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是晉朝人,出生在戰亂時期,但是王猛成人後,卻選擇去前秦輔佐氐族人苻堅。
在王猛的輔佐下,前秦迅速強大起來。那麼王猛一個晉朝人為什麼會去幫助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呢?其原因有三點。

1、桓溫想自立
桓溫想擁兵自重,自立為王,使得王猛不願跟随桓溫。我們知道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原是大分裂時期,北方先後出現十六個少數民族政權,與東晉對峙。
王猛正好處在這個時期,他成人後,後趙的徐統很欣賞他,于是想讓王猛去後趙,但是後趙内部也很亂,是以王猛拒絕了徐統的邀請,隐居在華山,等待明主的出現。
不久,東晉大将桓溫北伐,擊敗了符健,王猛知道後,去見桓溫,結果發現關中豪傑都不來慰勞桓溫的軍隊,是以王猛就知道了,桓溫不受人待見,心思很深,想與東晉較量,是以王猛又拒絕了桓溫。
2、東晉世族把持朝政
東晉此時的朝政由世族把持,皇帝隻是一個傀儡而已,是以王猛在拒絕了桓溫後,也就不願去東晉效力了。
王猛從小家境貧寒,東晉的世族大家肯定看不上他,比如東晉的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都是東晉世族的代表。
這些人不會讓一個窮小子進入朝廷,來和他們分一杯羹的,是以就算王猛進入了朝廷,也不會得到重用,這樣王猛的才華也就施展不開,那麼王猛也就失去了他本應該擁有的作用。
想到這些,王猛決定不入東晉朝廷,等待合适的機會。
3、苻堅雄才大略
苻堅的雄才大略吸引了王猛,使王猛在苻堅身上看到了他施展才華的機會。那麼苻堅為什麼會有雄才大略呢?
因為,苻堅八歲時就向他的爺爺苻洪提出來給他請個老師,苻洪很高興,欣然答應了。
苻堅在老師的引導下,刻苦學習,鑽研經史典籍,并立下了經世濟民,統一天下的志願,長大後他已結交了很多豪傑。
王猛在亂世中,也是手不釋卷,刻苦學習,知識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軍事知識,他特别擅長。王猛為人謹慎,深沉,且胸懷大志。
是以,我們看到王猛和苻堅兩人的特點很相似,是以,當呂婆樓向苻堅推薦王猛時,苻堅就很想見到王猛。
兩人見面後,一見如故,相見恨晚。苻堅得到王猛如劉備得到諸葛亮一樣,如魚得水。王猛跟着苻堅也能充分展示他的才華,個人價值也能完全展現。
王猛一開始并不是不想效力于東晉,隻是東晉沒有他施展才華的舞台,跟着桓溫更是前途渺茫。而苻堅能夠識人用人,不管什麼人,隻要有才華,願意跟着他幹,他都要。
是以苻堅給人的機會更多,且有志向,是以他能聚集人才。
王猛輔佐苻堅告訴了我們,想有所成就需要人才輔佐,而籠絡人才就要敢用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給人才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舞台。
參考文獻:
《晉書·載記十三/十四》
作者介紹:
肖邦:喜歡中國曆史,對曆史人物、事件有獨到見解。希望通過文字還原曆史的真相,揭開曆史中鮮為人知的秘密。了解曆史,掌握現在,擁有生活的智慧。
圖檔: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連結:
高仙芝在怛羅斯戰敗,為什麼阿拉伯還向唐朝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