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球網總編輯朱研:中國乳業ESG各項名額提升明顯 上半年交出高分社會責任答卷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記者 徐娜】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全球乳業帶來沉重打擊。出行受限、物流受阻、需求萎縮、工廠停産,但乳業供應鍊上遊的無數奶牛非但不會因為疫情停止出奶,反而還處于産奶量較高的月份。新鮮牛奶無法及時出售,如果要進行噴粉長期儲存,則意味着乳企成本的上升和經營風險的增加。世界多國,從北美、西歐到日本、印度,面對疫情沖擊,都出現了因乳企停産或停止收購牛奶,倒逼奶農倒奶殺牛的現象。而中國乳企面對疫情大考,則交出了一張高分的社會責任答卷:用最快時間複工複産保障供應,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重要支撐;為維護廣大奶農的利益,做到了“應收盡收”,乳企扛住了風險進而保證産業鍊的健康穩定和長遠發展。

在這樣的社會經濟及行業大背景下,國内的乳業企業如何才能夠實作更高品質、更加可持續的發展,也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9月23日,環球網攜手中誠信、聯華盛世舉辦乳業線上論壇,邀請業内專家、優秀企業代表“寄望當下,展望未來”,圍繞“踐行esg理念“從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協調融合、高品質發展、踐行社會責任等角度共話中國乳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環球網總編輯、環球趨勢研究院執行院長朱研女士出席論壇并發表緻辭,近年來,中國乳業行業在esg各項名額中提升明顯。産業結構優化更新,将乳業行業的esg水準推到較高水準。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乳制品行業疫情期間捐款捐物近70億元,而乳業行業的主營業務銷售收入今年上半年還做到了同比增長4.43%,在食品工業各行業中表現亮眼。

究其原因,朱研認為,esg決定一家公司長期業績表現的,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而esg則能從各項資料名額,将企業正向價值觀具象化,并能夠實作同行業企業之間,甚至跨行業企業之間的比較。對于企業來說,esg資料名額的梳理,也能夠幫助企業從社會外部環境、行業供應鍊和企業内部治理等次元找到阻礙長遠發展的潛在危機和企業短闆。就投資而言,研究表明,符合esg評價标準的公司資源利用效率和員工管理水準較高,發展創新動力和盈利能力較強,業績較為穩定,風險管理能力較強,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法律訴訟和違規處罰的機率較低,有助于投資者規避風險。在相關政策制度和公司治理水準有待提高的新興市場國家,esg對财務績效的影響更為顯著。是以,全球90%大型跨國企業,主動公開披露其esg方面的表現;國際投資人,也将esg名額作為其長期投資的主要依據。

作為定位為溝通中外的媒體,環球網較早開始對esg領域進行重點關注和集中報道的。

朱研表示:“我們注意到,中國乳業行業近些年在esg各項名額中提升明顯。這也是三聚氰胺事件、輝山乳業香港退市事件等暴露出行業存在esg領域嚴重問題後,由國務院牽頭,多部委聯合行動,出台了《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品質安全的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幹意見》等一系列檔案,極大加速了産業結構優化更新,将乳業行業的esg水準推到較高水準。乳業企業也在陣痛後積極調整,從低谷中浴火重生,近十年乳業規範化、規模化、現代化水準明顯提升,領軍企業已跻身國際十大乳企行列。”

乳業在esg領域提升的實踐也說明,探索行業可持續發展之路需要政府引領和全行業的共同參與,這也是本次研讨會的出發點。

最後,朱研總結到:“今天,環球網攜手中國評級行業引領者中誠信、企業品牌專業服務機構聯華盛世,聯合舉辦本場論壇,正是為了倡導esg理念得到更大普及,切實提升我國奶業發展品質、效益和競争力。當下乳制品市場處于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格局中,面臨結構性過剩與短缺的雙重沖突。乳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産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産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标志性産業和一二三産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産業,也是内需帶動發展的典型行業,是下一步國内大循環帶動國際國内雙循環發展的重點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