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導演請指教》第一期節目完結了,四位導演,四部作品輪番上演之後,最終包貝爾成功晉級,而相國強、梁龍、畢志飛紛紛進入待定區。

而在對四部作品的評分中,包貝爾執導的《哪吒》獲得第一,畢志飛執導的《新小城之春》獲得第二,相國強執導的《哪吒鬧海》獲得第三,梁龍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獲得第四。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不過對于梁龍的作品來說,由于沒有播完,也讓他沒有闡述自己的執導思想,不過在微網誌上,他最終公開了創作思路,顯然這部作品是被低估了的。

通過梁龍給出的解釋,讓我們一起再度重溫解讀這部短片,看看這部短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一)

短片從散落的單頁開始,畫面的黑白色彩,讓影片有着特别的意義,如果不看到最後是很難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的。

色彩對于電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早期影片中,還是以黑白片為主的時代,色彩還不那麼重要,但是在後來不斷發展過程中,色彩的功能被擴大,從寫實功能到有了造型功能,表意功能等。

在這部短片中,可以發現前後對比,從黑白到彩色的轉換,這樣的對比有着結構整部短片的功能。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單一來看,是烘托環境、營造氣氛、風格的作用。

在黑白部分,突出了每一位人物内心世界的與衆不同,有着掙紮、困惑、憂傷、孤獨,當然也有着幽默的色彩。

而轉換到彩色之時,先是和解,然後是真正的寫實。

這就有了結構影片的功能,這是幻想與現實的對比,黑白是幻想,彩色才是現實。

外星人是另一個自己,而現實中的自己依然還處在困境之中,但是已經在尋求和解之路。當然也是在真實呈現每一個現實中的人的狀态,去引起反思,到底人該如何去與這個世界相處。

不同角度去對待看待這個世界,顯然是色彩的結構功能。

(二)

飄落的單頁淩亂無章,這個世界的複雜性和人内心的雜亂性,在這裡被表現着。

然後鏡頭切換到錄音機,音樂響起,潘斌龍飾演的外星人出現,他舉着闆凳,然後開始整理簡易劇院前的座位,旁邊一個騎着三輪摩托的阿姨在靜靜看着他,隻見他頗為認真,甚至用眼睛在瞄準闆凳是否整齊,随後外星人也看向了這位阿姨,然後外星人開始了表演,但是沒想到阿姨很快就走了。

緊接着是一個個阿姨騎着車從面前經過。

對比最後的彩色部分,這是阿姨的自我掙紮與困惑。

然後鏡頭切換到了這位阿姨的獨舞,而其面對的是一群阿姨的圍觀。

01.一個人在集體與個體利益的社會沖突面前。

在一群阿姨面前和當外星人出現之時,阿姨舞姿的變化,實則就是個人與集體的對抗。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随着一個個阿姨也開始加入跟随着外星人的舞姿跳舞,起初是興奮的,但是很快互相觀看,便停下了,顯然這是不被集體所允許的。

個人被集體所吞噬。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但是會發現那位阿姨的車留下了,外星人也是四處觀看,陷入了沉思與迷茫之中,然後開車離開了,開始了尋找之旅,尋找同伴。

是以說除了幻想與現實的對比之外,還有主觀與客觀的對比,因為影片是以外星人主觀視角展現的,然後在最後又以四個不同人的視角展現着,既可以做主觀,又可以做客觀。

從不同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以及世界中的那個自己。

02.在自然被工業侵蝕與成長消亡的童真之間。

首先呈現着一個被廢棄的遊樂園,外星人騎着三輪車經過。

然後一群學生寫生場景,鏡頭從一個個學生前掃過,背景音是工廠的聲音,而學生畫着都是自然的實景展現,雖然面對的都是同一處景色,但是前三位同學畫的都是不一樣的,而最邊上的一個男學生更是什麼都沒畫。

前三幅畫也就是自然被工業侵蝕,前兩位同學的畫中還未出現工業化物件,第一幅畫中有太陽,風車、樹,第二幅畫中主要是樹,第三幅畫中信号塔出現了。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随着畫框的不斷擴大,一個漸變的過程意味着侵蝕,自然被工業的侵蝕。

從廢棄的遊樂園到孩子們的畫,現代工業所吞噬的不僅僅是自然,還有童真、樂趣,轉而變成了規格統一的風景,這些又強加到孩子們身上,要進行寫生練習。

可是有人并沒有被吞噬掉。

就是最後一位小男生,什麼也沒畫,而是在東張西望,直到外星人的出現,他開始畫外星人,但是所畫的并不是外星人,而是其真實面目。

卸掉了外殼,回歸了童真。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小男孩并沒有被外在的所束縛,而是保持着童真,當然當他脫離了群體之後,又在做着自我,這是對抗着集體,相比較第一部分阿姨沒有脫離,而這一部分已經有了明顯遞進,這是部分與部分的遞進關系。

另外此時的小男孩是最為高興的時刻,因為他找到了自我,做回了自我,不再是受困于他人,集體。

03.在束手無策沒有對錯的愛情裡。

遊樂場,碰碰車,外星人主觀視角開着車一直碰撞着一個女孩。

在無序的碰碰車中,這個女孩顯然有點失魂落魄,當所有人都離場之時,唯獨她留下了,妝已經花了,顯然她曆經了一段傷心過程,而在遊樂場漫無目的的開車碰撞,對于她來說沒有辦法,當所有人離開之時,留下的她也束手無策,繼續傷心,此時的她或許是最為孤獨無靠的,哭笑不得,因為過往的愛情太過無奈吧。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外星人遞給他一副眼鏡,女孩戴上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顯然心情好了許多。

或許隻需要換個角度看世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04.在遇見那個比你自己更像自己的時候。

中年男人在工廠的舞台上朗誦着詩歌,隻見他越來越興奮。荒誕而又有趣。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接一盆南極冰川的雪水 泡一泡洗不幹淨的雙腳 打造一口會說話的鍋 讓我們能夠吃得飽 借一雙不眠魚的眼球 在深海裡也能睡着 駕駛着剛要成年的野獸 穿過乞力馬紮羅山上無邊的荒草 那裡有一盆尿 讓我能夠照見自己還在發酵 ——李自強(二手玫瑰貝斯手)

随後他走下舞台繼續做着他的保潔工作,可以看到他的身份,并不适合在這個舞台上表演,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可以在這個舞台上表演,表演時的自己最為快樂,無所謂高雅與低俗之分,隻是自我的自由綻放。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直到外星人的出現,他們對視,中年男人捂嘴笑了起來,外星人也同樣如此。

因為遇見了另一個自己。

最後外星人騎車拉着四個與衆不同的人來到了起始劇院面前,一起融入到了集體跳起了舞。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可以看到他們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同類,也可以看到與這個世界和解了。

從全景到推移鏡頭到外星人,色彩由黑白變為彩色,回歸到現實。

這個外星人是現實中所存在的那些另類者,他既是虛幻的,也是真實存在的。

(三)

我們也許回避、也許笑場、也許認命,也許不顧一切的瘋狂。因為每個人内心都有一個不屬于任何載體的外星世界,隻要你願意與他共舞,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和顔色。 人本孤獨,草木無雙。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這是梁龍要表達的。

外星人既是另一個自己,也是在指引着自己,隻要願意接納,會發現另一個世界。

孤獨顯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

最後四個另類者彩色畫面的重制,也就是開頭所說的結構影片。

既是幻想與現實的對比,也是主觀與客觀的對比。

外星人在集結引導另類者,而另類者也在尋找突破自我,這其實是人的兩面性!

在外星人看來,另類者是另一個自己,是自己的同類,而在另類者看來,外星人是另一個自己,也是自己的同類。

抽象化的表達,用鏡頭語言展現人物内心世界,每一部分看似毫無關聯,但是内在是在不斷遞進,情感、心理都是更進一層的,而整體又是一個有着邏輯層次的完整的結構。

是以這部短片被低估了,多看幾遍,共情是很自然的,因為總有一個地方能讓你看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或許是某個時刻,或許是某個階段,或許從來如此,但是顯然每一個人既孤獨另類,但是又不孤獨而合群,在時代發展之中,在個人成長之中,内心的波動是正常的,但是應該學會與這個世界相處,找到最為恰當合适的方式,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梁龍導演作品評分墊底,《瘋狂的外星人》被低估了

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曆與曆練,是不會有着如此廣度與深度的表達的,而梁龍顯然有,也做到了。他依然還是那個梁龍。

現實雖然是殘酷的,但是并不能阻礙梁龍的表達,而這部影片也終将找到它的同類,而它的同類也終将看到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