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羽毛球能有如今的輝煌,也是和過去幾十年一代又一代的羽毛球前輩共同努力才有。此前小叮咚曾給大家介紹了中國羽毛球的“常青樹”湯仙虎,其實在湯老的羽毛球時代,還有一位與他齊名的羽毛球大師,侯加昌。與湯仙虎有着相似出生的侯加昌,同樣是印尼歸國華僑,最終為中國羽毛球做出了卓越貢獻。

侯加昌,1942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亞爪哇三寶壟市。童年時期的侯加昌與哥哥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開始走上羽毛球之路。14歲那年,侯加昌參加當地球會組織的正式比賽,那次印尼的全國女單冠軍王鳳娘因沒有對手,隻好參加了男子組的比賽,正巧與侯加昌同組,還不知道“害怕”為何物的侯加昌,竟然戰勝了王鳳娘,還一路打進決賽,拿了小組冠軍,這讓侯加昌戰勁十足,在心底已将羽毛球作為自己終生的追求。
1957年,由先期從印尼回到中國的王文教、陳福壽、黃世明和施甯安四員大将為主組成的中國羽毛球隊,首次到印尼通路比賽,在印尼華僑中引起極大的震動,都想親眼目睹中國隊的風采,酷愛羽毛球的侯加昌一家自然也不例外。可是比賽結果是中國隊輸了。比賽結束後,侯加昌呆呆地站在場邊遲遲不肯離去。父親走到他的身邊撫摸着他的頭說:“怎麼樣?你将來能不能代表中國隊打比賽?”那時候的侯加昌把這句話深深刻在了自己的腦海裡……
1960年3月,17歲的侯加昌告别家人,乘輪船回國。當他踏上美麗的羊城——廣州的土地,雙手被熱情的隊友們緊緊地握着,有了“到家了”的感覺。的确,侯加昌祖籍廣東梅縣,可不是“回家”了麼?這個海外遊子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1963年,侯加昌回到中國的第三年,适逢印尼隊來訪,侯加昌,還有同時歸來的時在福建隊的湯仙虎等人一起,第一次代表中國出戰。結果以4比1戰勝了當時的世界冠軍印尼隊。這一仗,可以說是中國羽毛球進入世界先進水準的開端。那一刻,侯加昌的腦海裡不禁又回想起6年前中國通路印尼時的那場比賽,時過境遷,現在他終于實作了他代表中國比賽的願望了!
此後的幾年,中國羽毛球界人才濟濟,充滿朝氣,侯加昌在國内外羽壇賽事中大顯身手,成績驕人,但因為當時特殊的國際環境,是以中國羽毛球并未能在世界組織下打比賽,不過國際羽壇一緻稱當時還不是羽協會員的中國隊是“無冕之王”,而侯加昌和湯仙虎則被稱為這段時期的代表人物,于是有了“湯侯時代”的稱謂。
1972年,國家羽毛球隊開始恢複重建,29歲的侯加昌正式入選了國家隊。侯加昌幾乎要從零開始,竭盡全力,開始了第二次登頂。這一段征程遠比他成為“無冕之王”的那段路程艱辛得多。1976年,侯加昌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亞洲錦标賽上,戰勝了奪冠呼聲最高的“天皇巨星”——印尼選手林水鏡。
湯仙虎和侯加昌兩人同出生于1942年,同為平高球、劈殺球、劈吊球、蹬跨步和後場起跳擊球等創新技術的代表人物,并成長為國際羽壇一對叱咤風雲的人物。兩人成名後在國際賽場上多年未遇到對手,創造了10多年外戰紀錄全勝的奇迹。
1965年,中國隊通路北歐數國,湯仙虎竟然有一局以15比0擊敗七奪全英公開賽冠軍的丹麥名将柯普斯。湯仙虎的球風偏猛,侯加昌則以巧取勝。球迷們根據“侯”的諧音以及“虎”,将他倆形象比喻為“猴子”、“老虎”,這與他倆的球風也頗為相似。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湯仙虎、侯加昌兩人的運動黃金時期,中國體育正被絕大多數國際體育組織排斥在外,湯、侯兩人未能參加湯尤杯、全英公開賽等國際頂級比賽,這成為兩位巨星的一大遺憾。不過,國際羽壇仍廣泛承認“湯侯時代”,足見他們技術水準之高,是中國羽壇當年的真正“天王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