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ster burris談鳥類
鳥類啄羽毛的原因同時包括醫療和非醫療因素。主要的醫療因素包括荷爾蒙水準變化、體外和體内寄生蟲、營養不良、體内疾病以及皮膚和/或羽囊的細菌或真菌感染。
非醫療因素
有趣的是,事實正與流行說法恰恰相反,體外寄生蟲(特别是螨蟲)在籠養鳥中非常少見。非醫療因素通常與心理狀态和/或壓力有關。啄羽毛是人工飼養鳥中的常見問題。野生的鳥類不會去啄或者損壞自己的羽毛,因為他們總是忙于自身的存活問題和繁衍後代。豢養鳥(寵物鳥,以及動物園和禽類飼養中心裡的鳥)承受了許多壓力,這是其它野生動物所不能體會的。被豢養、營養不良、獨處、沒有配偶和求偶行為,這些都會引起鳥兒巨大的壓力,特别是配偶,鳥類向他們的另一半進行求偶儀式,進而滿足他們的交配需求。除此之外,被困家中也會造成壓力(噪音、困惑以及其他寵物的出現,譬如狗或貓,這對籠養鳥來說,意味着有潛在的捕食者)。
就像人類一樣,鳥類有着自己的生物習性,一旦他們的環境或是固定的日常生活發生了改變(無論鳥兒體型的大小),通常每個個體都會産生壓力。這種壓力通常造成強迫症和内向行為,表現為啄羽毛。下面是羽毛護理及保養程度與相對應的鳥兒産生的行為反應,有助于我們了解啄羽毛的行為代表了一個極端:
1缺少羽毛護理及保養-——鳥兒不梳理清潔自己的羽毛2正常的羽毛護理及保養——-鳥兒正常梳理清潔自己的羽毛3強迫症,羽毛受到過度損壞-——啄、破壞自己的羽毛
(2)是正常的羽毛護理及保養與所相對應的鳥兒正常的梳理清潔羽毛和打扮自己。(1)是完全沒有保養護理羽毛,這在家養和人工帶大的鳥兒中很普遍的現象。這些小鳥沒能從雙親身上學會如何恰當地梳理清潔自己的羽毛(梳理技巧以及頻率)。(3)是過度熱衷于梳理自己的羽毛,進而對羽毛造成了過度的損傷甚至破壞,其外在表現就是啄、破壞自己的羽毛。鳥類行為總是有着固定模式,并帶有儀式化的傾向。了解了這一事實和上面的羽毛保養護理對應内容,我們就不難了解為什麼豢養的鳥兒們在承受了日複一日的多重壓力之下,一直啄自己的羽毛了。羽毛梳理和啄羽毛之間有些許差別:前者用喙牽拉一根羽毛,從頭到尾梳理一下;後者同樣用喙牽拉羽毛,但會在梳理到一半的時候咬斷羽毛或将羽毛連根拔起。
大多數籠養鳥似乎都有啄羽毛的傾向。有幾種鳥兒由于這種壞脾氣而臭名昭著,包括非洲灰鹦鹉、提姆那鹦鹉(灰鹦鹉亞種)、鳳頭鹦鹉、金剛鹦鹉、錐尾鹦鹉、灰頰鹦鹉和玄鳳鹦鹉。有趣的是,我們很少看到虎皮鹦鹉和亞馬遜鹦鹉有啄羽毛的現象。
然而,我們的确在亞馬遜鹦鹉身上看到自殘綜合症,這種病症有時在其他品種身上也會發生(非洲灰鹦鹉、金剛鹦鹉)。這可能代表這這些鳥兒表現或處理壓力的方式。也有人相信,這種情況可能由傳染病引起,病原可能是某種病毒。對于遭受過痛苦和/或折磨的鳥兒來說,毀壞自己的皮膚(腳趾、翅膀、腹股溝以及腋下部位)并不少見。這種持續的創口最終會引起感染,進而導緻受傷部位不能愈合。我們應當采取措施,防止上述提到的這些鳥兒有自殘的機會,可以考慮采用領圈(脖套)、繃帶,等等。同時,他們應當接受更強力的系統性抗生素治療方式(最好采用注射的方式)。
分享給寵物好友這篇文章,在成為一個更好的寵物主人的同時,成為一個更好的朋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平台:redtail-petcare ]
從犬類和貓類到鳥類和爬行動物,全球的寵物專家與您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經驗以及意見。讓您了解寵物全方面最好的知識
[本頭條号所釋出的所有内容的版權由redtail pet technologies,buddypets,buddypets usa以及所有國内外的合作夥伴所保護。除非通過正式申請得到書面授權,在沒有得到我們正式許可之前以任何形式地轉載、複制、引用或釋出任何redtail petcare的任何内容都是不允許的。任何侵犯我們版權的将不僅受到當地以及國際法律處分,也将受到因果報應。沒有人希望有不好的報應,請聯絡我們讨論如何用正當的方法來傳播我們釋出的内容來避免不必要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