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作者:鵬鵬幻影館

2011年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钗》上映大火,不僅捧紅了倪妮,也讓飾演傳教士的英國演員克裡斯蒂安.貝爾進入了中國觀衆的視野。很多事先并未關注過貝爾的觀衆,通過這部影片,均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折服于這個好萊塢一線演員的演技,2000萬美元的片酬果然是不同凡響。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金陵十三钗》劇照

深邃堅毅的眼神、精心雕琢的發型與眉角、183cm的威猛身高、略帶沙啞的磁性嗓音,這是貝爾給人的第一印象,相比較小李子那種自帶萬人迷屬性,時而談吐儒雅,時而張力知足的形象也有着明顯的差別。貝爾的氣質,讓人感覺即便是飾演混混,也有痞中之王的氣質,飾演正派人物那更是入門三分。

可硬漢、可小市民、可精英,貝爾飾演的角色足夠多樣化,卻不油不膩,反倒是有足夠讓人折服的敬業精神。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機械師》中身形消瘦的貝爾與其正常體型對比

為了飾演《機械師》中因為失眠而暴瘦的角色,不惜減肥57磅,直到導演說再減下去會有生命危險的時候才停止鍛煉。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諾蘭巨制《蝙蝠俠前傳》中魁梧健碩的貝爾

接下來的《蝙蝠俠前傳》,那部即将成為首部跨入“10億美元俱樂部”的超級英雄電影,為了符合符合漫畫中歐美人的倒三角形象,貝爾又快速增重60多斤。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美國騙局》中大腹便便的貝爾

再往後拍攝《美國騙局》時又飾演了一個“大大大胖子”騙術高手歐文,比阿米爾汗在《摔跤吧!爸爸》中肥碩身形還要大上兩圈,變化之大令人咋舌!

一個專業的演員視表演為生命,這跟國内躺4天就可以輕松掙錢六千萬的範某人之流有着十萬八千裡的職業道德差距。

貝爾的經典影片很多,今天筆者拿一部以架空世界下人性探讨為主題的科幻佳片——《撕裂的末日》,來開始今天的好片分享。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撕裂的末日劇照

作為一部科幻片,撕裂的末日屬于标準的軟科幻類電影,它不以一些基礎科學理論為根基,而是用一些常人順理成章就可以接受的未來設定來作為故事背景鋪陳開來。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陰暗、冷郁的廢土暗黑基調

我們熟悉的科幻影片,多以災難發生或是結束的社會形态為切入點,本片屬于後者,描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大毀滅之後,一個架空社會的不良變異,可以說是一部典型的廢土題材電影。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接受洗腦,注射波西安的無知群眾

影片虛構了一個叫做利比亞的未來國度,統治階級武斷的認為,感情是導緻仇恨、憤怒、戰争等一系列人類病症的元兇,而通過長期注射名為波西安的試劑,可以抑制并阻斷情感的産生,于是整個國家都是處在一種沒有任何情感羁絆的氛圍當中。

從這個層面上說,這個看似 “桃花源”,表面上無欲無求、不悲不喜的封閉環境,一定程度也是屬于烏托邦類電影的範疇。

為了及時察覺并殘殺各類情感罪犯,耶和華教士這個組織應運而生,貝爾飾演的培斯頓便是其中的最進階戰士,一個有着超強第六感,周遭一切情感迹象的苗頭都盡數逃不出他的直覺。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大殺四方的培斯頓

培斯頓在劇中可謂獨孤求敗般的存在,出場即滿級,配合有着号稱增加120%攻擊力,降低60%損傷機率的槍炮術,這樣攻守兼備的超級技能的加持,幾乎未嘗敗績。

但如套路般的意外還是發生了,那個清晨本應注射抑制劑的他,居然失手把藥劑打碎了。看似粗心之舉,也許正是潛意識中的一種故事導向。

随後再去補給站取藥未果的情況下,被搭檔問到這麼快就取到藥劑的時候,竟陰差陽錯的撒了一個“因為我來的足夠早”的謊言。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無法在鏡中直視瑪麗的眼睛

沒有了藥劑的阻斷,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培斯頓遇到了有着性感眼眸的瑪麗,禁閉多年,即便在妻子在因為情感罪被執行死刑的時候,也沒有被撼動的心,在直視瑪麗漂亮眼眸的一刻,居然有了一些悸動與慌張。此刻即便已經注射了抑制劑,相信也會喪失它的本來效力。

是一見鐘情,我們不好判定,但至少,是一種多年來從未有過的美妙感觸,而這也成了培斯頓蛻變的導火索。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情感被激發的内心掙紮,終于撥雲見日

前有無意識的打碎藥劑,緊接着遇到讓他着迷的情感犯。由無意到主觀的排斥藥劑,冥冥中培斯頓是決定好了,感受一下情感的滋味了!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在情感犯的秘密場所初聽貝多芬音樂震撼到流淚

情感在萌發,而作為劊子手的他再繼續執行任務自然就諸多不順了,人性在恢複,何以繼續屠殺呢!

是選擇做個常人,還是繼續行屍走肉,他内心慢慢浮現出了答案。

屠殺情感犯不再幹勁滿滿的沖到第一位;搭檔殺死的情感犯的血液沾到自己手上,會讓他感到惡心抽搐……

以前對情感犯毫不手軟的他,在那以後會以各種理由去阻止殺戮。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不忍丢棄小狗,終于引發沖突

真正的反抗是從救助了一隻可愛的小狗開始。

情感犯飼養的小狗,即将被屠殺之際,望着孱弱、無辜、可憐的小狗,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慌亂與迷離慢慢消散,在士兵執意要查驗後備箱之時,奉勸無果,培斯頓終于還是出手了,隻是這一次他殺死的是以前同一戰線的耶和華士兵,用他慣用的槍炮術,這也揭開了接下來更大沖突的序章!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全面回憶》中施瓦辛格飾演的奎德正在接受記憶移植

在施瓦辛格飾演的《全面回憶》中,也有類似的情境設定,火星人奎德本是一個窮兇極惡的間諜,在一次行動中被錯誤移植了地球人的記憶,竟然擁有了同情心、愛心、正義感等多種正面情感,等到争相浮出水面之時,他決然的選擇了珍視現在,而不是罪惡滔天的過去“自己”。

對比本片,一旦感受到真正情感的貝爾,即便是再有選擇,也決然不會回到過去。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表面繼續屈于委蛇,實則已謀劃一切

回想起性感瑪麗的漂亮眼眸、禁物貝多芬交響樂的震撼、還有自己救下的可愛小狗…他決定要解放所有人的情感束縛,徹底改變社會的現狀!有些事不得不做,而且隻有他能做,他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

其實培斯頓在由一個麻木不仁的殺人犯蛻變為一個真正的所謂“叛軍”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正是因為有了愛憎分明,人才能稱之為完整的人,不然同美劇《行屍走肉》的喪屍又有何分别呢?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别讓我走》劇照

聯想到绫濑遙主演的日劇《别讓我走》,初批的複制人反抗命運,引導當局的不滿,于是第二代以後的複制人直接被抹殺了情感,沒有情感,他們就隻會逆來順受,甘當魚肉。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浪客劍心》劇照

再到和月伸宏的動漫《浪客劍心》,绯村劍心被啟蒙之前,亦是政府的殺人機器,是政客用來抹去異己的工具,幫助他們升官進爵。

所有的蛻變轉型需要契機,培斯頓在蛻變之前隻是政府的棋子,一條毫無反叛精神,毫無怨言維護腐朽社會的忠誠走狗,而情感犯瑪麗就是引導并幫助培斯頓釋放天性的“伯樂”。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對話中瑪麗告訴貝爾人而為人的真谛

初次審問瑪麗時,培斯頓被反問為何而活?培斯頓說出了為了捍衛偉大社會延續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瑪麗卻說他隻是為了生存而活,隻是一種苟延殘喘的生命循環,而真正的生存應該擁有如何呼吸一般的情感,沒有感覺、愛、憤怒、悲傷的呼吸,隻不過是機械擺動的時鐘。

一個活人明明就有感受一切美好與醜惡,更有喜愛、厭惡事物的權利,而被強行抹殺掉這種生而為人的本能本身就是一種殘忍。

在培斯頓與叛軍首領的談話中,對方也這樣說道:

“有一類人有着強烈充沛的感情,像我像你,但我們選擇放棄情感,壓抑自己的内心,這是為了偉大勝利的犧牲!” 電影對話

言下之意,更多的普通群眾還在沉淪,還在過着循規蹈矩、機械般的麻木生活。我們的使命就是去解放,去拯救他們的命運。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洽談的結果,就是刺殺神父計劃的達成

培斯頓堅定了決心,主導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那個隻知道站在螢幕之後誇誇其談,灌輸極端思想的神父,将由他親手解決。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華麗秒殺神父護衛

在一片刀光劍影之中,培斯頓秒殺一切。神父祁求饒命,居然還對培斯頓說出了“我是活生生的人,我有呼吸,我有感覺,你真的能下得了手嗎”話語,培斯頓自然不為所動,扣動扳機,了結一切。

“你是有情感,但是你玩弄了大家,玩弄了所有人的情感,你比沒情感的人還要沒有情感。”動手的刹那培斯頓定是這樣覺得的。

也許看完電影,大家會有個疑問?

如果人類生來就沒有情感,真的會永久和平嗎?

這個問題可以反向論證,這裡引用一個著名的悖論:

我現在說的話是謊話,請問我說的話到底是真話還是假話? 悖論

你說不出來,大家都不知道準确答案。再引申到上面這個問題,如果人類生來就沒有情感,那麼人類還是人類嗎?條件不成立,又何來結果一說呢!

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大家通過萬全準備,在最佳的時機出手,最終在優勝劣汰中決定輸赢。退一步即便說你還是人類,沒有情感的人類文明又能夠繁衍傳承下去嗎?自我退化滅絕是必然,戰争一說自然也毫無意義!

善與惡沒有絕對,人有七宗罪,也有各種性格殘缺,但是你不能否認如果這個社會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有着表面上的完美無暇,但全無人性的自私與勾心鬥角的社會,進步的步伐也許就會被減慢下來!

安逸不能長遠,惟命是從更不能永久。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奸臣,卻為何不在上位期間除掉他呢,因為他知道,凡事講究一個平衡,無論是紀曉岚與和珅還是劉羅鍋與和珅,一方獨大,沒有争鬥,不利于整個朝堂的穩定。

片中的利比亞未被洗禮之前,那種不釋放天性,表面的祥和安甯其實也是社會的一種退步。

《撕裂的末日》:不悲不喜,無欲無求,這不是我想過的人生!01、廢土下的烏托邦世界02、選擇行屍走肉還是蛻變03、真正走上解放情感之路04、看似安靜祥和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結果嗎

培斯頓露出勝利的微笑

是以說人類有情感并非惡疾,所有的是非善惡我們隻要認清,防微杜漸,随時準備接受挑戰,人生精彩何樂而不為呢?培斯頓最終解放了利比亞更解放了自己,而你是否也決定好解放自己了呢?

文章首發于微信公衆号 一護vs鵬(id:pengpengid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