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克服死亡

死亡,我将它作為人生空虛的标志。

由于世間種種繁雜的事務困擾人們,大多數人不會去想這件事:死亡。直到死亡悄無聲息地滑過,依然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對待死亡,人們習以為常。消極地講,活着毫無意義,死亡會帶走一切。積極地講,死亡會帶走一切,可畢竟曾經活過。活着是暫時的,死亡是永久的。是以活着是靜止的,死亡卻是運動的。

這有點不可思議,我們感覺生命是依靠運動,對于那些毫無運動迹象的生物稱之為死亡。然而,就一個更大的範圍來講,或者說一切放到一個更大的時間機關中,死亡比活着更有價值,因為它是運動的。活着有什麼價值呢?隻不過留下死亡的證據罷了。這樣非常消極,既然死亡被放在一個大的時間機關裡,那麼活着也該如此。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生命把活着繼承下去。

最開始,血緣關系是克服死亡的重要武器。然而,死亡極易打破這種脆弱的傳承,哪怕它已經存在幾千年,相對于死亡的運動周期隻是瞬間。

什麼才是克服死亡,創造價值的最佳方案呢?、虛無?别胡扯了,它連自己都拯救不了,這可是死亡的另一種書寫形式。人們走進了死胡同,為了克服死亡,想出種種奇特的辦法,希望自己獲得永生,至少是精神層面的。

當然,有許多人做到了,他們留下的财富供世人享用。可是這些東西從一出現便是死亡了的。不,一首歌,一種思想,從一個人的頭腦跳到另一個人的腦子裡,這不是活的嗎?不是,這恰恰是死亡的運動形式。

真的不能克服死亡了嗎?這也許是人類永遠解不出的困惑。但畢竟抗争了思考了幾千年,人們對此總有些認識與感悟。這因人而異,也許在某一特定場合便感悟了呢。

這或許是人人忙碌的原因吧,縱使許多人不認同,不了解,但不妨礙他對死亡的終極解答。

幸好,我似乎獲得一點啟發,但我知道這遠遠不夠,還要不斷發掘,啟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