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鹽城:用人來吸引鳳凰

作者:中國青年報

李潤文,《中慶日報》記者

清華大學鹽城市環境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建軍沒想到在江蘇鹽城不知不覺中工作了5年。起初,他不得不帶着妻子和孩子一起"穩定的軍隊",現在全家人都選擇在鹽城定居。"我妻子叫我回北京出差。他笑着說。

鹽城市環境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是清華大學以外唯一建成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陳建軍和妻子都是路法博士,也是鹽城人才計劃引進的高水準人才。"我們都認為鹽城實驗室的環境與我們在法國的環境非常相似:安靜。我們沉思并進行研究是正确的。"今天,他們出生在法國的大孩子在鹽城教育部門協調下進入了新的鹽城。

多年來,每年都有一大批像陳建軍這樣的青年才俊來到鹽城,施展才華,釋放創新能量,實作人生價值。在長三角的中心城市,鹽城有着獨特的價值,尤其寶貴,是這裡對年輕人才創新與創業的尊重與禮貌。五湖四海集聚人才,不僅有人才,鹽城正努力打造一流的人才聚集地,實作培養場所和價值的地方。

江蘇鹽城:用人來吸引鳳凰

在異國他鄉,如家鄉

中國科學院大學微生物學碩士生趙志強在鹽城大學參加了優生學"惠鹽行動"專題講座,當時他覺得鹽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對我們很好。"今年春天,我第一次來到鹽城,比我想象的更美,空中有鮮花,交通便利,乘坐高鐵回家不到三個小時。

秉承專業同行精神,順應人民崗位,趙志強被配置設定到鹽城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部工作。第三天,他主動報名到南京、揚州支援疫情防控,繼續在疫情一線工作40多天。

"我們被鼓勵去嘗試,去大膽,去大膽,去對未來充滿信心。回到鹽城後,趙志強正式開始适應新環境,"流感、手足口病、病毒性腦炎、登革熱等關鍵病毒性疾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是我下一個研究方向。"

"兩房兩房,兩人住,一人一房,一人一廳,床,書桌,餐桌,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家具電器應有盡有,打包住。在鹽城汀湖區青年東路青年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上海交通大學研究所學生安瑞軒興奮地拍攝了這段視訊,并與家人分享。

她是山東省聊城人,被鹽城的優秀人才政策所吸引。"小到暖心貼心生活補貼、房租補貼、交通補貼,大到誠意滿滿的住房安置......這裡精準務實的政策傳遞,一切服務關懷,讓我的家人打消疑慮,也讓我無後顧之憂。"

2020年底,鹽城推出"鹽行動",吸引名校優生,聚焦高品質發展的長遠需求,落實"硬核"倡議,拿出"真金銀",讓人才被引進、留住、辦好。我市專門制定了"十四五"青年發展規劃,重點關注青年聯姻、就業創業、青年人才建設高品質發展等方面。截至9月底,鹽城今年共引進了3萬多名大學畢業生,其中引進了1241名來自中國知名大學的畢業生。

江蘇鹽城:用人來吸引鳳凰

強磁場,複調

2017年,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準許成立國家工程實驗室後不久,陳建軍帶着他的研究所學生張偉來到鹽城,張偉是研究團隊的一員。

沒過多久,鹽城人的熱情就被打消了。實驗裝置過大,超過電梯載重,當地立即找到裝修公司,幾名搬運裝置的大佬一步上樓;生産裝置即将來臨,廠房工廠中的房間尚未硬化,當地上司現場辦公,落實負責人,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青年人才網絡活動一直是鹽城各級組織建設工作的重點。自2017年以來,他們組織了100多項青年人才交流活動,為近2000名青年才俊提供了一個交流和交友的平台。

"在共排放控制方面,發改委現已準許了兩個國家工程中心,一個在鹽城。今年4月,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國家發改委驗收,7月經過考核後進入首批新序列管理,更名為"清華大學國家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調控制工程研究中心"。這時,陳建軍的團隊開始了一份比較繁忙的工作。

今年4月,鹽城推出"更新版"新人才政策——黃海明珠人才計劃,共6個方面的33個"政策幹貨",計劃投資28億元,堅持引進人才和平台建設,發揮作用和優化服務,不僅大大提高了人才待遇, 也解決了"後顧之憂",大大增強了各類青年才俊的擷取感、歸屬感、幸福感。

江蘇鹽城:用人來吸引鳳凰

行業強,舞台廣闊

80歲以後,潘偉在江蘇省台州市生活過很多次,去上海留學、在蘇州工作,現在他來到鹽城創業,成為鹽城的新人。

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後,潘先生加入了內建電路設計、制造和銷售領域。他們公司在蘇州是科技的領軍企業,進而需要擴大規模,正好鹽城鹽南高新區從業人員到公司參觀,并邀請蟄鹽城考察。

标準化的廠房設施,智能化的辦公樓,熱情周到的配套服務...第一次通路讓潘感受到了鹽城的魅力。"來鹽城,我要吃那顆令人心跳停止的藥丸。這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項目服務的綠色管道,而且我們也願意幫助我們引入資金,使我們無後顧之憂。"

對潘更有吸引力的是,電子資訊産業上下遊産業鍊生産制造企業的聚集,形成了生态鍊産業叢集。回到蘇州,潘同仁覺得鹽城擁有這樣創新肥沃的土壤,廣闊的舞台,優秀的同伴,是企業發展的理想之地,值得一去。

2020年上半年,随着大量智能自動化晶片生産裝置的進入,潘帶領一支30人的團隊,公司整體遷至鹽城。他們公司的主要研發和生産都來到了鹽城,蘇州隻留下了一個辦事處。"未來,我們将立足鹽城,力争在兩年内年産值1億元,盡最大努力打造鹽城最大的內建電路産業基地。

對于鹽城燕山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沈玉陽來說,他創業的城市現在是長三角27個中心城市之一,這要歸功于長三角的東風融合。鹽城至上海高鐵開通,隻要短短兩個小時...

他的公司也有更大的機會。2020年底,公司朝着智能警務和智能社群的方向,實作人臉識别系統細分行業在全國第一。如今,經過五年的努力,這位85歲的老人正在積極為市場做準備。"在鹽城創業,我們坐上了高速發展列車!"他哀歎道。

生産是人才的根基,是生産的靈魂。在鹽城的産業版圖中,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資訊四大主導産業呈上升趨勢,新能源和電子資訊産業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快遞、德龍、SKI、東山精密、阿特斯等一大批大型項目強勢崛起,發票銷售額占全市經濟的一半,行業加速向中高端邁進,現代工業體系正在加速建設,為各類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江蘇鹽城:用人來吸引鳳凰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