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關家垴戰鬥(日軍稱之為文德高地作戰),此戰由彭總親自指揮,經過兩個晝夜的血戰,我軍參戰各部傷亡慘重,但仍未能殲滅隻有500餘人的岡崎支隊,那麼這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日軍?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1940年10月下旬,日軍岡崎支隊510餘人,偷襲了八路軍總部之黃崖洞兵工廠。

黃崖洞兵工廠為八路軍總部,在華北敵後建立的最大的武器彈藥生産基地,在接到日軍進犯黃崖洞兵工廠的報告之後,彭總立即指令三八六旅趕往黃崖洞堵住這股日軍。

岡崎支隊見八路軍大隊人馬來援,立即逃離了黃崖洞兵工廠,并于10月28日,撤到了蟠龍鎮的關家垴一帶。

“沒說的,吃掉它”,彭總決心消滅這股僅憑幾百人就敢竄入根據地的日軍,決不能讓岡崎支隊全身而退。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岡崎支隊(亮劍之中的山崎大隊):侵華日軍之大隊規模、支隊編制,下轄:

第三十七師團一個中隊,具體中隊番号不詳。

獨立第九旅團一個中隊,具體中隊番号不詳。

獨立步兵第十二大隊一個中隊,具體中隊番号不詳。

獨混九旅團一個山炮中隊(欠一個小隊),具體中隊番号不詳,戰鬥中發射了山炮炮彈246發。

工兵一個分隊,具體分隊番号不詳。

獨立混成第四旅團本部一個分隊,具體分隊番号不詳。

辎重兵一個小隊,具體小隊番号不詳。

一個戰鬥醫護班。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岡崎支隊因其臨時指揮員為岡崎謙長(軍銜中佐),是以被命名為岡崎支隊。

在侵華日軍的戰鬥序列之中,支隊是屬于一種臨時的戰鬥編制,由不同作戰機關的精銳部隊組成,人數也從幾百人至幾千人不等,類似于先遣隊、特遣隊之類的精銳部隊。

從岡崎支隊的編制中不難看出,這是一支混編部隊,支隊的編制、大隊的規模,既可以稱其為支隊,也可以稱其為大隊,但因為是由各部隊之精銳組成,是以其戰鬥力遠在大隊之上。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彭總親自坐鎮指揮,并正式下達了圍殲岡崎支隊的作戰指令:

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一部、三八六旅、新編第十旅各一部,決死第一縱隊二十五、三十八團,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及總部炮兵團山炮連,于10月30日淩晨4時,對岡崎支隊發起攻擊。

具體攻擊部署:

三八六旅七七二團和總部特務團,從關家垴東北、東南展開攻擊。

三八五旅七六九團,從關家垴西北側進行攻擊。

決死第一縱隊二十五、三十八團,由關家垴南側進行牽制攻擊。

新編第十旅由西向東,負責封鎖岡崎支隊的西逃。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岡崎支隊見身陷合圍之中,便連夜搶占了關家垴。

關家垴為一個群嶺環抱的高崗,山頂是一塊方圓幾百米的平地,其北面是斷崖陡壁,而東西兩側的坡度也非常陡峭,隻有南坡一條狹窄的小路可以作為攻擊路線,但卻是易守難攻之地。

而且在關家垴的南坡,還有一個比關家垴更高的山崗柳樹垴,從柳樹垴上射出的火力,能夠封鎖住通往關家垴的這條小路,是以,岡崎支隊在搶占了關家垴的同時,也搶占了柳樹垴。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遭到來自背後和側翼的打擊,形勢對我軍極為不利。

随後岡崎支隊連夜在這兩座高崗上構築工事,并挖通了連接配接兩座高地的坑道,形成了互相支援、互為犄角之勢。這樣一來,關家垴和柳樹垴就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火力網,無論是攻擊關家垴或是攻擊柳樹垴,都會遭到來自日軍從背後和側翼的打擊。事實上,自戰鬥發起之後,我軍的确是為此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在經過重新調整部署之後,總部特務團提前行動,用偷襲來抵消地形上的不利。

淩晨3時,埋伏在山下的特務團迅速向攻擊的目标出擊,偷襲戰術也起到了效果。但當特務團拿下了前沿陣地,正準備沖擊關家垴的主陣地時,四周突然響起了猛烈的槍炮之聲,攻擊部隊遭到了日軍火力的前後打擊。

特務團團長歐緻富一看偷襲不成,立即指令暫停攻擊,但很多戰士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淩晨4時,八路軍總部指揮所發出了攻擊信号。

随着幾發炮彈落到了岡崎支隊的前沿陣地,參戰各部也對關家垴和柳樹垴同時發起了攻擊。但因為關家垴地形狹窄、山路崎岖,使仰攻的我軍難以展開攻擊隊形,而日軍又憑借兩座高地互相支援的優勢,使我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雖然日軍也遭受了一定的傷亡,但狡猾的岡崎支隊深知,一旦他們離開了易守難攻的關家垴陣地,就必然會遭到數倍于己的八路軍圍殲,是以他們一直在關家垴固守待援,而且他們也真的等到了援軍。

經過兩個晝夜的血戰,憑借有利地形和優勢火力,我軍最終沒能圍殲了這支隻有幾百人的岡崎支隊。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關于這場失利的關家垴戰鬥,在我軍之中一直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這場戰鬥不該打,關家垴的地形狹窄、山路崎岖,仰攻的大部隊難以展開攻擊隊形,而已八路軍當時的武器裝備,根本就不具備、不适合打攻堅戰。在這次戰役之中,左權參謀長、劉伯承師長、陳赓旅長等人,就認為這場戰鬥不該打。

二、這場戰鬥必須打,雖然當時我軍還不具備打攻堅戰的裝備和條件,但也絕不允許隻有幾百人的日軍橫行根據地,正如彭總所說“不敢打惡仗硬仗的軍隊,永遠不會有前途”。

關家垴之役岡崎支隊為何沒有被吃掉?看看它的編制就知道了

今天中午,因為是五一法定節假日,是以全家人一起陪老母親吃飯。

當時電視中正在播放一部抗日連續劇,但是以全家人誰也沒有仔細地看,隻有老母親對着電視說道“國家給參加過八路軍的人多少錢都應該,他們太不容易了”,接着,老母親給我們講了一段她幼年時親眼所見的一幕:

一天後晌,老十團的八路剛剛打了一仗,在撤下來之後住進了外公家裡,其中有一個被炸斷了腿的小八路,因沒有消毒藥品和止痛藥,隻能用鹽水給他消毒包紮。在傷口上撒鹽,也沒準是流血太多了,也沒準是太痛了,天還沒黑,小八路就死掉了。

緬懷革命先烈!緻敬中國軍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