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作者:華西科技

2019年,棉蚜、棉盲蝽、棉鈴蟲、棉葉螨、地下害蟲、苗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鈴病等病蟲将在各棉區普遍發生,棉薊馬、煙粉虱、紅葉莖枯病等次要病蟲在局部發生。為了切實做好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棉花生産安全、品質安全和生态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5%以上,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面積和專業化防治面積分别達到20%以上和25%以上,總體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内,化學農藥使用量明顯下降。

二、防控政策

針對不同棉區、棉花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蟲種類,本着輕簡化、無害化的原則,采取“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措施,大力推廣抗(耐)病品種,發揮棉花自身補償作用,充分利用生态調控手段,保護和利用棉田自然天敵的控害作用。藥劑防治優先選用生物源、低毒、環境友好型藥劑,并注意與藥劑輪換。重視合理用藥、精準用藥,降低化學農藥用量。通過秋冬壓低病蟲基數,苗期預防、生長期控害、鈴期保鈴保産等技術措施,增強棉田的可持續和安全控害減災作用。

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三、防控措施

(一)分區域防控重點

1.黃河流域棉區:包括河北、山東、河南、天津、山西和陝西棉區。重點防控棉盲蝽、棉蚜、棉葉螨、棉鈴蟲,預防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苗病、鈴病、紅葉莖枯病,局部做好地下害蟲(蝼蛄、蛴螬、金針蟲、地老虎)、棉薊馬、象鼻蟲、細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2.長江流域棉區:包括江蘇、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棉區。重點做好棉盲蝽、棉葉螨、棉鈴蟲、斜紋夜蛾、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的防治,預防苗病、鈴病、紅葉莖枯病,注意防治棉蚜、紅鈴蟲、棉薊馬、煙粉虱。

3.西北内陸棉區:包括新疆、甘肅棉區。重點做好棉葉螨、棉蚜、棉鈴蟲、棉薊馬、棉盲蝽、煙粉虱、枯萎病、黃萎病、苗病、紅葉莖枯病的防治。

(二)主要技術措施

1.播種期

預防對象:苗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苗蚜、棉葉螨、棉盲蝽、棉薊馬、地下害蟲等。

(1)選用抗(耐)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品種和抗蟲品種。

(2)根據各棉區苗期病蟲發生特點,選擇适宜的種衣劑,做好種子藥劑處理。

(3)選用無菌土壤制缽育苗,培育無病壯苗。西北内陸棉區黃萎病重發區深翻土壤60厘米。

(4)清除棉田、田埂和路邊雜草,減少棉盲蝽、棉薊馬、棉葉螨蟲口基數。

2.苗期

防治對象:苗病、苗蚜、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棉葉螨、棉盲蝽、棉薊馬、地下害蟲等。

(1)推遲滅茬。小麥、油菜收獲後稭稈在田間堆放2-3天,使天敵充分向棉株轉移,以保益控害。

(2)苗病:發病初期及時防治,尤其遇低溫陰雨天氣,及時噴施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黴素、噁黴靈等藥劑控制。

(3)苗蚜:以利用自然天敵控制為主;黃河流域和西北内陸棉區直播棉3片真葉前,當蚜量較大,卷葉株率達5%-10%,或4片真葉後卷葉株率10%-20%時,進行藥劑防治。

(4)棉葉螨:當棉田螨株率低于15%時挑治中心株,超過15%時立即進行全田統一防治。

(5)棉盲蝽:長江流域棉區棉苗營養缽移栽前施好送嫁藥。大田百株若蟲量達到3頭時,進行藥劑防治。

(6)地老虎:采用糖酒醋液誘殺成蟲,壓低基數。采用晶體敵百蟲配制毒土或毒餌順壟條施誘殺幼蟲。

(7)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實行疏通“三溝”(圍溝、橫溝、廂溝),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生物肥,合理增施磷、鉀肥,補充微肥,氮肥可選用碳酸氫铵作追肥,發病前或初見病時用藥,連續用藥2-3次,間隔10天,葉面噴施與噴淋灌根相結合,注意輪換用藥。

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3.蕾期

防治對象:棉盲蝽、棉鈴蟲、棉葉螨、枯萎病、黃萎病、紅葉莖枯病等。

(1)及時整枝,中耕除草;雨水多時,注意清溝瀝水,降低土壤濕度,根據棉株長勢适時噴施甲哌嗡控制旺長。

(2)棉盲蝽: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重點防治早發、雜草多及與棗園、樹林相鄰的早發棉田。采用昆蟲性誘劑誘殺綠盲蝽成蟲。當百株蟲量達5頭時實施藥劑防治,施藥時間應在上午9時前或下午4時後,由田邊向内施藥。西北内陸棉區棉盲蝽重發區6月上旬結合棉薊馬和棉蚜防治進行兼治。

(3)棉鈴蟲:非抗蟲棉及早發棉田,棉鈴蟲成蟲期采用性誘劑配套幹式飛蛾誘捕器,或條施生物食誘劑誘殺成蟲;當棉鈴蟲百株低齡幼蟲達10頭時進行防治,優先選用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蘇雲金杆菌(bt.,抗蟲棉田禁用)、茚蟲威等生物農藥。

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4)棉葉螨:點片發生時,選用專用殺螨劑控制為害。

(5)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發病前或初見病株時,及時用藥控制病情。

(6)紅葉莖枯病:現蕾後噴施鉀肥,并根據土壤養分情況配合噴施硼肥和鋅肥,預防和控制發病。

4.花鈴期

防治對象:伏蚜、棉葉螨、棉鈴蟲、棉盲蝽、斜紋夜蛾、煙粉虱、鈴病等。

(1)鈴病:及時去空枝、打老葉,摘除爛鈴和斜紋夜蛾卵塊并帶出田外深埋處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和郁閉度,減少田間病蟲基數。同時,應避免偏多、偏遲施用氮肥,防止棉花貪青徒長。鈴病常發區,以花蕾和幼鈴為重點适期噴藥預防,發病前或初見病時噴藥。雨前預防,雨後及時噴藥控制鈴病的發生。

(2)棉鈴蟲:采用性誘劑、生物食誘劑誘殺成蟲,降低田間落卵量。花蕾期當抗蟲棉百株低齡幼蟲(3齡)10頭、非抗蟲棉累計百株卵量100粒時,進行藥劑防治。

(3)當伏蚜、棉葉螨、棉盲蝽、斜紋夜蛾等蟲口密度達到防治名額時,即單株上中下3葉蚜量平均200-300頭,全株均勻噴霧;棉葉螨點片發生時挑治,連片發生時全田防治;棉盲蝽百株蟲量10頭;斜紋夜蛾百株2個卵塊。

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四、專業化統防統治主推技術

(一)清潔田園和秋耕技術

棉花收獲後及時拔除棉稈并清潔田園,清除病蟲殘體。秋耕深翻,有條件棉區秋冬灌水保墒,壓低病蟲越冬基數。

(二)選用抗(耐)病蟲品種

因地制宜選用抗枯萎病、耐黃萎病品種,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在選用抗病品種的基礎上,選用抗蟲棉優質高産品種。

(三)種子處理技術

根據各棉區苗期主要病蟲種類,選用适宜的殺蟲劑、殺菌劑或專用種衣劑處理種子。

(四)生物源農藥和天敵保護利用技術

1.天敵保護利用。棉花生長前期注重保護利用棉田自然天敵,充分發揮天敵控害作用。小麥、油菜收獲後,稭稈在田間放置2-3天,有利于瓢蟲等天敵向棉田轉移。苗蚜發生期,當棉田天敵機關(以1頭七星瓢蟲、2頭蜘蛛、2頭蚜獅、4頭食蚜蠅、120個蚜繭蜂為1個天敵機關)與蚜蟲種群量比,黃河流域棉區高于1:120、長江流域棉區高于1:320、西北内陸棉區高于1:150時,不施藥防治,利用自然天敵控制蚜蟲。長江流域棉區棉花苗期至蕾期一般年份不施用化學農藥防治苗蚜。

2.生物源農藥。棉鈴蟲卵孵化始期噴施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bt.等;斜紋夜蛾卵孵化始期噴施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不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還可有效保護天敵;應用藜蘆堿等防治棉蚜、棉鈴蟲;預防苗病、枯萎病、黃萎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乙蒜素處理種子,苗期和花蕾期随水滴灌施藥或葉面噴霧;防治鈴病,真菌性鈴病采用多抗黴素葉面噴霧,細菌性鈴病選用乙蒜素等防治。

3.人工釋放赤眼蜂。棉鈴蟲成蟲始盛期人工釋放卵寄生蜂螟黃赤眼蜂或松毛蟲赤眼蜂,放蜂量每次10000頭/畝,每代放蜂2-3次,間隔3-5天,降低棉鈴蟲幼蟲量。

(五)昆蟲資訊素誘殺技術

棉鈴蟲越冬代成蟲始見期至末代成蟲末期,大面積連片使用棉鈴蟲性誘劑,每畝設定1個幹式飛蛾誘捕器和誘芯;長江流域棉區斜紋夜蛾常發區,大面積連片使用斜紋夜蛾性誘劑,每畝設定1個夜蛾型誘捕器和誘芯,群集誘殺成蟲,降低田間落卵量。連片施用生物食誘劑,于夜蛾科害蟲(棉鈴蟲、地老虎、三葉草夜蛾等)主害代羽化前1-2天,以條帶方式滴灑,每隔50-80米于1行棉株頂部葉面均勻施藥,可誘殺成蟲。

(六)生态調控和生物多樣性利用技術

西北内陸棉區棉田周邊田埂和林帶下種植苜蓿或早熟油菜等作物,引誘、培育和涵養天敵,增強天敵對棉蚜、棉鈴蟲、棉葉螨的控制能力。棉鈴蟲常發區,棉田套種玉米、苘麻條帶,誘集棉鈴蟲成蟲産卵,集中殺滅。推行棉花和冬小麥插花種植,保護利用自然天敵。

(七)合理用藥技術

1.防治蚜蟲、棉盲蝽可選用苦參堿、烯啶蟲胺、噻蟲嗪等;棉盲蝽可選用氟啶蟲胺腈等。

2.防治棉鈴蟲、甜菜夜蛾等夜蛾科害蟲優先選用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bt.、茚蟲威、多殺黴素等;昆蟲生長調節劑可選用滅幼脲、抑食肼等;化學藥劑可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溴氰蟲酰胺等。

3.防治棉葉螨選用阿維菌素等生物源殺蟲劑;化學藥劑可選用乙螨唑等。

4.預防和防治枯萎病、黃萎病可選用枯草芽孢杆菌、乙蒜素、氨基寡糖素等;化學藥劑可選用辛菌胺醋酸鹽等。

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5.防治鈴病。真菌性鈴病發病初期(鈴上出現水漬狀小點)可選用多抗黴素、乙蒜素,化學藥劑可選用辛菌胺醋酸鹽、吡唑醚菌酯等;細菌性鈴病可選用嘧啶核苷類抗菌素、乙蒜素、中生菌素等,化學藥劑可選用噻菌銅等。

6.藥劑拌種。殺蟲劑可選用吡蟲啉或噻蟲嗪種子處理劑;殺菌劑和生長調節劑可選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等。殺蟲劑與殺菌劑混合包衣可控制苗期多種病蟲害。

7.苗病(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紅腐病)。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及時防治,可選用絡合态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噁黴靈等藥劑。

來源:全國農技中心,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