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自從匈奴之後,從不會寂寞。唐朝末年又一新興草原政權崛起于北方,對中原王朝産生重要影響。并且這一政權占據有中原王朝北方的最後一道防線——幽雲十六州,從此跟中原剪不斷理還亂。這就是北方遊牧政權契丹,也就是後面的遼國。作為北方草原政權的遼國影響着中原王朝的興衰,可自身卻亡于白山黑水東北霸主。

契丹
原唐的松漠都督府
契丹原先是在唐朝的管理下,由唐帝國設立松漠都督府進行管理。但随着唐朝衰落,這裡慢慢脫離管轄。可以說唐末到五代初期,契丹在野蠻生長。這時的契丹還不是一個整體,有各個不同的部落組成,互有攻伐。在沒有中原王朝控制,部落松散的狀态下,契丹需要一個能帶領他們走向美好生活的一個領頭人。這個領頭人也适時的出現了,不早不晚,那就是耶律阿保機。
耶律阿保機憑借戰争征服不少契丹部落,并掌握大權。随着實力的強大,開始影響中原局勢。而唐末最強大的兩支軍事集團都與之交好,可見契丹已經在耶律阿保機的上司下走上曆史舞台。公元九零五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與耶律阿保機拜了把子。次年,朱溫又派人以财物相送結交耶律阿保機。
耶律阿保機
公元九一六,降服衆多部落和平定反對勢力的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皇帝,契丹此時朝着一個強大的政權邁進。
建立政權之後,耶律阿保機雄心壯志,征服了東北地區,納入契丹的版圖。但是在凱旋而歸的路上,這位契丹的開國君主病逝了,這個剛崛起的草原政權要進行權力交接。
占據中原最重要防線
耶律阿保機死後,沒有按照中原王朝的長子繼承制,而是選擇他的二兒子耶律德光作為新一代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繼位幹了一件大事,影響後世中原一兩百年的命運。
耶律德光在位期間真正的統一了契丹,而在統一内部後,契丹的注意力就轉到南方了。畢竟在他父親時,就有入主中原的想法。就在耶律德光準備進攻中原時,有人提供了極大地便利,使其順利參與中原政權交替。
公元九三六年,任後唐河東節度使的石敬瑭同志為了保護自己和取代後唐,竟然糊塗的對契丹稱臣,并且把北方的天然防線幽雲十六州送給了契丹。在如此誘惑之下,契丹順利插手中原事務。
後晉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石敬瑭雖然靠契丹建立後晉,但是後晉也是契丹一手摧毀的。滅亡後晉後,耶律德光并沒有如願的入主中原(在開封城将契丹國号改為遼),在回遼時,半途病死了(跟他爹一樣,都是回家半路病死)。
相對穩定三大政權格局
耶律德光死後,遼國政權出現不穩定。先是耶律李胡和耶律阮争奪帝位,耶律阮成為勝利者,即為遼世宗,可是他的做法讓堂叔耶律察割不爽,于是被其殺死。耶律察割又讓耶律德光的兒子耶律璟殺了,最後耶律璟繼位,為遼穆宗。遼穆宗後也被人所殺,耶律阮的兒子耶律賢被立為皇帝,是為遼景宗。至此遼國内亂暫時告一段落,遼國開始進入穩定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中原正是宋在進行統一戰争時期,遼不可避免的與宋直接碰撞。遼和宋一直打了近三十年的仗,互有勝負。一直在宋真宗時,遼與宋簽訂澶淵之盟,不再與宋打仗了,要一心一意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同時與宋進行和平貿易。而且這樣的現狀維持了一百多年,遼與宋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戰争,雙方更多的是經濟文化交流。
澶淵之盟
同時夾在遼與宋之間的西夏,也因為實力較為強橫,是以出現遼、西夏與宋并立的格局。這一格局也相對的穩定,一直維持到新的勢力進入。
遼、西夏與宋
北方争霸失敗
與宋休戰後,遼雖說不再有大規模的對外戰争,但卻進入了衰落期。遼興宗和遼道宗時期,政治腐敗,内亂不止。這樣的狀況直到遼國最後一個皇帝繼位。
公元一一零一年,遼道宗去世,遼國帝位由耶律延禧繼承,即為天祚帝,也是遼國末帝。在遼國内部陰謀活下來的耶律延禧上位之後并沒有給遼帶來驚喜,而是加速遼滅亡的助力。
耶律延禧上台後,奸臣當道,而他自己隻管遊山玩水,不盡作為一個帝王應有的本分。這樣狀态下的遼國内部,各種沖突突出,演化成叛亂和起義。
公元一一一四年,遼國治下的女真部族發生叛亂,由其首領完顔阿骨打率領。開始完顔阿骨打說要反遼,耶律延禧并沒有當回事。後來事實把他打醒了,可他醒的太晚了。
次年,完顔阿骨打建立金國,正式全面進行對遼戰争。遼此時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對外與金戰争不斷失敗,内部卻上演各種反叛和分裂。
遼内部的混亂讓金迅速處于優勢地位,基本上遼戰局結果可以預料到,再加上金與宋簽訂海上之盟協定,斷了天祚帝求助宋的念想。
公元一一二五年,遼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軍所俘虜,至此遼滅亡,金開始稱霸北方。
海上之盟
遼(契丹)的建立是因中原王朝的衰落,發展是因為中原的混亂,滅亡是因為内部腐敗衰落與遭遇新興強大的政權金國。
可以說在與宋簽訂和平協定後,遼繼位的多位統治者并沒有很好的處理其内在出現的問題,并且使問題擴大化,引起階層沖突尖銳,導緻政權不穩。
而最終腐敗的統治導緻各地叛亂,這其中包括長期被壓迫的女真族,而金與宋聯手,基本上使遼唯一能求助的援手也喪失了。這樣内部叛亂不斷,外部金與宋的圍攻,遼焉能不滅。
遼雖然被滅了,但遼國的殘餘勢力并沒有消失在亞洲版圖上,耶律家族相繼建立了一系列“遼政權”,有北遼、西遼和後遼。這其中西遼勢力最強,一度成為中亞霸主,但最終在歐亞大陸霸主面前彈指飛灰湮滅。
西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