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文斌:冀東著名的勞工運動領袖,熱血沸騰。

來源:鮑雲廊坊

周文斌,原名金成浩,北韓人,1908年9月23日出生于北韓北平安省新義州紅楠洞。1914年,我家遷居北京通州,加入中國國籍,後定居三河市燕郊鎮複興莊。

1944年10月17日,天津薊縣楊家堡突圍戰激烈而慘烈。殉難烈士中,吉爾特别委員會組織部長周文斌就是其中之一。

加入偉大的中國革命。

1916年,周文斌入通縣潞河國小,1922年入潞河中學。他的父親和哥哥先後參加了北韓和中國的革命。受他們革命思想的影響,他積極要求進步,團結進步同學,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1926年,18歲的周文斌經二哥金永浩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瘋狂屠殺共産黨人。周文斌不顧個人安危繼續他的革命活動。秋天,他先後發展了康景新、張學元()、洪慶龍、張樹弟、金(的弟弟)等人入黨。并成立了潞河中學分校,擔任書記、黨總支。1928年秋,周文斌和張震分别被北京大學和輔仁大學錄取。黨組織周文斌從事黨的秘密工作。他經常給同學們講中央蘇區的紅色政權,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革命鬥争。

上司了開灤大罷工。

1936年,中共河北省任命周文斌為唐山市工委書記,成立中共唐山市工委,主要組織開灤煤礦勞工運動。

周文斌當時在唐山、華東和電器物資,并在修收音機的掩護下從事黨的秘密活動。因為技術出衆,很快得到了經理趙永生的賞識和信任,并請他搬到自己的宿舍。周文斌利用便利條件,在宿舍設定了收發機,向上司機關發送資訊,接受上級黨組織的有關訓示。後來,當無線電波被敵人發現,引起懷疑時,他留下了電氣材料。之後,周文斌經常利用自己的診療技能深入勞工地區,去貧困勞工聚集的地方,給勞工治病,講一些通俗易懂的革命道理,激發勞工的鬥争意識。周文斌先後在湯山、趙各莊工作,秘密恢複和發展黨的組織,使黨在勞工中的影響越來越大。

1938年3月12日,趙各莊礦長陳三佳私下決定實行井下錄音制度。這種剝削勞工血汗的地下品牌房屋制度,引起了所有礦工的反對和憤怒。當周文斌認為時機成熟時,他組織了一次地下黨員和關鍵成員之間的秘密會議。3月16日,他在趙各莊礦發動了總罷工。

21日晚,在解振國、蔣震元等積極分子參加的會議上,周文斌提出“先把矛頭指向英國資本家,同時提防日寇的破壞和幹擾”的政策,決定22日下午開始全礦大罷工。

22日下午1點,數萬勞工包圍了礦山辦公樓,陳三佳不得不出來迎接勞工。受趙各莊礦影響,林西礦、唐家莊礦先後宣布罷工。在黨組織的上司下,3000名礦工展開了大規模的鬥争。經過反複較量,英國資本家不得不同意勞工的條件,簽訂了16份勞動協定。

1938年7月,在八路軍第四縱隊的支援下,李運昌、洪麟閣、高志遠在灤縣、遷安、馮潤、遵化等縣發動了抗日暴動,建立了抗日聯軍。起義的消息鼓舞了開灤的煤礦勞工。随後,在周文斌、胡志發等人的上司指揮下,7月18日晚發生暴動,趙各莊礦2000多名礦工參加了抗日武裝起義。曠工占領趙各莊煤礦和古冶站,與前來圍攻的侵華日軍展開激戰。由于敵強我弱,周文斌率領隊伍暫時撤出農村,然後趁弱收複趙各莊。在周文斌的動員和影響下,7000多名起義勞工加入了冀東抗日聯軍。

堅持冀東抗戰的艱苦鬥争

1938年10月,四縱、抗聯西撤後,冀東的鬥争環境變得更加艱難和嚴酷。周文斌任第一遊擊支隊政治部主任,在冀東堅持不懈,英勇奮戰。1939年3月,中共特委改為冀東地委,周文斌任地委書記。7月,冀東地委改為冀熱察曲黨委冀東分委,周文斌任分委委員。同年秋,冀東大批部隊和幹部赴平西整訓。留在冀東上司抗日鬥争的周文斌,與劉成光、丁振軍一起,成立了抗聯第五兵團、第九兵團,堅持遊擊戰争。并成立了冀東第一個聯合縣委、抗日民主政府——中共聯合縣委、縣政府馮(潤)灤河(縣)錢(安)。周文斌也是一名秘書。1940年夏,周文斌上司了灤東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同年冬,冀東區黨小組委員會由兩個地方委員會組成:周文斌任東部地方委員會書記,李子光任西部地方委員會書記。周文斌為建立和鞏固冀東抗日根據地進行了艱苦的努力。

1941年8月,侵華日軍向河北省東部派遣了3000多名僞公安部隊,開展了第三次“治安鞏固運動”。10月下旬,冀東區委召開會議,通過了周文斌提出的“堅決消滅僞保安部隊,粉碎敵人第三次‘強國’”的建議。決定将主力調回關裡,對保安部隊發起戰役。11月15日,遵化四裡鋪首戰告捷,殲滅保安400餘人。經過80多天的戰鬥,八個敵軍團被消滅了。

1943年初,和李專程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晉察冀軍區彙報冀東工作。周文斌作了《冀東工作補充報告》。主要報道冀東地區的統戰工作群組織問題。北方局上司對冀東工作作了訓示。周文斌也借此機會找到了在軍區工業部工作的老同學張震,親自到兵工廠參觀學習武器制造技術。6月,周文斌回到冀東後,立即着手軍事生産。經過多次試驗,用火柴頭鎢絲和手搖燈泡制成電點火地雷。他參與制造的榴彈發射器命中率很高。後來,根據的要求,聶司令員要求軍區工業部派黃錫川等10餘人到冀東幫助建設兵工廠,為冀東部隊的武器彈藥提供了重要的補給來源。

一腔熱血灑在冀東

1943年7月7日,冀東地委改為冀熱邊境特委,周文斌任特委組織部長。1944年10月16日,率專門委員會參加豐(潤)灤河(縣)遷建(安)聯合縣委員會擴大會議。沒想到,敵人的情況發生了。周文斌和其他幾位主要上司人決定前往楊家堡完成會議。晚上12點,專委會和行署分别住在楊家堡和附近幾個村。周文斌帶領特委機關和訓練班支部書記李濤到李莊子居住。第二天拂曉,槍聲突然從四面八方響起。經與周文斌地委四委書記、專員丁振軍短暫讨論,決定北移,但在北方也發現了敵人。這時,四面的敵人已經為楊的家人紮營。面對嚴峻的敵情,周文斌決定從氈帽山南坡突圍。

突圍之初,警衛連長劉靖宇指揮第二排、第三排戰士,向對面山上的敵人集中火力掩護政府幹部突圍。但敵人火力太猛,士兵傷亡慘重。剛過兩個跨欄,丁振軍就中彈身亡。周文斌的肩膀受傷了,他在流血。當他沖進溝裡時,周文斌受了重傷,周圍隻有五名士兵。周文斌說:“同志們!我們必須打最後一顆子彈!”他瞄準敵人,猛烈開火。一顆子彈擊中了周文斌的頭部。他英勇犧牲,享年36歲。

(通訊員張德民、陳廣志編輯王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