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环球网总编辑朱研:中国乳业ESG各项指标提升明显 上半年交出高分社会责任答卷

作者: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记者 徐娜】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乳业带来沉重打击。出行受限、物流受阻、需求萎缩、工厂停产,但乳业供应链上游的无数奶牛非但不会因为疫情停止出奶,反而还处于产奶量较高的月份。新鲜牛奶无法及时出售,如果要进行喷粉长期储存,则意味着乳企成本的上升和经营风险的增加。世界多国,从北美、西欧到日本、印度,面对疫情冲击,都出现了因乳企停产或停止收购牛奶,倒逼奶农倒奶杀牛的现象。而中国乳企面对疫情大考,则交出了一张高分的社会责任答卷:用最快时间复工复产保障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重要支撑;为维护广大奶农的利益,做到了“应收尽收”,乳企扛住了风险从而保证产业链的健康稳定和长远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及行业大背景下,国内的乳业企业如何才能够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也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9月23日,环球网携手中诚信、联华盛世举办乳业线上论坛,邀请业内专家、优秀企业代表“寄望当下,展望未来”,围绕“践行esg理念“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协调融合、高质量发展、践行社会责任等角度共话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球网总编辑、环球趋势研究院执行院长朱研女士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近年来,中国乳业行业在esg各项指标中提升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乳业行业的esg水平推到较高水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乳制品行业疫情期间捐款捐物近70亿元,而乳业行业的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今年上半年还做到了同比增长4.43%,在食品工业各行业中表现亮眼。

究其原因,朱研认为,esg决定一家公司长期业绩表现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而esg则能从各项数据指标,将企业正向价值观具象化,并能够实现同行业企业之间,甚至跨行业企业之间的比较。对于企业来说,esg数据指标的梳理,也能够帮助企业从社会外部环境、行业供应链和企业内部治理等维度找到阻碍长远发展的潜在危机和企业短板。就投资而言,研究表明,符合esg评价标准的公司资源利用效率和员工管理水平较高,发展创新动力和盈利能力较强,业绩较为稳定,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法律诉讼和违规处罚的概率较低,有助于投资者规避风险。在相关政策制度和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的新兴市场国家,esg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全球90%大型跨国企业,主动公开披露其esg方面的表现;国际投资人,也将esg指标作为其长期投资的主要依据。

作为定位为沟通中外的媒体,环球网较早开始对esg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和集中报道的。

朱研表示:“我们注意到,中国乳业行业近些年在esg各项指标中提升明显。这也是三聚氰胺事件、辉山乳业香港退市事件等暴露出行业存在esg领域严重问题后,由国务院牵头,多部委联合行动,出台了《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极大加速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乳业行业的esg水平推到较高水准。乳业企业也在阵痛后积极调整,从低谷中浴火重生,近十年乳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领军企业已跻身国际十大乳企行列。”

乳业在esg领域提升的实践也说明,探索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政府引领和全行业的共同参与,这也是本次研讨会的出发点。

最后,朱研总结到:“今天,环球网携手中国评级行业引领者中诚信、企业品牌专业服务机构联华盛世,联合举办本场论坛,正是为了倡导esg理念得到更大普及,切实提升我国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当下乳制品市场处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格局中,面临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双重矛盾。乳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内需带动发展的典型行业,是下一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重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