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夢斷紫禁城》
是以大貪官和珅為主角的電視劇
該劇主要講述和珅一生的行止
各位朋友可能對一個角色印象深刻
他就是嘉慶皇帝的老師朱珪
朱珪老成持重, 苦苦支撐着朝局
明裡暗裡一直跟和珅較量
那麼, 曆史上的朱珪又是一位怎樣的人物呢 ?

朱珪劇照
朱珪,字石君
順天大興人, 生于雍正九年( 1731)
他父親曾做過陝西周至的知縣,很有學問
朱珪從小也聰穎好學
跟他的哥哥朱珪筠同時中的舉人
在家鄉是“并負時譽”
乾隆十三年(1748)
年齡僅18歲的朱珪中了進士
成為庶吉士,并進了翰林院深造
乾隆皇帝很喜歡朱珪的才華和能力
三年後,升遷為翰林院侍讀學士
乾隆皇帝劇照
乾隆二十五年(1760)
三十歲的朱珪外放為福建糧驿道
幾年後又升任福建按察使, 已經是三品大員
乾隆二十九年( 1764) , 朱珪的父親去世
朱珪丁優離職
守制期滿後,朱珪被命為湖北按察使
乾隆三十四年( 1769) , 升任山西布政使
朱珪在地方為官期間,辦了不少的實事
“治獄平恕”, 興利除弊
同時由于朱珪持身方正
不喜歡官場上的那些交際應酬
也得罪了一些同僚
還有人上疏彈劾過他
對這些小事,乾隆皇帝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也不會懲罰朱珪
朱珪(左)劇照
乾隆四十年(1775)
朱珪結束了地方的任職,回到了北京
改授侍講學士, 入職上書房
并且成為皇十五子颙琰的老師
也就是未來的嘉慶皇帝
朱珪對颙琰的學業抓得很緊
恨不得把自己腦袋裡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他
他們之間也是以建立了很深的師生情誼
乾隆四十五年(1780)
朱珪出任福建學政
離别前,朱珪贈送颙琰五條建議
養心 、敬身 、勤業 、虛己 、緻誠
從品行到學業都提出了嚴格要求
颙琰很重視, 銘記于心
即使在親政後還把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嘉慶皇帝劇照
朱珪在任安徽巡撫時
當地多水災
朱珪是不避辛勞,并且躬範其事
受到乾隆皇帝的器重
朱珪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上升
引起勢灌天下和珅的嫉恨
想着法子要陷害朱珪
嘉慶元年,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退位給兒子
自己當起了太上皇
但手中的權利沒有移交
還是以太上皇的名義控制着朝廷
朱珪在給嘉慶皇帝的祝賀信裡寫到
“……雖已繼承大位,但凡事要處處小心,
不可多禦政事,能推則推……”
嘉慶皇帝看後,心領神會
但對和珅的專權一直心懷憤恨
隻是礙于父親寵信而無法處置
嘉慶皇帝也一直在培植自己的勢力
他希望把自己的老師朱珪調到自己的身邊
可是用人的權利還在太上皇乾隆手裡
于是嘉慶皇帝提出要學習古體詩和古文
因為朱珪正好善長這方面
乾隆感覺這個要求不過分
于是準備把朱珪調入京城,提升為大學士
乾隆皇帝與和珅劇照
嘉慶皇帝很高興
于是給朱珪寫了一封信
不料這封信卻落入了和珅的手裡
和珅認為,如果朱珪調到了嘉慶皇帝的身邊
肯定對自己不利
于是和珅把此信交給了乾隆,并說道
“嗣皇帝欲市恩于師傅,安插親信”
太上皇一聽,非常生氣
朱珪差一點就遭遇不測
後來經過朱珪在京的其他朋友求情
乾隆才放過此事
但朱珪的大學士職位沒有了
還被貶了職
經過這件事情以後
嘉慶皇帝在和珅面前大智若愚
而和珅借為嘉慶皇帝抄詩稿為由
安插了黨羽吳省蘭到嘉慶身邊
來監視嘉慶皇帝的動靜
雖然嘉慶皇帝内心對和珅不滿
但在表面上卻是很謙恭
絲毫不露鋒芒
當和珅來陳奏政務
也故意裝作拿不定主意
讓他去請示太上皇
于是和珅認為嘉慶軟弱
和珅更加的專權,如日中天
民間都叫他“二皇帝”
和珅劇照
嘉慶四年(1799)正月
乾隆駕崩
嘉慶皇帝立刻把自己的老師朱珪招至京城
還親自來到城門迎接他
師生兩人也在十幾年後再次相見
二人徹夜聊了一個晚上
分析朝廷的形勢,主要是和珅的問題
當和珅聽聞朱珪已經回來的消息後
他吓得面如死灰
知道自己的死期也不遠了
果不出所料,嘉慶皇帝命朱珪為主審
來負責和珅的案子
朱珪将和珅的巨額财産一一查出
并宣布了和珅的十大罪狀
乾隆駕崩的第十五天
嘉慶皇帝便賜死了和珅
小結:
朱珪七十五歲時
拜内閣大學士,負責工部
嘉慶十一年,朱珪病死
嘉慶皇帝親臨哭奠
贈太師銜, 入祀賢良祠
并特予大臣中最高的谥号“文正”,極其哀榮
直到十年後, 嘉慶谒陵回銮
還親自到其墓上祭奠
恩禮際遇确實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