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洪量與太太激吻
去年以一首洋洋灑灑2000多字歌詞《神曲》回歸樂壇的張洪量,近日推出了全新創作單曲《bpmf寶拉》,變身“暖心奶爸”,為子女傳遞漢語知識。特别的是,外籍妻子和混血兒女一起獻聲,十分溫馨。
說到張洪量的創作,《廣島之戀》《為什麼你背着我愛别人》《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到不了》等情歌絕對耳熟能詳,他也給歌迷們留下深情款款的形象。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樂于在音樂上做新鮮嘗試,也希望像自己的名字一樣,在音樂和藝術上傳播正能量。
一家四口
《bpmf寶拉》由張洪量全家獻聲,歌曲中一段流利的女聲俄語和孩童幹淨明亮的笑聲,就來自張洪量的妻子jekaterina servut與一雙活潑可愛的混血兒女的聲音。話說,張洪量的妻子可是立陶宛體操隊的明星,曾獲世錦賽前五名。
對于為何要創作這樣一首幽默風趣的洗腦“神曲”,張洪量表示,隻因見到自己的混血女兒在學習漢語拼音時枯燥又抵觸,一看到拼音表就悶悶不樂,他希望找到一種可以讓孩子更快樂、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最後決定采用自己最擅長與鐘情的方式——音樂,将滿滿父愛寫進這首以漢語拼音為創作背景的《bmpf寶拉》。
去年唱《神曲》,今年推萌歌,其實張洪量一直有一些腦洞大開的想法。他告訴記者,早在1990年,他就跟很多人提出手機可以做觸摸屏的想法,還寫在歌曲《10010011》裡面,但因這個想法在當時太前衛,歌曲沒有被公司發表。
設計台詞:可惜了,蘋果公司沒早碰到哥~~~
目前,他還在嘗試做新的樂器出來,“人聲合成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手機裡有siri,就是人聲合成技術,如果能夠合成人聲,就能合成所有人類聽得到的東西。我是學醫的,我期待将來人類可以聽到更多頻率的聲音、更豐富的音域,這就跟制造新樂器有關系。”
張洪量于1997年創作并與莫文蔚合唱的《廣島之戀》,至今在ktv點選率高居不下,堪稱經典“合唱神曲”。當年幫莫文蔚寫這首歌時,張洪量思索了半年,“我研究了她之前的唱片,因為前兩張不成功,是以要舍掉不好的地方,不适合的音樂也要删掉,要有歌手的主旋律。我給别人寫歌常常會沒自我,但那樣詞才比較好寫。”不過,《廣島之戀》歌詞一度被認為描寫速食愛情。張洪量笑言,這的确是誤會,“歌曲《廣島之戀》就是講我的一段異國戀,那陣子我在美國紐約大學讀電影專業,經常和女朋友看電影,後來覺得法國導演雷乃的電影《廣島之戀》和我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就用做歌名,其實到現在我連日本廣島都沒去過。”
從2000年開始,張洪量隐退歌壇15年,除了音樂人,也增添了導演、作家、牙醫等多重身份。其間他做了很多事,赴美國學電影,環遊世界探尋黃種人曆史寫就《黃書》,也盡心盡力地在台灣開口腔診所當牙醫,組建家庭,照顧孩子和老人,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對于回歸樂壇,他說:“我想我名字中的‘量’應該代表一種正能量,我有為大家服務的心态,如若讓音樂和藝術有一點點提升,我的人生意義就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