計,今年将有不低于12家物業企業赴港上市,未來兩年,上市物業企業數量将超過50家。赴港上市後,企業将面臨披露esg報告的要求,物業行業當中,esg領先的企業也将獲得越來越多資本的關注,有利于助推整個行業向更高層級發展。

據悉,環球網後續還将同步推出上市物業公司esg評級榜單服務和第三方獨立esg報告服務,綜合分析上市公司esg資訊披露的水準與品質,進而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經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