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時代的量化投資

大資料時代的量化投資

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在上海的未來發展中占據着至關重要的位置。國家根據發展的全局統籌推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推進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将為中國的金融改革提供豐富的經驗,也将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金融市場的逐漸開放将會大大促進金融創新的步伐,給投資者帶來越來越多的投資管道,同時也将加速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融合。毫無疑問,很多國外成熟的投資工具和投資方法将逐漸進入中國市場。以期貨市場為代表的衍生品市場将迎來飛速增長,以量化投資為代表的投資方法也将得到投資者更大的關注。最近幾年進入公衆視野的量化投資,由于其比較強的技術性(數學和計算機),再加上諸多媒體對其神秘化的描述,許多投資者對此仍然覺得比較陌生。我想結合量化投資的理念以及國外量化投資的發展和大家分享對中國量化投資發展的幾點看法。

1.量化投資的核心是風險的量化管理。

理性的投資者在投資時追求的不隻是收益,更重要的是對風險的管理。現代金融的理論創新基本上都是圍繞着金融風險的管理展開的,比如markowitz的投資組合理論和sharpe的資本資産定價模型。去年的諾貝爾獎得主fama提出了基于風險要素分析的投資模型。在越來越複雜的浩瀚的資本市場中,如何衡量各種投資工具的風險以及優化投資組合變得更加重要,傳統的定性投資方式也是以受到了沖擊和挑戰。在此背景下,量化投資的出現符合市場的需求,采取量化的方式和手段對風險進行評估,是一種嚴謹透明的投資理念。比如在國外比較流行的風險均衡(risk parity)模型,就是一種典型的從風險優化中追求收益的一種創新模型,在過去幾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2.大資料處理技術的發展給量化投資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援。

有很多學者将計算機以及網際網路的出現稱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在這個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變革時代,每個行業都面臨着大資料時代帶來的挑戰。在投資業,各種管道提供的海量資訊以及高頻金融交易資料都在深刻地影響這個行業的發展以及金融市場的有效性。資訊系統的發展以及統計工具的進步,都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向大資料要收益的可能性。在大資料時代背景下,各種針對大資料處理的技術的發展将在量化投資中得到應用,為投資者帶來更大的回報。

3.金融創新給期待量化投資的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資工具。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出于規避監管,轉嫁風險和防範風險等需要,推出了很多創新性的金融産品,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投資工具。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場中占的比例越來越重要,除了以傳統的股權和債券産品為标的的衍生品外,以大宗商品等非傳統資産為标的的衍生品發展也如火如荼。比如目前中國衍生品市場中交易量最大的主要是商品期貨,交易金額總量已經是國民生產毛額的2.8倍。在海外,商品期貨市場的蓬勃發展還推動了專著于投資于期貨市場的量化投資基金的發展,比如,在2013年底全球2萬7千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市場中,面向商業期貨的對沖基金cta(商品期貨交易顧問,主要投資期貨)的資産規模已經達到了4千億美元。

4.中國量化投資的前景廣闊。

相比國外的金融市場,中國的金融市場還處在起步期。在傳統的股權和債券市場中,市場監管還相對比較嚴。衍生品市場的發展也還相對比較滞後。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商品期貨市場,雖然目前的交易金額總量已經是中國國民生產毛額的2.8倍,但是在美國這個比例是55倍。不過,差距隐藏着增長潛力。我們看到了中國政府在發展金融市場中的戰略眼光和雄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訓示精神,為十二五期間的資本市場發展指明了方向。随着金融投資工具的增加,量化投資将顯示出其更大的作用,幫助投資者在更好的風險管控中尋求最佳收益回報。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4-02</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