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來說,要想在城市裡看到野生動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大多數野生動物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栖息地,而在城市中生活顯然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而且也很難擷取到足夠的食物。
盡管我們在加強城市的綠化建設,但這些樹木和公園為動物們提供的栖息空間依然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要說有什麼動物的種群在近年來逐漸恢複,那麼可能就是城市中的野生鳥類了。在許多時候,我們都能夠聽見鳥兒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歌唱,一方面确實是我們的環境保護有了一定成效,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鳥類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十分強大。

古人有詩雲:“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鳥類從古到今都是一種和人類相伴的動物,在我國從傳統文化中還被賦予了豐富的意義,比如我們知道喜鵲代表了吉祥,而杜鵑鳥的叫聲往往能夠勾起遊子的思鄉之情……
不過要說起最為知名、最為常見的鳥兒,那恐怕還是麻雀了。這種體型小、分布廣的野生鳥類在我國到處都有分布,城市中也經常見到。在一些食堂、餐館的外面,還可以看到一群群的麻雀在這裡覓食,尋找那些人類剩下的糧食充饑。因為它們逐漸适應了城市生活,我們和這種鳥兒的相處得還算是“和諧”。
然而,麻雀的地位可不是一直都像現在這樣,受到了人們的接納和歡迎的。曾經的麻雀被稱為是“害鳥”,甚至還被列入了需要消滅的“四害”之一,和蒼蠅、蚊子、老鼠并列。為什麼在現在的我們看來十分活潑可愛的麻雀會和這些惹人讨厭的動物同一地位呢?
其實,問題就出在麻雀的食物上。麻雀是一種雜食性的鳥類,平時也會以人類種植的農作物為食,在那個人都吃不飽的時代,自然會讓人們感到不滿,認為是一種對人們的農業生産有害的動物。于是,人們開始消滅麻雀,并取得了驚人的成效。
在“除四害”期間,我國的麻雀數量驟然減少,一度到了幾乎“銷聲匿迹”的程度。那麼,人們是以獲得了益處嗎?答案出人意料,在消滅了大量的麻雀之後,農作物的産量反而大幅下降了。
原來,麻雀不僅僅會吃人們種植的農作物,還會吃那些危害農作物的害蟲,其實對于人們的貢獻遠比害處要大,但是當時的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是以才會造成和想象中相反的後果。我們如今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麻雀雖然随處可見,但是卻是法律規定的保護動物,我們一定不能夠随意去捕捉、傷害它們。
其實不僅僅是當初的我國有這樣的煩惱,在大洋另一邊的非洲,也有一種類似的“麻雀”,隻不過可比當初的麻雀要“可怕”得多,而且數量也十分恐怖,已經泛濫成災,讓非洲人民叫苦不疊。這種鳥名叫紅嘴奎利亞雀,屬于織布鳥科奎利亞雀屬,成鳥的體長在13厘米左右,體重大約是10克,确實和麻雀的體型差不多。
但是“非洲麻雀”有一點可以說是遠遠勝過了麻雀,那就是種群數量。這種鳥兒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單一品種鳥類,總數達到15億隻,而且主要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相對來說不算太廣,可想而知密度有多高。
紅嘴奎利亞雀的習性也很有意思。之是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有一個十分顯眼的特征,那就是鮮紅色的喙,看起來活潑又漂亮。到了繁殖季節的時候,雄鳥的嘴巴顔色也會變得更加鮮豔。當然,雄性紅嘴奎利亞雀的求偶“競争”還不止如此,它們還需要建設自己的“婚房”。
這是一種利用蘆葦、柳樹枝等材料建成的“地基”,如果雌鳥對此感到滿意,才會答應雄鳥的求愛,和它一起建設鳥巢,并在之後生兒育女。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求偶過程很繁瑣,但紅嘴奎利亞雀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大,幼鳥隻要不到10天就可以出世,并在一年之後就完全成熟。
因為孵化時間短,是以紅嘴奎利亞雀的幼鳥成活率是很高的。在育兒期間,紅嘴奎利亞雀夫婦會捕捉昆蟲為孩子補充營養,而到了成年之後,紅嘴奎利亞雀的主食是草籽,它們一天大約要吃下15克草籽,比自己的體重還要重。可以想象,15億隻紅嘴奎利亞雀一天會消耗多少食物。
并且它們覓食的時候也十分壯觀,不是像那些比較大型的鳥類一樣單打獨鬥,而是結成巨大的群體活動,看起來就像是一片烏雲。非洲人将紅嘴奎利亞雀稱之為“羽毛蝗蟲”,因為它們不僅吃得多,覓食的樣子也和蝗蟲很像,都是在地上像是“地毯”一樣前進,“掃蕩”地上一切可以進肚子的食物。
即使是螞蟻一樣小的生物,隻要在成群結隊出現就會變得十分恐怖,何況是還會飛行的鳥類呢?在争搶水源的時候,就連非洲大地上的龐然大物大象都沒有辦法和紅嘴奎利亞雀群抗衡。
如果紅嘴奎利亞雀僅僅是吃草籽,那麼對于人們來說或許并沒有什麼影響,但令人不安的是,人類種植的農作物,如麥子、稻谷等也在紅嘴奎利亞雀的食譜上。每年非洲人民種植的糧食都會大量被紅嘴奎利亞雀“消滅”,這對于本就不富裕的非洲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為了保護農作物,非洲各國政府都開始組織人手消滅紅嘴奎利亞雀,而國民簡直是“全民總動員”對紅嘴奎利亞雀進行抓捕,用各種方法解決自己的糧食問題。人們沒有各種先進的工具,于是就使用最“原始”的捕鳥網來抓紅嘴奎利亞雀,就算是隻是用這種方式,一天也能夠捕捉20000隻。
這些紅嘴奎利亞雀被放到市場上售賣,作為一種野味而受到了非洲人民的歡迎。你是不是覺得這種鳥兒會像渡渡鳥、旅鴿一樣被“吃絕”呢?其實根本不是這樣,人們的自發捕獵對于紅嘴奎利亞雀種群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壓根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