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各路app也紛紛展開一輪輪的資料厮殺,從不同的視角闡述過去一年的精彩故事。而坐擁龐大使用者資料的qq空間,在這個既難忘又不舍的2016年,使用者的故事将會被如何演繹,在寒冬帶給使用者怎樣的溫暖回憶呢?
讓根深蒂固的空間形象煥發新生,這勢必要跳出固有的思維。我們曆經多輪腦暴,逐層拆解空間内容,輸出“空間、遠近、門、世界、禮物、源泉、永恒……”等接近百個關鍵詞,最終聚焦在“溫度”與“自我”兩個次元,希冀挖掘使用者自身的故事,展現空間産品的溫暖情懷。

圍繞着“溫度”與“自我”,繼續拓展出“書本、午後、回憶、穿越、鬥轉、星移”等關鍵詞,最終取“時光”諧音,融合“采撷”之意,确立了“拾光2016”的概念。
此次希望打破插圖所營造的“虛拟世界”,以實拍的視訊營造更真實的氛圍。午間的陽光、白色紗窗、實木桌面給内容鋪墊了溫暖的基調;書本、月曆、拍立得等小物件,作為内容的沉澱對象。生活中的光影瞬間,在溫暖的小角落予以展示,表達“你我ta的空間回憶”。
打造使用者的“參與式體驗”
畫面内容以使用者的“第一視角”來呈現,營造使用者“自身”翻看回憶的氛圍。即:由“視覺引導”到“内容展示”的過程。觀看體驗是由“觀看 互動”兩次獲知的過程組成,最後将這兩層資訊重新編碼[1]。使用者在此體驗過程中增強了參與感,可以“身臨其境”地參與到叙事場景之中,與内容即時地“交流”,增強内容的感覺與認同感[2]。
在拍攝過程中,需保持主畫面的絕對靜止,對局部内容進行動态表現(如:金魚在遊動、窗簾在擺動),讓看似靜态的畫面“活起來”。采用sony a7s ii – 4k 30fps ,借助 f2.8大光圈,足以讓背景内容完美虛化,讓畫面呈現豐富的層次感。強大的視訊寬容度,給後期的調色、内容合成、重新構圖都帶來諸多便利。
1、以“時鐘”的滴答轉動掀開2016空間扉頁
2、用“書”喻人,沉澱過往,叙說你的2016空間故事
3、精美的月曆與你的第一條說說結合,完美的诠釋了何謂“曆曆在目”
4、木質音樂盒與旋轉移動的木偶相得益彰的展現了每一份禮物的美好,代表着每一個傾注真心的私人訂制
5、拍立得拍出空間精彩瞬間,記錄“第一個空間訪客”,延續“瞬間感動”,讓友誼觸手可及
6、內建“智能回憶優質相片”,镌刻于木質相框,給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拾光集”
主視覺由文字内容來承載,字型結構粗細有變、結構豐富而飽滿,讓畫面更有叙事之感。拆分字型中的某些結構做虛實的輪播切換,一方面營造内容在“呼吸”的氛圍,另外展現“記憶的虛實”之感。
視訊影調風格希望營造清新、通透的感覺,這裡将主色調設為暖黃色,在背景及次要畫面部分,采用淺綠色予以點綴,保證畫面的冷暖平衡。
在loop視訊的後期設計中,為避免重複視訊所造成的畫面跳閃,翻書、翻月曆、拍立得的場景,背景微動保持5s以内的情況下,将視訊“正 反對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禮物盒的場景,讓小猴子在視訊的入點和出點保持同一位置,進而實作内容循環時無縫連接配接。(避免檔案過大,此處gif已做加速處理)
在入場視訊結束後,标題内容、使用者資訊以“輕動畫”的形式,依次出現在承載物上,讓資訊以更緩和、有層次的方式呈現。
為了帶給使用者更順暢的體驗過程,視訊背景的設計、開發實作的過程,曆經反複幾十次的修改與打磨。在視覺上呈現無縫對接,除了背景預加載檔案,還在檔案輸出做了各種嘗試。
最初,使用一條完整視訊,在需要循環的位置,通過premiere中插入mark标記,開發通過讀取mark的資訊實作視訊循環。但此方式經測試後發現,偶爾會無法拾取mark點,或拾取位置不準等問題,第一次的嘗試就此失敗。
然後,嘗試分段輸出視訊,由于視訊view在相鄰場景切換時,畫面加載過程中會閃黑,也嘗試截取每段視訊的第一幀,作為靜态畫面來占位,然後加載入場動畫、循環播放loop動畫,但經過多番測試,畫面依然會閃爍。
此處飙淚略過n種技術實作政策……
最後,經過多方協商與測試,在ios側比較理想的方式是:“第一幀靜态圖占位 入場第一幀200ms buffer time 入場動畫 loop動畫 n次循環loop動畫 ”。以訪客場景為例,首先,播放入場的第一幀畫面,保證背景資訊的展示,此時背景開始讀取200ms的第一幀定格;然後,播放拍照的入場動畫;緊接着播放loop動畫;最後,loop動畫會在背景不斷重複,以達到流暢的觀看體驗。最終的音樂方案,選擇一條節拍精簡的底樂在背景重複播放,為畫面增添輕松愉悅氛圍。
從創意到設計執行再到技術實作,整個項目團隊合力推動,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内,打造最流暢而又飽有情感化的設計。2016年,不論你過得如何,通過飽有溫度的畫面,來承載使用者的資訊給回憶增溫,這就是你我ta的“2016拾光影像”。
參考文獻
[1]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web-based education: concepts, methodologies,tools and applications(vol.1)[m].new york: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2010:1754-1758
[2] 張新磊,基于分布式認知理論的互動影像設計探索[j].《裝飾》2014,5
via:https://isux.tencent.com/qzone-h5-happy-ending.html