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海上鋼琴師》與《揚帆的時代》看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命運一 .天才與英雄,主人公個體的傳奇二 .不同卻又相同的孤獨三.改變,都與小女孩有關四.堅守,與時代對抗結語

豆瓣9.3分的《海上鋼琴師》毫無疑問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該片講述了出生于維吉尼亞号遊輪上的天才鋼琴師1900傳奇的一生,作為托納多雷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時光三部曲”之一,《海上鋼琴師》自問世以來就赢得了巨大的關注與經久不息的讨論,有人說“1998年誕生了兩部因巨輪而火的電影,《泰坦尼克号》與《海上鋼琴師》前者以其轟轟烈烈又纏綿悱恻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的男男女女,後者則讓人在紛繁的欲望叢林中回歸心底的質樸與純粹”。

而我們今天要提到的另一部作品《揚帆的時代》,同樣是一部與船隻息息相關的作品,講述了一位被時代抛棄的老帆船長從自我放逐再到完成救贖的經過,雖然隻有短短十二分鐘,卻斬獲了201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提名獎。這部作品與《海上鋼琴師》存在着諸多相似之處,下面,我将與大家一起分析探讨。

從《海上鋼琴師》與《揚帆的時代》看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命運一 .天才與英雄,主人公個體的傳奇二 .不同卻又相同的孤獨三.改變,都與小女孩有關四.堅守,與時代對抗結語

首先,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傳奇。

《海上鋼琴師》中,一出生就被抛棄在維吉尼亞号遊輪上的1900,從小與在遊輪最底層的鍋爐工們生活在一起,可想而知,并沒有人刻意去培養他的藝術才華,1900對鋼琴對音樂可以說是天賦才華,無師自通。

從接觸鋼琴的那一刻開始,他坐在鋼琴上的身姿就是那樣地自然潇灑閑逸,他那雙如紛飛蝴蝶般的妙手便會自然地舞蹈與律動,所有所有的音樂,都仿佛汩汩的流水一樣自然而然地傾瀉而出,更神奇的是,就如善教者因材施教,善工者因地制宜。

1900的音樂總能随着環境做出最自然而然地比對與切換,故他的音樂包羅萬象,形式豐富,無奇不有,他可以在頭等艙與船上的樂隊一起給社會最上流的人演奏所謂“陽春白雪”,亦可在三等艙,與社會最底層的普普通通的大衆一起狂歡,演奏那歡快的接地氣的爵士樂,他可以在與爵士樂的創始人鬥樂之時,以讓人難以置信的速率彈奏出富有着無限的力量與激情的樂章,以至于熾熱的琴弦呲一下點燃一根煙,又可以在錄制唱片看見窗外那個純真無邪的女孩時一下子讓手裡的琴鍵煥發出那樣清新溫柔的和弦。

正如1900的好友,小号手麥克斯所說,這樣的唱片應該被複制成千上萬份,而1900一旦下船,他想要的一切都會有,我想,這是所有人内心對1900評價的一個縮影,他,1900就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從《海上鋼琴師》與《揚帆的時代》看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命運一 .天才與英雄,主人公個體的傳奇二 .不同卻又相同的孤獨三.改變,都與小女孩有關四.堅守,與時代對抗結語

《揚帆的時代》雖然相對簡短,但隻言片語,我們也很容易窺一斑以見全豹,主人公老船長是帆船時代真正的英雄,對旁人來說深邃而恐怖的大海,在他看來,就如家一樣熟悉與平常,盡管也會遭遇突發的危險,但他總能化險為夷,他谙熟大海的習性,如風向與波濤,海上飄零數十載,見了太多潮起潮落,他是最好的引航者,安全引航過上千艘船隻,是指引無數人海上前行的燈塔,如果說1900的音樂才華是上帝賜予的,那麼老船長的英雄氣概則是數十年海上出生入死換來的,他是當之無愧的航海英雄。

從《海上鋼琴師》與《揚帆的時代》看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命運一 .天才與英雄,主人公個體的傳奇二 .不同卻又相同的孤獨三.改變,都與小女孩有關四.堅守,與時代對抗結語

孤獨,是這兩部作品中共同流露的主題,這或許是兩種不同形式的,卻又都讓人感同身受的孤獨。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似乎并不孤獨,1900在繁華的維吉尼亞号遊輪上,除了船上與他共同生活成長的好友,還有一批又一批嶄新的面孔,雖然他的世界他的生活以船隻為疆界,卻藉由這些形形色色的乘客,可以延伸到無窮遠的地方,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他就是世界的中心,他的雙手他的神情就是世人矚目的焦點,或許船上最不缺的就是盛大的音樂會與随性的狂歡,一切都是那樣的嘈雜與熱鬧,同樣的,老船長曾經也是叱咤風雲的大航海時代的領航者,他也曾帶領手下船員劈波斬浪,與那些個船員水手一定也是喝酒吹牛,熟絡之極的,這時的他自然也算不上孤獨吧。

但其實,他們的孤獨并不是表面上的無人陪伴的孤獨,其實是一種深層次的精神上的孤獨

有人說:真正的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裡去尋找,人生鼎沸之時,才是真正的寂寞。他們的孤獨其實更是當個人堅守的東西與時代的變革發生沖突之後,内心産生的巨大的沖突無從訴說,進而産生的孤獨。是以1900說,或許我對于陸地而言,本來就是不存在的,于是選擇了終其一生不下船,老船長則選擇了自我放逐,用最後的倔強與這個時代宣戰。

從《海上鋼琴師》與《揚帆的時代》看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命運一 .天才與英雄,主人公個體的傳奇二 .不同卻又相同的孤獨三.改變,都與小女孩有關四.堅守,與時代對抗結語

命運總不是一塵不變的,如平地起波瀾,兩個人的我改變都與小女孩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1900無可抑制地愛上了那個舷窗邊翩然走過的,如一朵雨後的山茶花一樣純淨的女孩,從未與異性相處過的他,笨拙而又熾熱地去追求他的愛,甚至當他想送給小女孩那張母片未果時,決定作出人生最大的一次改變:下船,他已準備好了一切,卻又在連接配接大船與陸地的舷梯上望而卻步,盡管如此,但他已經做了足夠心理準備,最終不過是聽從了内心深處的召喚。

老船長則是因為巧合救下了落水的小女孩,小女孩的歡聲笑語,對生活的熱愛與渴望仿佛給他已如枯木般的心靈注入了點點春霖,盡管他嘴上兀自倔強,拉不下面子,放不下身段,但他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心甘情願地為了拯救小女孩放棄了他自我放逐的計劃,選擇重新與世界建立聯系。

從《海上鋼琴師》與《揚帆的時代》看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命運一 .天才與英雄,主人公個體的傳奇二 .不同卻又相同的孤獨三.改變,都與小女孩有關四.堅守,與時代對抗結語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中如是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時代的一粒塵,落到一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是啊,時代滾滾洪流面前,個人的堅守也好,掙紮也罷,都顯得那樣蒼白無力甚至微不足道,但這就沒有意義了嗎?并不是,重要的從來都不是結果,而是這個過程中展現出的亮麗的生命底色。

簡單對比便不難發現,兩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是驚人的相似的。

1900出生的維吉尼亞号遊輪,正由歐洲開往美洲,其實正是由舊的世界中心開向新的世界中心,舊時代是有盡頭有邊界的,是知止,新時代則是都市,欲望,紙醉金迷,1900,正是這兩個時代之間最分明的一道分界線。于1900而言,他害怕沒有邊界的人生。他說“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 舊世界與新世界不可抑資地對立沖突,而1900始終葆有着對純淨内心的堅守,即使最後粉身碎骨,以身殉船。

老船長是帆船時代的弄潮兒,卻也是蒸汽時代的棄子。面對着這些鋼鐵鑄就的龐然大物,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與恐懼,于是,他選擇了自我放逐,他固執地堅守着自己的帆船,就好像抓住自己曾經輝煌的時代不放。他的形象,總能輕易讓人想起海明威筆下《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他是一個真正的鬥士。

從《海上鋼琴師》與《揚帆的時代》看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命運一 .天才與英雄,主人公個體的傳奇二 .不同卻又相同的孤獨三.改變,都與小女孩有關四.堅守,與時代對抗結語

正如《熔爐》之中所言: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周國平說:時光就如一條湍急的河流,裹挾着我們我們不斷向前。時代的滾滾洪流之下,每個個體都顯得那樣微不足道,無論是《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還是《揚帆的時代》中的老船長,他們都是命運的鬥士。

最後,我想借用《揚帆的年代》的片尾曲作結。

"别了,我親愛的父親,還有我親愛的母親。我即将去這個國家遠遊,當我走累了,我就坐下哭泣。想起我美麗的薩羅,淚水濕潤了眼眶。"

"這是首老歌對嗎"

"我就喜歡老歌"

"我也是"

我想,無論是如1900的對抗又或是老船長最後的妥協與和解,他們都已經給予那個逝去的時代最高的敬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