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作者:餐飲中國

作者:風清

來源:電商頭條(id:ecxinwen)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饞阿狸,美團的新事業!

被罰了34億,美團依舊默默努力。

近日,有媒體報道,美團親自下場開餐飲店了。據悉,美團在鄭州、北京兩地試水餐飲店,品牌名為“饞阿狸”,主營麻辣香鍋。

公開資料顯示,“饞阿狸”所屬營業公司為北京時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康凱,而康凱為美團外賣創新業務部總經理。另外,“饞阿狸”這一商标由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申請注冊,該公司的疑似實際控制人便是王興。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通過以上線索可推斷出,美團的确有意親自下場、進軍餐飲行業。

為了一探究竟,筆者打開了美團app。

鄭州地區顯示,有兩家饞阿狸麻辣香鍋店,分别是金水店和大學路店。從銷量上看,兩家店的生意頗有些蕭條。其中一家店有5條評論,均釋出于2020年,整體評分為4.1分。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北京地區則有望京這一處門店,也隻有零碎的6條評價,釋出時間均為今年上半年。

從這三家店的外賣表現而言,饞狐狸似乎并不成功。

不過,就網友發出的評價内容可以發現,不同于一般的街邊小店,饞狐狸有統一的包裝,均印有饞狐狸的文字和品牌辨別。

這也意味着,饞狐狸走的是餐飲自營連鎖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親自下場做餐飲,也不是頭一遭。早在2019年,美團就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美象小廚”的川菜館,并推出奶茶品牌“美象奶茶”。

從2019年的美象小廚,到2020年上線的饞阿狸,水花不大,但也暗含了美團進軍餐飲行業的嘗試。

不過,美團進軍餐飲一事倒是挺低調的。個中原因,或許是美團不想給平台商戶造成壓力,是以也就沒大張旗鼓地宣傳。

美團财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美團的活躍商家數為680萬,逆勢增長10個百分點,重新整理曆史新高。

對這680萬商家而言,美團親自下場開店或許是潛在的威脅,但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商家是美團的重要來源。

此外,這些品牌成功與否,并不影響美團的主業。即使兩三年的投入并未激起一點水花,美團也依舊淡定!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掘金餐飲,資本狂歡!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碾壓着碎月的痕迹。

十幾年前,我們可以在一家無名街邊小店吃飯,喝一杯沒有任何品牌辨別的簡易版奶茶。

可如今,我們的餐飲消費選擇發生了巨變。取而代之的,是海底撈、小龍坎、和府撈面、太二、探魚、一點點、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等連鎖品牌。

連鎖化、品牌化,正在成為整個餐飲行業的新風向。

《美團大學餐飲學院》曾出過一份排名,從2018年到2020年間,連鎖化率最高的餐飲品類分别是飲品、面包甜點、西餐。其中,飲品的連鎖化率在2020年達到了36%,火鍋達到了19%。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相較于傳統的無名小店,連鎖化店鋪意味着更大的投入,更長線、全面的市場政策,是以對資本投入的要求也提高了。

于是,餐飲連鎖化背後,資本力量悉數登場。

《前瞻産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餐飲行業投資金額達439億元。相較于過去十年最高成績——2018年的467億,也僅有28億的差距。加之年末4個月,必然會超過這一記錄。

值得注意的是,除開傳統的餐飲巨頭,一些新面孔也開始入局餐飲。

今年5月,有媒體報道原瑞幸創始人陸正耀,正式進軍面館行業,品牌名為“小面日記”,并且定了一個小目标,先開500家再說。不過,從咖啡到面館,本就同屬于餐飲行業,有很多相似的經營邏輯。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一衆網際網路公司的餐飲布局。相關統計顯示,騰訊、位元組、b站均在餐飲行業有所押注。

騰訊方面,投資了tims咖啡、盛香亭、和府撈面、喜茶。位元組方面,投資了檸檬茶品牌檸季、manner coffee、鲨魚菲特、厚雪酒業、懶熊火鍋。b站方面,投資了鷹集咖啡、粉紅漢堡。前兩天,恰又傳出騰訊小米間接持股茶顔悅色的消息。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從明星品牌到餐飲新秀,都開始有了網際網路巨頭的身影。

你或許會疑問,好好的網際網路本業不做,為什麼要入局競争激烈、利潤不及網際網路行業的餐飲呢?

對此,你需要明白一個淺顯直白的道理——網際網路巨頭做餐飲,主要目的并非錢。它們并不缺錢,而是想要在熱門市場占得一席之地。更确切地說,财大氣粗的網際網路企業,希望近距離、全方位地觸達更大的市場,靠近消費者。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餐飲行業,便是網際網路巨頭靠近消費者最便捷的入口。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到店、到家、自家做,一個都不能少!

筆者曾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不管你們是做哪個行業的,真正對你們構成最大威脅的對手一定不是現在行業内的對手,而是那些行業之外你看不到的競争對手。”

颠覆美團的必然不是另一家外賣平台!

在本地生活領域,美圖已經牢牢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但對王興而言,這遠遠不能實作他的無邊界理論。

外賣之外,美團也一直在積極開拓新的業務闆塊,如共享單車、網約車、共享充電寶……不過,這些新業務并不能帶來可觀的收益,反而是日益加劇的虧損。

680萬外賣商家坐不住了!無邊界的美團,親自下場開店

今年5月,美團釋出第一季度财報。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虧損80.44億,同比暴漲489.9%。4月底,美團還曾釋出公告募資100億美元。

外界猜測,美團的新業務開展并不順利,是以才會面臨虧損困局。

然而,美團也并非盲目擴張。以社群團購為例,美團的主要目的在于拿下另一個高頻市場。一般情況下,吃飯有到店、到家、自己做三種形式。外賣的興起,替代了到店、自己做這兩種模式,但客觀需求并未消失。

本質上,這三種模式是互斥的,自己做飯就不會點外賣了。美團的外賣業務隻涵蓋了一種吃飯場景,是以美團才會積極滲入社群團購。近兩年親自下場開店,也是為了涵蓋到店這一場景。

而這一切的嘗試和跨界,恰恰應了王興的那句話:“萬物其實是沒有簡單邊界的,是以我不認為要給自己設限。隻要核心是清晰的——我們到底服務什麼人?給他們提供什麼服務?我們就會不斷嘗試各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