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納粹良心發現還是受害者自救,叙多夫遺作《往日回音》引争議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誕生于1960年的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thessaloni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希臘乃至整個南歐地區曆史最悠久也最受國際影壇關注的電影盛會。去年因為疫情的關系,電影節未能照常舉行。到了今年,疫情趨緩,第62屆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得以在11月4日如期展開,開幕影片是獲得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法國影片《正發生》,而将在11月14日亮相的閉幕影片是同樣來自法國的《奧林匹亞街區》(paris, 13th district)。

今年的電影節上,共有多達35部希臘本土影片參展或參賽,已故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的《流浪藝人》等作品也将亮相特别展映活動。不過,影展開幕伊始,一部名為《往日回音》(echoes of the past)的希臘新片就已惹出不少争議,持不同看法的雙方甚至有意對簿公堂,讓外界不免對這部新片産生好奇。

納粹良心發現還是受害者自救,叙多夫遺作《往日回音》引争議

《往日回音》海報

《往日回音》由1976年生于雅典的尼古拉斯·季米特洛普羅斯(nicholas dimitropoulos)執導,編劇則是希臘影壇新人季米特裡奧斯·卡贊托尼斯(dimitrios katsantonis)。因為該片由瑞典國寶級演員馬克斯·馮·叙多夫擔綱主演,還是他是去年三月去世之前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是以早在制作階段就已相當引人關注。不過,《往日回音》如今引發劇烈争議的關鍵,卻在于其呈現的一段希臘曆史。

納粹良心發現還是受害者自救,叙多夫遺作《往日回音》引争議

《往日回音》是馬克斯·馮·叙多夫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1943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國防軍第117獵兵師進駐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北部山區,執行“卡拉夫裡塔行動”(kalavryta),目的是要清剿在卡拉夫裡塔小鎮周圍活動的希臘遊擊隊。德軍的殘酷清剿激怒了遊擊隊,後者在12月7日槍斃了一批早先被俘的德軍士兵,81名德軍士兵裡僅剩兩人死裡逃生,将這一消息帶回到了第117獵兵師指揮部。

12月10日,德軍将領卡爾·馮·勒蘇爾(karl von le suire)下令對卡拉夫裡塔小鎮實施“最嚴厲打擊”,即殺光鎮上所有男性。三天後的清晨,多支德國國防軍部隊集結到鎮上,将幾千名鎮民集中在了一處校舍内。随後,他們将所有14歲以上的男性帶去了鎮外一處山坡上,集體槍決。最終,有438人當場喪命,隻有13名男性因被其他人的屍體所掩蓋而僥幸脫身。

随後,納粹又點燃了關押有約1300名婦孺的國小校舍。此時發生的一件事情,存在不同版本說法。一種觀點認為,德國國防軍中有一名奧地利士兵大膽打開了校舍大門,放走了無辜的婦孺,自己卻被長官當場槍斃。另一種說法則是,這批女性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逃了出來,絕對不是靠所謂的侵略者的良心發現。總之,在這場被希臘史書稱為“卡拉夫裡塔大屠殺”的慘案過後,鎮上共有693人不幸遇害,一千多棟房屋被付之一炬。

納粹良心發現還是受害者自救,叙多夫遺作《往日回音》引争議

《往日回音》劇照

戰後,德國政府對“卡拉夫裡塔大屠殺”表示承認,還在鎮上建了孤兒院等設施,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彌補,但負責執行屠殺計劃的艾貝斯伯格上校和多納特上尉,都未是以事受到任何法律懲處。如今,鎮上早已建起大屠殺紀念館,每年十二月都會舉行隆重儀式悼念亡靈。

在影片《往日回音》中,馬克斯·馮·叙多夫飾演的就是小鎮卡拉夫裡塔的一名幸存者,一位律師的造訪,打破了他甯靜的晚年生活。律師代表的是德國政府,負責來當地收集證據,以應對希臘遺孤所提出的賠償要求。正是在這位幸存者的回憶中,提到了那名良心發現的奧地利士兵的善舉。影片似乎是要借此說明曆史絕非非黑即白,納粹也并非全是人性泯滅之輩。

這樣的诠釋,自然招來了不少卡拉夫裡塔當地人的強烈抗議。卡拉夫裡塔大屠殺幸存者協會主席查理拉奧斯·艾梅蒂斯(charilaos ermedis)在接受希臘媒體《伯羅奔尼撒報》采訪時表示,早在《往日回音》一片籌拍階段,協會就嚴正警告過他們,影片請務必尊重死者及其後人,絕對不可以将這種所謂的納粹好人良心發現的天方夜譚式的野史稗官當作事實。結果,制片方一意孤行,是以協會日前已決定将該片告上法庭,起訴他們歪曲曆史。

納粹良心發現還是受害者自救,叙多夫遺作《往日回音》引争議

不過,制片方顯然并不買賬,身兼編劇和制片人的卡贊托尼斯接受了《綜藝》雜種的通路,笑言對方的官司威脅,隻是“用不了多久就會暴露出真實面目的空心炮仗,因為這樣的訴訟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法律依據”。

雖是影壇新人,但這位編劇的經曆頗不簡單。在2010年從英國梅特電影學院畢業之前,卡贊托尼斯曾在英國當過一段時間的律師,于打官司一事似乎格外有信心。而且,他強調說《往日回音》從沒昭示本片是一部“基于真實事件的劇情片”,打從一開始立項,說的就是這會是一部“靈感來自真實事件的劇情片”。雖然兩種說法隻是差了幾個字,卻大有差別。

導演季米特洛普羅斯則在接受《綜藝》采訪時透露,之是以決定拍攝該片,他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提醒世人牢記納粹帶給希臘人的苦痛,確定充滿了邪惡與仇恨的法西斯主義永無複活之日。“人類總愛重複曆史,但我們還是希望能通過教育,來盡量避免這樣的錯誤再次被重犯。”

納粹良心發現還是受害者自救,叙多夫遺作《往日回音》引争議

至于争議核心所在的納粹士兵一說,早先在美國華盛頓大屠殺紀念館做過一場關于卡拉夫裡塔大屠殺的特展,其中列出有十四名目擊證人,都可以證明是一名奧地利士兵打開了校舍的大門,放走了正被烈焰所困的部分婦孺。“我們寫了這麼一場戲,就是想要說明,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時刻,也會有人性閃光的一面,哪怕那僅僅隻是一個人的良心發現。”導演季米特洛普羅斯解釋說。

《往日回音》将于當地時間11月6日在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上全球首映,11月11日起在希臘全境上映。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